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冷西
原新华社社长
吴冷西(1919年12月14日—2002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广东新会人,1937年先后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大陕北公学教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解放日报》编辑、国际部主任,新华通讯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领导成员,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部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第二届理事会主席。1977年、1982年分别在中共第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3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人物生平
吴冷西同志原名吴仕占,广东省新会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离开广州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进入延安马列学院,任马列主义研究室研究员。1939年9月他调入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编审科科员和党中央机关刊物《解放》编辑。1940年调毛主席身边编辑《时事丛书》。1941年9月调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先后担任国际版编辑、主编,国际部主任。1946年负责新华社国际部的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总社编委会秘书并主持总编室工作。1948年任新华社总社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委员。1949年2月任新华社总社副总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度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1975年成为毛泽东选集材料组的领导成员,并担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领导成员。
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10月吴冷西参加负责筹建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的临时领导小组工作,1977年3月担任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副书记。1980年4月任广东省委书记,1980年5月至1982年4月间还兼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4月,吴冷西同志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在任3年间,他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吴冷西同志1985年4月离开广播电视部的领导岗位后,仍然十分关心广播电视事业。
他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团主席和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会长。1998年离休后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普主席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名誉会长。他是中共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常委会委员。
2002年6月16日16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官正迟浩田张万年姜春云钱其琛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宋平宋任穷周光召司马义·艾买提韩杼滨王兆国任建新白立忱黄华杨成武马文瑞郑天翔雷洁琼王丙乾邓力群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其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主要事迹
广播电视工作
1982年4月,吴冷西同志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党组书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他团结党组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在抓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组织实施了系列重大的广播电视改革措施。特别是由他主持起草的。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以下简称《汇报提纲》),以及他主持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立志改革,发挥优势,努力开创广播电视工作的新局面”的任务,确定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近期规划和长远目标,制定出新时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具体改革政策。《汇报提纲》经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广播电视享业实现跨越式的飞速发展。《汇报提纲》和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的到20世纪末广播电视事业的奋斗目标,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为出发点,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方针,以采用先进技术为先导,加速广播电视在全国覆盖的各项技术政策,以及加强全国广播电视事业管理主要是为地方服务的观点,都是切合实际的。具有开创性的。在他的领导下,广播电视在舆论导向。节目质量以及覆盖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大大加强了广播电视宣传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重大课题,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发展的新路子,开创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繁荣的新阶段。
吴冷西同志1985年4月离开广播电视部的领导岗位后仍然十分关心广播电视事业。他对广播电视在新形势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由衷地感到高兴,对广播电视事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近年来,他对正在进行的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工作非常关注,认为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把中国广播影视事业做强做大,是应对新的挑战。促进中国广播影视事业早日跻身世界广播影视前列的重要举措。
晚年回忆
1957年毛主席调吴冷西去《人民日报》前,有过一次谈话。他严肃地告诫说:“你到《人民日报》工作,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准备遇到最坏情况,要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这‘五不怕'就是:一不怕撤职,二不怕开除党籍,三不怕老婆离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杀头。有了这五不怕的准备,就敢于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了。
毛泽东说:“撤职和开除党籍并不罕见,要准备着。杀头在正确路线领导下大概不至于,现在的中央不同于王明‘左'倾路线领导,也不同于张国焘。但对坐牢得有精神准备。共产党内一时受冤屈的事还是有的,不过在正确路线领导下终究会平反纠正的。一个共产党员要经得起受到错误的处分,可能这样对自己反而有益处。”
但在大跃进期间,吴冷西到底还是没有顶住,以至于浮夸风盛行,终于造成灾难。吴冷西一直为此忏悔说,他在主政《人民日报》时,为浮夸风推波助澜,没有听毛主席的话,辜负了毛主席。后来,毛泽东为了接班人的威信,还主动承担责任,为他们开脱。
根据吴冷西晚年回忆:毛主席说,现在报纸宣传报道上要调整一下,不要尽唱高调,要压缩空气,这不是泼冷水、而是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要大家按实际条件办事,提口号、订指标要留有余地。毛主席这些话我(指吴冷西)虽然听到了,但是被前面所说的关于解放思想、提高风格、敢于创新等等大量的议论压倒了,因而没有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跃进高潮的到来,也冲昏了头脑。南宁会议是一个劲反“右倾”的,成都会议武昌会议的主旋律是鼓足干劲,其间虽然也谈到留有余地或压缩空气,但声音微弱,到了5月间的八大二次会议,解放思想、敢想敢做的呼声压倒一切。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宣传也随大流,但因有毛主席的再三叮咛,开始还是比较谨慎,但到了6月份,农业上的生产“卫星”开始放了,接着是钢铁“卫星”、煤炭“卫星”也陆续出现了,大跃进形成高潮,浮夸风到处泛滥。对人民公社,开始还只限于典型报道,后来从河南全省公社化起,就刮起一股共产风。虽然不能说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应对1958年的浮夸风和共产风负有主要责任,但我(指吴冷西)主持这两个单位的宣传工作在这期间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深感内疚。
1966年,陈伯达率领的工作组夺了吴冷西的领导权,吴冷西“靠边站”停止了工作。
主要作品
1987年至1997年间,吴冷西带病写出了对研究当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的回忆录《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及数十万字的《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是现当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忆毛主席》这本书,重点讲述了1958至1959年,在“大跃进”过程中,吴冷西所听到的毛主席的讲话,包括毛主席专门对他的谈话。吴冷西通过详尽的历史回忆,使读者真实地看到毛主席在“大跃进”过程中的基本思路,给后来人的分析和思考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人物评价
同事评价:冷西虽严肃,但对“部下”一向很关心。他早在70年代末就已离开《人民日报》,我(李希凡)也在80年代中调离《人民日报》,但听到几位老同事说,他还是几次问起我(李希凡)的现状。在宿舍里,我就听说,安岗同志(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吕相友同志没有解决好的待遇问题,他都说过话,尽过力。他也很关心文艺界的老同志,“文革”前夕,在文艺界处于风声鹤唳之际,他就“收留”了两位大诗人贺敬之郭小川。我记得,他们两位的两篇名作《雷锋之歌》和《小将们在挑战》(报告文学),都是写于来《人民日报》工作以后。
后世纪念
吴冷西故居:座落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文楼村福庆里,建于1906年,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7平方米。为典型的清代岭南高品位住宅建筑风格,虽经历百年风雨,但风采依然。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2:2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