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明(1876—1970),字述斋,今
湖北省建始县人,幼年从其父吴光承就读私塾,22岁中秀才。留学日本陆军士官之一。先后任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教官、北洋政府陆军部三等检察官兼任编辑局副主稿,南京政府
参谋本部科长、淮阳兵站军需总监、浦口陆军第一师参谋长、陆军部军学司司长等职。其子
吴国柄、
吴国桢均为20世纪中国政坛风云人物。
概况
简要生平
1899年入湖北经心书院攻读,1903年受清廷选派赴日本学习步兵,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毕业。1908年回国后,先后任保定陆军速成学校教官、北洋政府陆军部三等检察官兼任编辑局副主稿。1909—1911年,任陆军军学司教育科科长、步兵
正军校,陆军第一、二、四镇步兵检察官,授四品衔及北京前门兵站总监。因参与吴禄贞密商动用保定军校德制大炮6尊响应武昌首义,被人密报清政府后,逃往浦口。武昌起义后,吴先后充任南京政府参谋本部科长、淮阳兵站军需总监、浦口陆军第一师参谋长、陆军部军学司司长等职。1915年调任陆军部副官,1919年晋升为陆军少将,1922年晋升为陆军中将,曾以军界代表身份参加南北议和会议,1923年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1925年任陆军善后委员会委员,清官检查委员会陆军特派员,1927年任广东兵器制造厂委员兼总务处处长,1930年任南京训练总监部编辑兼印刷局局长。曾获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1932年辞职回原籍奉养父母。吴经明回建始后,在家乡凉水埠吴氏词堂创办小学,并亲自任教,远近数十里闻名前来求学者达数十人。1933年赴恩施任湖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校长。 1945年,吴竞选县参议长失败后,应聘到建始县志馆,专修县志,但志稿未成。1947年,其子
吴国桢任上海市市长时被接去沪,1948年随子去台后,曾任中国宗教联谊会常务监事等职。1970年8月3日在台病逝。
留学日本
近代中国军事人才的最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留日士官生,保定军校生,黄埔军校生,此外还有一些地方讲武堂毕业生。其中以留日士官生发端最早,时间也较长,从1898年第一批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计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余人。虽然留日士官生的总体数量不及保定和黄埔学生,但是其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作为一个最早接受近代军事教育的群体,留日士官在清末至民国初年的中国军队近代化过程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使中国军队不仅从装备上,而且从编制、训练、体制和思想上从中世纪走向了近代。 不论是著名的保定军校还是更加著名的黄埔军校,在其创建者中,我们都不难看到留日士官生的影子,而那些地方讲武堂的创办更离不开士官生的参与。虽然,留日生的主要活动时间是清末到民初,但是直到抗战乃至三年内战的战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吴经明,湖北恩施人,北洋
陆军部军学司长、国民政府中将(吴国祯之父)。属于1906.12~1908.5 期间第四期步科。
尽躬桑梓乐育英才
学校情况
湖北省立第十三中学当时是鄂西的最高学府,但学生仅100余人。1933年春,
施鹤公益会常委段炳麟、刘楚材等人呈文省教育厅揭发当时的校长胡拱辰的不法行为,要求将其撤换。时吴经明回乡侍奉双亲,旅省同乡向湖北省教育厅推荐吴经明担任省立十三中学校长。1933年7月25日湖北省教育厅行文正式委任吴经明为校长。
吴任校长后的1934年春,校址迁到了南门内梓童巷原道台衙门(现武警支队驻地)旧址。经过修葺,校容焕然一新,教室宽敞,环境静雅,是理想的读书之地,于是各县来考的学生剧增。为使前来投考的考生都能就学,1934年春该校招收新生两个班共100余名(包括原补习班)。仅一学期,在校学生就增加到200余人。这一年学校改名为“湖北省立恩施初级中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对教师的聘请非常慎重,但又不拘一格,不论年龄,不分地域,只要学有专长、能胜任教学的他都聘请。他对青年寄予希望,根据当时学校和社会的实际,常常勉励学生要“振作精神,奋转乾坤”,为此,他亲书“振奋”两个镏金大字为校训,制成匾额,高悬在大礼堂中。他还亲自撰写一副对联:“二三子异地同来,莫误岁玩时辜负光明失远志;五千年斯文未坠,冀达材成德粹精学术璋横流”,用木板镌刻悬挂礼堂中柱之上,意在激励学子勤学奋进。
教学措施
