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强(1901-1996)字健行,号勉斋,晚年自称
童翁。江西临川连城乡黄铁湾村人。我国著名学者、现代教育家。吴自强出生于临川连城一个贫寒农家。
12岁方入私塾,但天资聪颖、深得塾师喜爱。后入小学半工半读。1917年17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在秋溪国民小学毕业,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抚州一中)。母校教师怜爱其才,解囊资助,使他在192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后改名教育大学)教育系。他有渊博的知识和管理才能,是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的行家。他有爱国的热忱,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就为我党或学术界翻译前苏联等国家的进步书籍。1932年学成回国,任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编演部主任,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教员、校长。他制订了“公勇勤俭”校训和校歌。他的办公室里悬挂着这样的题词:“以学校为家,以教育为命,对中华尽孝,对民族尽忠”。在该校任校长18年,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摆架子,不搞特殊,除外出开会,从不离校,与师生打成一片,被人们称赞为“做校长,不是当校长”。抗战八年,学校四迁,历尽艰辛,培育人才,为江西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自强是抚州现代颇具建树和影响的。一生忠诚教育,从教七十年,教育活动在福建、江西两省。他学富五车,治学理,掖后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有大使、省市领导、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数不胜数。1993年,他的学生----美国美京大学博士、系主任曾振在庆祝老校长93岁高寿时,这样感慨地说:“盱衡于中外,身为校长者多矣,其能如吴校长之公而忘记私,艰苦备尝,自强不息,乐育人才之感人者,百不见一。”
新中国建立后,吴自强历任副教授、教授、教务处长、编译室主任、教育实验室主任,华侨大学外语系日语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福建省委委员、顾问,福建省老年教育学会理事;受聘为抚州王安石研究会顾问,《临川县志》、《崇仁县志》编纂顾问等。
他虽然长期在外地工作,仍时刻关心家乡教育事业。20世纪30年代,与乡人一起集资兴建连城小学,后又与人合伙购买14亩田作公产,用其田租收入作贫困学生的学习费用。新中国建立后五次给连城中、小学汇款1.1万元,自己却过着“青菜豆腐汤,吃了就健康”的简朴生活。1986年退休后,每个学期都要给连城中学写信,了解家乡教育情况。回乡探亲时,还到中、小学听课评课,提出指导意见。1995年5月,在给连城中学全体教职员工的一封信中,勉励他们“第一要心系教育,面向未来;第二要以身作则,全面发展;第三要紧跟党走,振兴中华”。
吴自强既是教育实践家,又是教育理论家,从教之余,笔耕不辍。出版教育专著8部,发表论文或科普文章280篇。有《青年与教育》,译著有《满蒙经济大观》、《苏俄印象》,编著有《日本现代教育概论》、《比较教育学新论》。80岁以后,仍与人合著了《教学与课程》、《世界幼儿教育史》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