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
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
顾大典、
吕天成、
卜世臣、
王骥德、
叶宪祖、
冯梦龙、
沈自晋、
沈自征、
袁于令、
范文若、
汪廷讷、
史盘等。
简介
沈璟撰有曲论专著《论词六则》、《唱曲当知》等,其套数曲
《二郎神》集中论述其曲律见解,所著《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被推崇为南曲格律范本。他的曲论主张得到当时戏曲名家吕天成、
王骥德、
卜世臣、
叶宪祖、
冯梦龙、
顾大典、
沈自晋、
范文若、
袁于令等人的支持,被奉为领袖,从而形成“吴江派”,与同时代
汤显祖为代表的“
临川派”,成为明代戏曲的两大流派,对当时曲坛有重大影响。“吴江派”所重视的南曲,发展到后世即为如今的
昆曲。
沈璟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
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
戏曲理论
明万历年间,曲坛两大派别在戏曲理论上各执一端,互不相让。“吴江派”主曲律,“临川派”尚意趣,由此而引发了戏曲史上的“沈汤之争”,对传奇创作和戏曲理论的批评有推动作用。“吴江派”对曲律的过分强调,束缚内容和情节的展开,因而其影响不及“临川派”。
“吴江派”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理论,除
沈璟外,尚有吕天成所著
《曲品》二卷,主张戏曲创作容许“有意驾虚,不必与事实合”,重视戏曲结构,注意舞台演出特点。
沈宠绥所作《度曲须知》,论述南北曲演唱技巧,为后来
昆曲演员唱曲的依据。
冯梦龙编的
《太霞新奏》十四卷,所选南曲以“吴江派”作品为主,篇后有
冯氏评语,大多指点作曲方法,间及曲坛掌故,具有实用性和研究价值。其中,戏曲理论家
王骥德所著
《曲律》四卷,被推崇为明代曲学的集大成之作,此书成稿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又经十年增改成书,共四十章,论述南北曲源流、南曲声律、传奇作法及编剧理论等。评曲强调“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注意结构布局,重视情节发展的节奏,兼及人物脚色、曲词宾白等,初步建立起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王骥德论曲不掺门户之见,在其《曲律·杂论》下篇中对“吴江派”和“
临川派”的戏曲主张均有肯定和批评:“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
天孙争巧,而
诘屈聱牙,多令歌者咋舌。”可谓一语中的,在当时的确难能可贵。
沈璟的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声律论”),语言“僻好本色”(“本色论”)。他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
在戏曲理论上,“吴江派”对后世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而在戏曲创作的实践上,其成员的成就则高下不齐,比较突出的当数
沈景、
沈自晋和
沈自征。
与临川派
沈璟等人与
汤显祖于万历年间曾经在创作方法上有过一场为时不短的激烈争论,后世称为“沈汤之争”。由于吴江派的革新主张主要是形式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因此,这种革新的影响和意义就远逊于
临川派,甚至为后人诟病。吴江派重音律,重舞台性;
临川派重意趣,重文学性。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后来
王骥德《曲律》中说:“临川之于吴江,
故自冰碳。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齰舌。”
吕天成在
《曲品》中说:“予谓二公譬如
狂狷,天壤间应有此两项人物,不有光禄,词硎弗新;不有奉常,词髓孰抉?倘能守词隐先生之矩镬,而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
吴江派-代表人物
沈璟
沈璟(1533--1610),字伯英,号宁庵,万历二年进士,历任
兵部、吏部主事、员外郎。先以上疏获罪降职,后又因涉嫌乡试舞弊案被劾,于是告病还乡,家居三十年不出,致力于戏曲声律研究,并编写传奇剧本,自署“词隐生”以明志,故又号词隐。沈璟的传奇著作有
《属玉堂传奇》十七种,今有全本的只存七种,其余十种仅有部分残曲,其代表作为《义侠记》。《义侠记》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的
武松故事,从武松
景阳岗打虎开始到
上梁山结束,中间添有武松妻贾氏与母亲寻访武松,路遇
孙二娘等情节。后世(包括现代)京剧、湘剧、川剧、评剧等许多剧种的《武松打虎》剧目都采用《义侠记》本子。
沈自晋
沈自晋(1583--1665)为沈璟侄,在戏曲理论与实践上能兼“
临川派”与“吴江派”之长,所著传奇《
望湖亭》最著称。《
望湖亭》写的是:书生钱万选在颜家开馆,被迫代主家相亲、迎亲,因天降风雪,只得先完花烛,在洞房苦熬三日,归后,被主家告于官府,县官将女判给他,后入京应试,高中状元而归,喜成婚配。作品被冯梦龙选编的《太霞新奏》推为压卷之作。
沈自征
沈自征,(1591--1641)亦为沈璟侄儿,仿元人作北曲
《渔阳三弄》(含杂剧《霸亭秋》、《鞭歌妓》、《簪花髻》三种),时人评为明代以来北曲第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吴江派”活跃于明末,入清后,“吴江派”便不复存在,但对后世的戏曲创作理论与实践,都有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
沈璟的
《红蕖记》最为当时曲家
徐复祚、
王骥德等所推许,本事出于唐人传奇《郑德璘传》,演书生郑德璘、崔希周和盐商的女儿韦楚云、曾丽玉在洞庭湖边停舟相遇,以红蕖、
红绡、
红笺等互相题赠,辗转各成夫妇。比之他后来写的《双鱼记》、《桃符记》,还多少有些新的内容。但作者通过洞庭龙王替剧中人物安排命运,宣扬了死生有命、无可奈何的封建迷信思想。关目的过于巧合,以及用集句、和韵、离合、歇后等体写曲,也表现了吴江派的共同作风。《义侠义》是他自己所不满的作品,因为演
武松的故事,流传却最广。作品里的武松经常感慨君恩未报,在
逼上梁山之后还日夜盼望招安,是按照他的“名将出
衡茅”的想法捏造出来的形象。比之同时
许潮《水浒记》中
晁盖、
刘唐等草莽英雄的形象,逊色多了。作者还虚构出在
柴进家里作客的叶子盈,他和柴进同患难而不和梁山英雄合作,当
宋江送他路费时,他说:“你休将金宝饵英才,我今日原非为利来。”这就明显暴露了他敌视梁山事业的观点。
《博笑记》包括十个小戏,其中如《乜县丞》写地方官吏和绅士的颟顸,《假和尚》揭露和尚的狠毒,《贼救人》写结义兄弟的争财相杀,有一定现实内容。但作者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他写这些戏又只为诙谐取乐,因而不可能写得深刻动人。
王骥德《曲律》论曲主张法和词必两擅其极;比较重视剧本创作的情节问题、结构问题、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等;比较重视戏剧语言的“本色”:“大抵纯用本色,易觉寂寥;纯用文调,复伤雕镂。《拜月》质之尤者,
《琵琶》兼而用之,如小曲语语本色,大曲引子……未尝不绮绣满眼,故是正体。……至本色之弊,易流俚腐,文词之病,每苦太文。雅俗浅深之辨,介在微茫,又在善用才者酌之而已。”
吕天成说“当行兼论作法,本色只指填词”,一开始“当行”和“本色”混用,是吕天成将其加以严格区分,“本色”专指戏剧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