吴任校长期间,十分重视文体活动。他曾亲自给学生上体育课,参加晨操,带领师生跑步。他六十高龄时,亲喊口令,声如洪钟,以此激发学生
尚武精神。此外,他还组织郊游旅行,带领师生到窑湾美国教会医院参观医院设备及环境布置,开发学生眼界。1936年春学校举行了“康乐周”,排演话剧进行抗日宣传。这年冬应届学生毕业时又在东门体育场(今市医院一带)举行公演。他意图通过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娱乐活动中受到爱国教育,激发起“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豪情壮志。他担任校长后,学校一改暮气沉沉
读死书的“经院”气氛。1936年夏,在吴的建议下,恩施举行了第七区第一届运动大会,这对当时鄂西的体育运动,起了极大的作用。
吴除了集中精力办好恩施初级中学外,还十分关心各县的小学教育。那时,各县县城和较大的集镇才办有少量的小学,农村则以私塾居多,小学师资奇缺。1935年,他呈请教育厅批准在恩施初中内附设了两个简易师范班,招收社会青年和部分塾师共81名(入学76名,毕业58人),为发展鄂西小学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1936年春又招收两个初中班,男女兼收,共105名,在鄂西首开男女合班之先例。他还针对当时鄂西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校内增设了“农事”、“政事”等实用学科,以适应不能升学者回地方工作时的需要。1937年秋,他又呈请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了恩施第一个乡村师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40余名,学制三年,男女兼收,附设在恩施初中内。湖北联中成立时,该班并入利川乡村师范分校。
他主持校政不贪图私利,十分清廉。任校长的头三年,已结余经费3000余元(银元),按当时一般官吏的作法,这笔钱是可以中饱私囊的。但他却一分不取。1936年他用这笔钱在道台衙门前的空地上修建一座三开间三层砖石结构的楼房,题名“尽心”,表明他尽躬桑梓为乡邦办学之苦心。该楼房一楼作教室,二楼作教师寝室,三楼作理化实验室和图书室。理化实验室置有各种仪器,上理化课时,可以教师演示,学生操怍,这是该校从开办以来的第一个理化实验室,仪器虽不十分完备,但在当时鄂西教育历史上实属开理化实验之先河。图书室则有《辞源》、《辞海》、《百子全书》、《二十四史》、《十三经》、《史记》、《资治通鉴》、《万有文库》 (徐源泉赠)等书籍。
他主持恩施中学期间,锐意革新,不仅先后解决了校舍狭窄、经费短缺、没有图书仪器三大难题,而且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上博得社会舆论和教育界的很高评价,认为他近袭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远学北大“不定于一尊,不党同伐异”的学术思想。学校教师的年龄悬殊,出身各异,也都能雍穆相处,兢兢教学,办学质量日益提高,这使学校由落后面貌一跃而与省级中学并驾齐驱。l938年全校发展到8个班,学生400人。抗战时期在恩施进行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时,录取到西南联大、上海交大、武大、川大、中华大学、国立湖北师院等高校的就有20多人。他垂老还乡,为振兴鄂西教育为己任,为鄂西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受“尽躬桑梓,乐育英才”之誉。
人物评价
吴长于儒学,精通中国历史学、佛学和医学。他德高望重,为人正直,处事和平,待人礼貌,平易近人。他坚持“中立而不倚”的处世哲学,主张以“礼”(做人的道理)来服从一切社会秩序,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同情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中共在
建始地下活动的党员孙世祥、吴国仪等人均由他掩护而幸免于难。
故居凉水埠
简介
凉水埠,是鄂西南巴盐古道上一个供盐夫歇脚喝水的偏僻古村落,在晚清至民国200余年的历史中,繁衍了黄氏、朱氏、吴氏等显赫的移民家族,培育了无数文化精英和以
吴国桢父子为代表的军政要人。晚清时期,吴氏有50多名秀才、举人载于方志;如今,仅落籍海外的吴氏后人就多达700余人。
盐道上的古村落
建始县红岩寺镇凉水埠村紧靠318国道,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现有12个村民小组。2008年,凉水埠被纳入
建始县整村推进示范村。在省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帮扶下,贯通了水泥公路,完成了河道整治,兴建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农村合作医疗室及农家乐超市。
