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以其超凡画艺,在唐代已被誉为“画圣”,宋代更推崇为“百代画圣”,民间画塑匠人则称他为“祖师”,道教中人甚至把他称作“吴道真君”、“
吴真人”,与“三清”、“三圣”、“文昌帝君”、“孔子”、“鲁班”相并列,千百年来,奉若神明。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神品画师
吴道子追随玄宗去了四川。第二年(758年)两京收复之后,玄宗回来了,
吴道子却以其老迈之躯,难以攀越巴蜀栈道,只好滞留蜀中。次年(759年),79岁的
吴道子死于资阳城北15里之李家沟,并安葬在李家沟。
1990年3月31日,
吴道子53代世孙吴庚寅千里寻宗,到资阳李家沟吴道子“真人墓”进行祭奠。吴庚寅步行到达李家沟神仙洞,见到相传中
吴道子的墓地已经变成菜园,空山不见坟,吴庚寅感叹不已。他在石棺材旁边烧香燃烛,鼎礼跪拜。满沟村民纷纷涌来,争先恐后一睹
吴道子后人的面目。并为他指认距墓不远处一茅舍,就是
吴道子作画修真之地。宾主巡礼,为
吴道子招魂归乡。
当年4月1日,吴庚寅到成都见到原重庆大学教授张圣奘博士,并请他为
吴道子牌位题写了“叶落归根”四个大字,引回河南老家山底
吴村。吴庚寅带着在
吴道子“真人墓”旁取出的泥土回到河南老家山底
吴村,建起了一座吴道子衣冠冢。
山底吴村中原有“画圣祠”一座,石额上刻“一峰圣堂”字样,祠内供奉有
吴道子金身塑像。村东北隅还有一座“祖师庙”,是后世画塑匠人为纪念
吴道子所建。前些年村中搞基建,从地下控出了三块明代遗留下来的碑表和碣片,上边粗略记述了
吴道子的人品和祭祀情况。
山底
吴村新建了“
吴道子文物陈列馆”和“吴道子国画院”,村后依山就势竖起了“吴道子画碑林苑”。1998年,
禹州市政府成立“画圣
吴道子文化旅游开发领导组”,重修了“画圣祠”。画圣祠座南向北,依山势三进院落。一进院为碑林,二进院是东西厢房,三进院是大殿和“石棺洞”。殿后是九龙山,有“十八连环彩石洞”。山下是兰河水库,乘游艇可浏览“
吴道子垂钓台”和
鸿畅镇“画圣公园”,形成了许多新的景点。几年来,先后接待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画家、艺术家。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
吴道子诞辰,方圆百里的许多民间艺人都来此朝觐献艺,展销书画、剪纸、石刻、泥塑等手工艺品,形成了一个民间自发的“文化艺术交流会”。
2000年6月,河南省禹州市
鸿畅镇的副镇长带领
吴道子53代世孙吴庚寅一行数人,带着介绍信前往资阳市,准备去李家沟将“真人墓”旁的石棺材迁回河南,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
由于资阳当地文管部门并未对石棺材进行认定和保护,而石棺材仅仅属于一个古物,且存留在村民的自留地当中,所有权应当属于村民。于是,
禹州市代表就与当地农户商议迁坟事宜,最后与村民达成协议,以2000元的价格将石棺材迁走。
没想到的是,周围村民却并不同意
禹州市代表把石棺材拉走,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坚决不能让外人所有。于是,周围老百姓全部赶来,将
禹州市代表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还拨打了报警电话,称有河南人要前来盗墓,当地派出所立即赶往现场加以制止并维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