周原遗址(Zhouyuan Site)位于今
陕西省
宝鸡市扶风、
岐山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
卜骨、
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
青铜器。
周原是
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
青铜器之乡”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
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从1976年开始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陕西扶风周原铸铜作坊遗址,2003年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历史沿革
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
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
周文王迁都
丰都后,
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
西周末年,由于
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三千多年以前,居住在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的姬姓部落,由于经常受到
戎狄的侵扰,在其首领古公但亶父率领下,
举族迁徙,“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下”,定居周原,建立了
岐邑,经
古公亶父、
王季、
文王三代在这里励精图治,国力日强,成为殷商“三公天下有其二”的西方强大的诸侯国。
周原作为周人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遗迹被历史保留下来。
西汉宣帝
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就开始发现
西周青铜器。
清代道光帝年间,先后出土了
大盂鼎、
大丰簋、
毛公鼎等铜器。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
西北大学、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
1974年在
庄白村一个窖藏中出土了铜器103件,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的一个窖藏,这也是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青铜器,其中有铭文的占74件,少者1字,多者284字。
1975年
董家村一个窖藏出土了铜器37件,其中的
卫鼎、
卫盉等器物的
铭文中,记载了西周中期有关征伐、租田、诉讼等有关的内容。
从1976年开始,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北京大学考古系、
西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初步查明,宫殿建筑(或宗庙)的遗址分布在岐山凤雏和
扶风召陈两处。
1977年,在凤雏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了17万片卜骨和
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者30字。
1979年在扶风齐家也发现了5片有字的
甲骨,内容主要是记述了周人和商王朝及其它方国的关系。
此后,不断有青铜器出土,其数量之多,器型之大,造型之美,铬文之珍贵,实为罕见。
1982年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列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遗址的基础上建成
周原博物馆。
2015年2月15日,规划占地18亩、总投资3300万元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开工建设,建成后成为全国文博单位建立的第一个研究基地和国内外周文化研究中心。
201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在周原遗址内发现了一处西周晚期中低级贵族墓地。其中一座编号为M30的墓葬内,发现了6件青铜器、7件陶器和1件漆器,根据铭文显示,墓葬的主人名叫姬生母。
经过2020至2021年度的考古工作,周原考古队在周原遗址首次发现先周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是认定周原遗址先周时期聚落性质的关键材料。
2022年10月,根据陕西省正式公布的《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拟建设周原博物院,计划投资3.7亿元,将
宝鸡周原博物院和
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将合并为周原博物院。周原遗址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和扶风县的交界处,是中国现知周族灭商前都邑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历史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4月,周原考古队围绕先周遗址的内涵、西周城址的布局两项课题开展工作取得新成果:确认西周宫城遗址,通过陶制品上的陶文确定了战国晚期的美阳县遗址。
范围面积
周原遗址,其中心在今陕西
宝鸡扶风、