凉水埠山环水绕,风景秀丽,曾名森林公社。其西北面是一条横亘数十里的青山,森林茂密,现为国营林,尚存十多根几人合抱的古松;山下则是八条小溪,十二条山脉环抱着山槽和坪坝,故有“九桥十二湾”之称。
吴国桢晚年所著《回忆录》认为,凉水埠之得名是因为这里有大约70眼凉水泉,泉水汩汩流出,就好像市场里人们讨价还价的嘈杂声。而当地村民则认为,凉水埠得名主要因为有很多凉水可供盐夫、商贩和过往行人休憩。
凉水埠水系发达,山梁纵横,70个泉眼汇成8条小溪,最后汇成一条小河,流经落水洞后伏流地下。为便于行走,凉水埠各族集资在每条小河的汇流处都修建了木桥或石拱桥。规模较大的有下漕、大坝、黄家湾三座木桥,石桥湾一座石桥、一座拱桥,另在每条小溪上分别设有木材铺土的过桥数十个。其中,大坝的灵谷桥为吴氏族人所修,桥头立有照碑一座。此碑在“文革”时被毁,据说上面记录了吴氏族源、吴氏迁居凉水埠的经过及家族现状。桥头两边各有对联一副,其一为:“千岭遥来夹岸寺,一桥横锁两溪流”,上书“灵谷桥”三个大字;另一端对联为“愿遵老人取履命,乐听孺子濯缨歌”。
吴国桢还追述了一个关于凉水埠的有趣故事:一位近亲离家多年后回来探望吴国桢的祖父吴光成,祖父对他热情款待,留他住了又住。最后他决心离开,没经主人同意就不辞而别,但中午时分又回到吴家,显得疲乏而沮丧,因为整个上午他沿着小溪和小河,不论朝哪个方向走,最后都回到出发地。
在
建始县古代交通体系中,有两条盐道经过凉水埠。一条是从巫溪
大宁经天鹅池、
茅田、望坪抵达凉水埠,然后经落水洞、花坪进入湖南和荆州;另一条则是从
建始经三里坝经凉水埠、落水洞抵达花坪。当地人介绍说,凉水埠是当时背夫们落脚打尖的必经之地,清朝改土归流后,先后有曹家、朱家、黄家、付家从湖南、荆州等地迁徙到此落业,他们挽草为界,疏浚河道,将一片沼泽变成了鱼米之乡,并先后形成了朱家湾、黄家湾、付家湾、曹家湾等家族移民聚落。吴氏家族购得黄氏田产落业此地后,更是借盐道之便,经商发家,建桥修路,改造农田,创办学校,把凉水埠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庶村落。
吴氏家族传奇
凉水埠吴氏出自渤海延陵(今江苏常州市),第十世吴尚鹏后裔迁恩施后分为三支:吴大智居恩施
崔坝,吴大相居
建始茅田,还有一支据说在建始高坪。
吴国桢先祖国泰(士安)公娶崔坝胡氏为妻,寄居徐氏人家,生三子,长子夭折,次子吴祚芝、幼子吴祚兰俱中秀才,补廪八贡。嘉庆二十二年,9岁的吴祚芝随父母迁居凉水埠,长大后娶罗三湾朱氏为妻,生朝纲、朝纪、朝儒三子,长子朝纲无嗣,次子朝纪娶石梯子徐氏为妻,共生六子。其中,长子吴光,为满清举人,曾任中学校长,次子吴光成为满清贡生,民国中校。
凉水埠吴氏家族的发迹始于
吴国桢祖父吴光成。22岁的吴光成考中
施南府试第一名秀才后,因家大口阔,农商兼理,“农为本,商为活,教为聪”。农商之余创办私塾,培育后人。清光绪年间,吴经明、吴经铨留学日本回国,钦赐举人,吴经礼试赐举人,吴氏自此成为凉水埠第一大姓。
吴氏家族的发迹,除了凭借先进的农耕技术、活泛的商业头脑发家致富外,更主要的是耕读持家,兴办教育。据《建始县志》记载,吴氏在吴祚芝、吴祚兰考中秀才后即创办私塾;吴光成任族长期间,于民国六年兴办宗祠小学,并在其厅堂两边自书楹联以明志:“绕屋有逸兴,看绿水一溪,青山四面;传家无别业,唯薄田数亩,旧书五部”;抗日战争时期,吴经明辞去公职,回家后还在祠堂包创建了“明智小学”。
吴氏宗族重教兴学,硕果累累。除晚清科举出身的几十名秀才、举人外,从这个不到7平方公里的小山村,还走出了不少大学生和留学生。如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吴经明,为民国元老,1903年受清廷选派赴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历任清廷和国民军多种军职,被授陆军中将衔,获二等文虎章,三等嘉禾章;留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博士
吴国桢,回国后历任湖北省财政厅长、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上海市长。曾任蒋介石秘书。1949年4月去台湾,历任台湾省主席、行政院政务委员。因与台湾蒋家父子政见不一,酿成“
吴国桢事件”,晚年旅居美国,从事教育和著述,所撰《中国的传统》一书在海外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
吴氏祠堂小学还培育了许多学界精英。如留学英国伦敦工科大学的优等工程师吴国炳,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系的吴经铨,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校、1986年代表中国出席日内瓦十七国海军专家技术会议并获得国际好评的吴修垣等。还有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北京政法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国立师范学院、北京航空学校、西北政法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20余名大学生(不包括上个世纪后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发展吴国仪、吴玉庭、吴国盛等为中共党员,为掩护孙士祥、何功伟等地下党负责人和地下党的联络做了大量工作。
文化遗存与保护
吴国桢是恩施州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
建始县弘扬名人文化、打造文化旅游最宝贵的资源。
吴国桢故居凉水埠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现存吴氏故居、吴氏祠堂、大吴门(吴祚兰故居)、吴氏祖茔、照碑和灵谷桥等。
吴国桢故居位于曹家湾,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后逐步扩建成五进四合天井氏的建筑群。民国时期的吴宅共有38间房屋,由8口天井、2个庭院、1个吊脚楼、2个门楼组成,总占地面积2240平方米。吴氏故居解放时被政府没收,分给农民居住,现已损毁,仅存一栋老屋,为向宗宣住宅。内为木架排扇,外敷灰沙夹石,融会了土家族建筑文化元素和民国年间的时尚材料。尚存的石门框、门磴、门槛古朴典雅,两扇木门则简朴庄重,两旁写有据说是吴经明题写的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及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吴氏祠堂位于祠堂湾正中的一座小山之上,俗称祠堂包。祠堂包高约百米,孤耸浑圆,四周是百多亩稻田,有五座龙形小山拱卫,形成五龙捧宝之势;另有两条小溪缠绕左右,流入正东面一个落水洞伏流地下,其远山是一座笔架山,被视为吴氏家族文化昌盛之兆。吴氏祠堂乃吴氏族人遵
吴国桢高祖吴祚芝遗嘱所建,西北—东南向,三进六天井,占地约2000平方米。主轴为大门、厅屋、正堂,最后一进供祖宗牌位,两边为教室及厨房、杂屋等。吴氏祠堂的功能除了宗族聚会、祭拜祖先,更是一个培育吴氏子孙及外姓子弟的教育基地,也是
建始县最早的家塾、祠堂小学、国民私立小学之一,吴氏及凉水埠周边在晚清、民国年间走出大山,科考贡举、留学海外的文化精英大都是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吴氏祠堂解放后为凉水埠小学,“文革”后毁损,只有十余个精美的柱础被一栋教室利用,门联、门楣等残件被堆砌在教室的水沟中。
大吴门是
吴国桢叔高祖吴祚兰故居,现为落水洞小学教师付祖彦居住,这是吴氏家族幸存下来的祖屋之一,而且因为幸遇了付老师这个文化人,我们今天才看到它的部分原貌。吴祚兰(1813—1869)字国香,吴祚芝之弟。弱冠成秀才,未五十成贡举。博学淹雅,贯通经史百家,为
建始县著名的宿儒。清道光版《建始县志》校注载有吴祚兰楹联三副,其中一副为大吴门门联,也就是被付老师保存下来的石门对联:宅身即宅心,须是存诚主敬;由户思由义,所宜蹈道履仁。
吴氏祖茔在“文革”时被毁,现存有吴祚芝夫妇、其子吴朝纪夫妇墓碑各一块,孙中山先生题赠“岵屺同瞻”墓匾一块。此外,相传为吴经明主持修建的灵谷桥、亲手撰写并镌刻的照碑现已不存,省农发行和湖北民族学院新农村工作队在原地修建了一座风雨桥,照碑则变成了凉水埠的一个小地名,还可供后来的学者索引考证。
吴国桢故居的保护一直是
建始县及
红岩寺镇政府、文化部门感到头疼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委统战部已经落实了
吴国桢故居及上海等地房产的产权,近年来,
红岩寺镇政府也编制了吴氏祠堂的复建规划,但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也因
吴国桢故居毁损严重而无法确立文物保护级别。
今年8月至11月,州巴文化研究会组织各方专家对
吴国桢故居、
花坪乡朱和中故居,施宜古道
建始段进行考察调研后,认为吴国桢故居不能局限于孤立的文物保护,而要实施开发性保护,通过对凉水埠复合型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规划,以名人故居为品牌,以良好生态和山水资源为卖点,把凉水埠祠堂湾建设成集休闲度假、高端老年公寓、农耕文明博物馆、传统私塾教育展览馆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景区。同时,
吴国桢故居也不能作为单一景点进行
旅游开发,必须站在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
清江旅游的定位,站在恩施州的大旅游布局、
建始县旅游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吴国桢故居的资源禀赋、文化特质,并与
朱和中故居、石垭子、双土地、关口老街、建始直立人博物馆、八角民俗村、关口村观光农业等一起,在建始境内打造文化旅游长廊。吴国桢故居凉水埠一定会成为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一颗夺人眼球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