岐山一带,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周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诗经》曾用“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赞美
周原。这一地区北倚岐山,南临
渭水,形如高阜,海拔900米。东到今武功,西到今
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
建筑基址
西周都城遗址
内城位于周原遗址的西北部,东西约1480米,南北约1065米,整体呈规整的长方形,方向352°,面积约175万平方米,规模远大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西周城址。
城址北、东、南三面有人工城壕,西面以王家沟为壕。东城墙起自齐家村北,至云塘水池转向东北,于强家村西与北墙交汇。城墙只存基槽,宽约8米,部分被后期道路叠压。开设解剖沟一条,基槽残深0.8米,保存夯土13层,层厚0.06–0.12米。夯土被西周中期的灰坑打破。东墙以东14.9米为城壕,口宽21.2米、底宽7.2米、最深3.75米,有5次清淤行为。南城墙自王家沟转角至齐家村北,保存基槽宽25米。平面揭露一段10米长的城墙,并辅以断坎剖面了解结构,基槽由6块平行的夯土组成,每块宽4.2–5.7米,厚0.6-0.8米。夯土下叠压商周之际的灰坑,又被西周晚期灰坑打破。西城墙自凤雏村西至贺家村西,距王家沟30-50米。开设解剖沟两条,可见墙基宽12.5-13米,由三块平行的夯土组成,夯土厚0.6-0.85米。墙基上发现商周之际的奠基小墓,又被多座西周晚期灰坑打破。内城墙的验证工作共开设探沟4条、铲刮断坎5处。工作表明城墙始建于商周之际至西周早期。
外城位于内城东南,基本包括了周原遗址的核心部分。北起强家-云塘(即内城北墙延长线);东至下雾子-召陈,南达庄白-刘家北,西抵王家沟。东西约2700米,南北约1800米,形状规整,方向352°,面积约520万平方米。除西南城墙因取土破坏无存,其他部分大都保存有断续的夯土基槽。是目前所见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周城址。
东墙自下雾子村东至召陈村南,长1770、宽5米。在召陈建筑基址的东北有90米长的一段基槽宽约10米。全面揭露后发现门道,长17、宽5.3米,南北两壁有单独夯筑的薄墙。门道曾遭火焚,被倒塌的红烧土覆盖,地面上出土西周晚期的铜器腹部残片。门道北侧有嵌入城墙的门塾,面阔7.5、进深8.9米。城内一侧连接曲尺形夯土台,限定了入城后要向南转向,类似瓮城结构。门道南侧的城墙内外各发现马坑一座,可能是与城门有关的祭祀遗存。
东南城角位于召陈村东南,平面揭露完整,可见纵横的夯土板块。南墙宽7.5米,东墙宽7.2米。解剖显示夯土厚0.65米,夯层清晰,厚约0.08米,下压西周晚期灰沟或灰坑。夯土内出土西周晚期陶鬲。
南墙自召陈村东南至礼村西南,长2415米、宽约10米。平面揭露两处,铲刮断面3处,可知基槽内有4块平行夯土,基槽底部不平,深的地方可达2米,遇生土则不深挖基槽。夯土内包含西周晚期陶片,又被西周晚期灰坑打破。
先周大型建筑遗址
先周一号建筑基址位于王家嘴中北部。东西宽38米,南北长约58米,总面积逾2200平方米。已揭露南部的28米,由正堂、东西厢房、前后庭院、附属建筑等组成。建筑正堂宽19米、进深12.5米,是一座面阔6间、进深3间、前面有廊的房屋。推测整体结构为前堂后室,类似凤雏甲组建筑。这座建筑是周原遗址首次发现的先周时期大型建筑,建筑规模之大,形制之清楚,皆为先周时期之最。
基址的台基部分已被战国文化层和明清堆积平毁,但保存了上百个夯土础坑,可见规整的柱网布局。四周庭院多处保存路土。建筑地基保存厚至1米,其下叠压着商代京当型晚期、仰韶、龙山时代的灰坑。地基用土取自原地,混匀筛选后夯打,所以土质驳杂。夯土被先周晚期小型墓葬、瓮棺和灰坑打破,前后庭院里埋有6座先周晚期小墓,并经碳十四测年,年代上限为京当型晚期,下限为先周晚期。
战国二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基址以西25米,东西宽41米,南北长30 米,面积1200平方米。基址四角没有夯土,发现有踩踏面。基址内由10道贯通的墙基槽分隔成9条,每条内不规则分布着大量柱础坑,础坑直径0.4-1米。
二号建筑的夯土也是就地取用早期文化层,杂质多而小,夯打得更加坚硬。基址被20多座战国晚期瓮棺打破,解剖时发现夯土内包含战国晚期陶片,因此年代为战国晚期。建筑废弃地层中出土带“公”字铭文的陶量,结合建筑特殊的形制、密集的木柱,推测可能是干栏式的大型粮仓。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
凤雏甲组建筑基址,是一处由庭堂、室、塾、
厢房和
回廊组成的台式建筑遗存。基址位于
岐山县凤雏村南,1976年2月由陕西省
周原考古队进行发掘。基址南北长43.2米,东西宽32.5米,面积1469平方米。正门(朝南)之前横筑一长4.8米的门屏,门的两边是东西塾,各有三间。入门即为庭,面积约222平方米。
中庭后即为主体建筑
殿堂,共6间,各宽3米,进深6米,四周回廊环绕。殿堂后面是后庭,分为东西两个小庭,各为63平方米,有过廊和前后建筑相连。基址最里为5间后室,面宽23米,进深3米。后
檐墙与东西厢房的后墙相连,使整个建筑通为一体,厢房筑于东西两边,对称排列,各8间,通长42米,进深6米。
召陈建筑基址
召陈建筑基址是1976年3月在
扶风县召陈村发现。基址共有15处,其中以三处(F3、F5、F8)保存较为完整,并经过发掘规模也较大。F3的夯土台基残高0.75米,东西长24米,南北宽15米。基址东西间排列着七排柱础, 中间3排间距5.5米,西侧两排间距3米。中间3排由南到北排列着5个柱础,两侧2排各有6个柱础。F8的夯土台基残留0.76米,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其四周有卵石铺成的
散水。基址上每间隔3米从南到北列有4排柱础,由东到西有8排柱础,两道
夯土墙将基址分为三部分。F5南半部已遭破坏,仅存北半部分,东西长28米,南北残宽8米,东西排列9个柱洞,南北排列4个柱洞。
周原的这两处
西周建筑基址中出土了大批建筑材料,数量最多的是板瓦、
筒瓦,另有一些半
瓦当。瓦和瓦当有大、中、小型之分。板瓦饰
绳纹,部分带瓦钉,用之于固定;筒瓦饰
三角纹或
雷纹;瓦当均为半圆形,其中有部分
回纹。
社祭建筑基址
2014年8月到2015年1月,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开展考古教学实习发掘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收获,首次发现西周社祭建筑遗。发掘选择在岐山京当凤雏建筑基址周邻区域约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迹,基本廓清了区域地下遗存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位于凤雏基址南侧钻探发现的夯土建筑、车马坑、墓葬遗存进行了发掘。发掘的夯土基址与凤雏基址相距仅数十米,为两座独立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平面呈“回”字形,东西宽约56米、南北长约47米,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是规模最大的西周时期单体建筑;中部有一长方形院落,东西宽27.6米、南北长25.7米,也是规模最大的西周单体院落。尤为重要的是,在院落中部发现了社祭遗存,其主体部分是一巨型社主石,截面呈“亚”字形,上部已残仅存基座,埋入地下部分达1.68米。社主石的正南方是一方形石坛,东西宽4.2米、南北长4.6米,系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在社主石和坛的东侧则发现多座祭祀坑。另一座呈长方形,位于前者的东南侧。初步判断,两建筑从西周早期沿用到西周中期。
西周铸铜作坊
1999年,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对周原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多处灰坑、陶窑和古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在6个灰坑里,出土了一批精细的陶模、陶范。但多数已经破碎。西周铸铜作坊的发现解决了青铜器是在何处铸造的谜题。
车马坑
2014年年8月初开始,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组成新的
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贺家村附近进行钻探并选点发掘。
2014年8月17日,工作人员钻探发现一处东西向遗迹,长3米、宽2米,开口于地表下1.5米,自深约0.9米,填土内包含有散乱的朱砂痕迹,在东端钻探出有青铜残片,初步推断为埋有不少青铜器的遗迹。为确保文物安全,8月18日下午考古队开始对该遗迹进行发掘。
2014年8月20日,
探方挖掘深度至1米时,在探方的北壁中间部位露出2件青铜遗物,初步辨认为车轮的轮牙部位。进一步工作确认,该遗迹为一座南北向车马坑,南北长4.3米,东西宽3.2米,自深1.0米,内埋一车。随后,考古队按照车马坑的特定清理办法(即破壁反边清理)进行发掘。由于东轮已暴露出坑口,决定先从东侧面开始发掘,从而保证车轮的完整。
2014年8月23日下午,东轮周围填土清理至60厘米处时,车辖、车軎相继露出。兽面纹车軎镶嵌
绿松石,甚为精美;木制轮辋外包铜壳,以往商周时期同类形制车发现甚少。车轮直径约1.4米、周长约4.4米、轮牙宽5.7厘米、厚1.9厘米,测算重约24公斤。初步判断,该车马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
文物遗存
庄白窖藏
1976年12月在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村南发现。窖藏器物103件,
是建国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其中74件铸有铭文,主要是
微氏家族四代所铸的铜器,史墙盘有铭文284字,记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功业和史墙的家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许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极为精美。如折觥的盖前呈羊首,后为大兽面,通体遍雕
夔龙纹,形制颇为别致。
董家窖藏
1975年2月发现在
岐山县岐山南麓的董家村西150米处,窖内共出土37件青铜器,其制作时代由穆王至宣王时。 其中有铭文者30件,史料价值很高的有
卫鼎、
卫盉等。
铭文是中国最早的一件诉讼判决书,是古代重要的法律史文献。九年卫鼎记恭王九年裘卫与矩以物换地的史实。
齐家窖藏
1960年,
扶风县齐家村南的窖藏发现了39件铜器,其中几父壶、柞钟、中义钟、中友父簋、白邦父鬲等28件铸有
铭文。1963年,又在齐家村东发现了日己方尊、
日己方彝、日己觥等器物。1960年,扶风召陈村发现的散车父器等19件器物。1974年,扶风强家村发现师臾钟、
即簋等7件器物。1978年,扶风齐村发现即簋等器物。
甲骨卜辞
1977年夏和1979年春,陕西省
周原考古队在发掘
岐山凤雏西周建筑基址时,在房内发掘了两个窖穴,出土了大批西周时期的
甲骨。这些甲骨共计l7275片,包括
卜甲16371片,卜骨687片,其中刻字292片。后来在
扶风县齐家村发现了刻字大龟版1块,牛肩胛骨5片。这样,周原遗址总共出土刻字甲骨近300片,总字数1009个,有不同的单字360多个,每片字数多少不一,少则一字,多则30余字,内容有卜祭、卜告、
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及人名、地名、官名、月象及其它内容共十大类。时间大都为武王灭商前后。
青铜马车
2014年8月,在陕西省
岐山县贺家村周原遗址附近新发现的一座车马坑,这座车马坑地处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村南田地,位于“凤雏遗址”南侧100米,经考古专家勘探确认,其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距今3000多年。车马坑车头朝南、车尾朝北,南北长4.3米,东西宽3.2米,自深1.0米,坑内埋有一辆青铜马车。在这辆青铜马车的前方,还发现了马匹骨骼,数量可能是三匹或四匹。“中间一匹马的骨骼有些游离,到底是两匹还是一匹马的骨骼,要等发掘后才能确定。”由于马车的东车轮最先露出坑口,为保证车轮的完整,考古队先从东侧发掘。当东车轮周围填土清理到60厘米处时,铜车的“车
辖”、“车
輨”、“车
軎”相继露出。兽面纹车軎纹饰非常精美,上面还镶嵌有精美的
绿松石,“就像现在豪华车的轮毂上镶嵌钻石一样”;木制轮辋外包铜壳,在以往商周时期同类形制车发现很少。
关于该青铜马车的用途,还难以确定,有专家认为可能是战车,但在发掘现场尚未获得佐证;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是一辆“观礼车”,车主人的级别很可能是诸侯以上。由于发掘工作刚刚开始,有关车马坑的整体结构、性质等诸多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工作才能解决。
西周“第一豪车”
2014年10月14日,考古人员在陕西宝鸡市
岐山县贺家村的周原遗址考古发现一套豪华的“青铜马车”。经专家初步研究,判断其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其华丽程度在西周车马发展史上堪称“第一豪车”。这套四马驾辕的“青铜车”,是考古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考古发掘的著名凤雏基址南边100余米处意外钻探发现的。考古清理工作已发掘至车马坑60厘米处,青铜质地的车辖、车輨、车軎等相继露出,反映了当时的冶金工艺技术水平和手工业制造水平。
经多位专家确认,这辆西周中晚期的铜马车的木制
轮辋外包铜壳,车轮直径约1.4米、周长约4.4米、轮牙宽5.7厘米、厚1.9厘米,个别处见到钉眼、测算重约24公斤。尤其是其兽面纹车軎镶嵌
绿松石,甚为精美,在以往商周时期同类形制车发现甚少。
夯土建筑基址
建筑基址位于
陕西省岐山县
京当镇王家嘴村西北,坐北朝南,基址整体东西宽38米、南北长约58米,总面积逾2200平方米。整体结构为前堂后室的两进四合院式建筑,目前已揭露南半部分,初步判断由正堂、东西厢房、庭院、附属建筑等组成。根据叠压打破关系判断,建筑年代上限为京当型商文化晚期,下限不晚于先周文化晚期,进而认定该建筑年代应为先周时期。这座建筑是周原遗址首次发现的先周时期大型建筑,建筑规模之大,形制之清楚,皆为先周时期之最,由此表明王家嘴一带是周原遗址先周时期聚落的中心。
文物保护
1982年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公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1月在周原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
周原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周原遗址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国家级文物4件(组),国家一级文物173件(组),其它等级文物3000多件(组)。
2015年2月15日,规划占地18亩、总投资3300万元的周原国际考古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开工建设,建成后成为全国文博单位建立的第一个研究基地和国内外周文化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12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时期大遗址。
2022年1月21日,宝鸡市人民政府拟将周原遗址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并同时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
文物价值
周原遗址发现的
甲骨卜辞具有重大的
学术价值,对于确定周原的性质和研究周人历史至关重要。它与
殷墟卜辞一样,都是历史研究和古代文字研究的珍贵资料。
周原遗址出土的带铭文的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料。
周原铸铜作坊的发现,对西周青铜器产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对西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等考古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窖藏青铜器,这些窖藏和青铜器的历史之长,数量之多,世所罕见。
周原遗址是周人灭商前的都邑,是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在全国西周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已出土文物数量最多且精品最多,无论是从地理位置或是遗址性质而言,周原遗址都是周文化的核心。
旅游指南
自驾
西宝高速公路兰家村出口经汤峪至法门寺二级旅游专线至法门寺;
乘车
西安到
宝鸡火车站可乘坐到凤翔县城的汽车到达周原遗址旅游。
门票
门票:10元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2022年1月24日,入选第二届“陕西重要考古新发现”。
2022年2月8日,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
2022年6月,陕西宝鸡周原贺家车马坑室内清理及车舆修复工程入选2022年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