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启动区位于起步区中东部,西至起步区第三组团,北至
荣乌高速公路,东至起步区第五组团中部,南至
白洋淀,规划范围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它承担着探索开发建设模式、先行先试政策、展现新区雏形等重任。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肩负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新区开发建设上探索新路的重要使命。
历史沿革
2017年2月23日,国家主席
习近平到河北省
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6月,
中国共产党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获批设立,为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7月18日,
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2020年1月15日,《
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布。
行政区划
2023年3月30日,经过公安部批复同意,雄安新区启用专属车牌冀X序列。
2023年11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行政区划代码133100正式应用于户籍管理工作,在居民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的住址信息中,全面应用“河北雄安新区”字样,发放带有“河北雄安新区”字样的身份证及户口簿。
2023年12月6日,河北雄安新区邮政编码公布,雄安新区新建片区邮政编码为070001-070099,先行启用070001。
地理环境
启动区依托自然生态现状,立足区域水资源条件,统筹森林、水系、湿地、草地等生态要素,建设网络化的公园绿地和城市水系,强化水位控制,保障水量水质,打造蓝绿交织的复合生态系统。
位置境域
雄安新区启动区位于起步区中东部,西至起步区第三组团,北至
荣乌高速公路,东至起步区第五组团中部,南至
白洋淀,规划范围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
建设规模
地上总建设规模控制在280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功能约910万平方米;就业功能约1505万平方米;支撑保障功能约245万平方米;预留功能约14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利用规模控制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
水文规划
水系布局
雄安新区启动区构建纵横相连的启动区水系,分级调控水位水量,全过程保障水系水质,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建设4条南北向排涝主干通道,2条东西向涝水疏导传输通道,兼具雨水滞蓄、水质净化、景观塑造和休闲游憩等功能。
水量水质
启动区水系生态需水主要利用再生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后进入配水渠进行补充。通过建设人工湿地、低影响开发设施、沿河植被缓冲带,保障水系水质。在北部环城林带建设人工湿地,集中净化处理来水;在城市建设区,采用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低影响开发设施,源头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沿水系两侧建设沿河植被缓冲带和分散化的雨水净化设施,末端控制入河污染物。
植被规划
北部环城林带
以大型林地斑块为主体,其间分布林窗草地、河流湿地,构成近自然的林地生境。近自然林地面积占比约70%,以乡土、抗逆、长寿树种为主,按复层、混交模式进行种植,草地、湿地面积占比约30%。
中部“双谷”生态廊道
结合近自然树林群落、缀花草地、活动草坪、季节性雨水湿地、浅水河溪和开阔水域,构建水、林、湖、草等多元素融合的城市复合生境。近自然树林面积占比约40%,以景观树种为主;缀花草地面积占比约20%,季节性雨水湿地、浅水河溪、开阔水域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生态护岸,形成复合水生生境。
城区
在城区内通过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建构筑物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创造多样中小微生境。
南部临淀湾区
南部临淀湾区以湿地、草甸为主体,配以近自然林地斑块和树林群落,共同形成平原淀湾生境。开敞的湿地、草甸面积占比约50%。淀湾镇周围栽植不小于50米宽度乡土树木林带,增加小型树林斑块,形成完善的林网,林间栽植大面积的花卉、蔬果等;南侧临堤区域布置大型近自然林地斑块。
公园绿地
绿地系统
均好布局各类公园绿地,人均城市公园面积大于2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大于50%。公园绿地建设,融合借鉴中外造园技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绿地景观。
依托东西轴线建立景观绿轴,长度5公里,面积约30公顷。
利用北部环城林带建设荣乌生态景观片区,总面积约220公顷;依托南部临淀湾区和生态堤形成临淀生态景观片区,总面积约780公顷。
建设2处蓝绿交融、空间连续、景观丰富的带状综合公园,形成“双谷”生态廊道,总面积约350公顷。
均好布置社区公园20处,总面积约30公顷。
规划串联城市各功能片区,宽度约40—100米的城市绿环;围绕15分钟生活圈建设社区绿环,联络社区公园与街区邻里,并与城市绿环衔接,宽度约5-10米;沿城市道路及水系建设绿化带,形成城市绿网。
特色公园建设
在启动区东部溪谷,合理利用原有坑塘,维持崖壁景观,呈现土壤沉积的地质年代特征,保护鸟类栖息地。在坑塘底部种植四季风景林,局部营造湿地景观,建设以谷地坑塘为主要特色的生态型综合公园。
在启动区中央绿谷北部,结合水系形成开敞疏林草地,适当布置野营、徒步、生物观测、林地拓展等活动空间,形成湿地、绿林、原野相融合的生态型综合公园。
在金融岛周边,以游船航道串联不同尺度的水面和景观湿地,结合水系周边用地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以水体为特色的环金融岛综合公园。
在荣乌高速与启动区城区之间,营建生态风景林带,形成集防护隔离、生态涵养、郊野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公园。
在启动区临淀地区,结合白洋淀新防洪堤建设,保留现有防护林带,点缀地标性观景建筑,形成城淀交融的生态堤公园。
人口规划
雄安新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条件,原则上按照新区规划建设区1万人/平方公里要求,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坚持疏密有度、合理分布,注重职住均衡,科学确定启动区人口密度。适度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保障能力,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弹性。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存量,有效促进北京人口转移,积极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集聚优秀人才,逐步形成与创新智能等新区功能定位相适应、满足高端高新产业发展需求的人口结构。
发展定位
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重点区域,承担着探索开发建设模式、先行先试政策措施、展现新区雏形等重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确定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建设目标和发展规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启动区建设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资源重要集聚区和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
疏解首要承载地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与北京密切协同,统筹资源要素和疏解对象需求,优化完善疏解政策,合理确定空间布局与建设规模,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良好发展和人居环境,优先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和事业单位等;通过打造一批疏解示范项目,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探索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有效途径,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
先行发展示范区
创新体制机制,在投融资、项目审批、土地征收、建设模式等领域先行先试,为新区全面开发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承接路径,在供需对接、跨区联动、要素保障、配套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建立新区高效承接功能疏解的长效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财税金融、住房制度、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准入等领域先行先试,为新区发展提供示范;推进产业发展,通过首批重点项目承接和高端高新产业培育,打造启动区发展引擎,为新区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推动全面建设,探索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韧性安全的城市发展模式,集中打造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等一批重要功能节点,尽快形成城市雏形。
创新资源集聚区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承接在京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疏解,布局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打造创新坊、大学园、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研发基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联合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共享型、社交化的创新创业空间,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培育区域原生创新能力。
金融开放合作区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市场环境,建设国际金融岛,承接一批在京金融企业疏解,吸引一批国际金融机构进驻,重点聚焦金融创新业态和项目,建立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
建设目标
2022年建设目标
到2022年,生态系统和交通路网骨架基本成型,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有序推进,京冀密切协作,完善承接疏解政策,确保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
2025年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投运,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初见成效,生态系统基本建成,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区雏形初步显现。
2035年建设目标
到2035年,全面建成创新智能、绿色生态、幸福宜居、韧性安全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雄安新区先行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资源重要集聚区和国际金融开放合作区,打造“雄安质量”样板,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支撑起步区建设成为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主城区。
经济
雄安新区启动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先行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高端高新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承接科研单位和高校,布局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和创新平台,打造新区创新高地;超前布置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并预留发展空间,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协同推进。
产业体系框架集中打造金融岛、总部区、创新坊等产业功能片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先行承接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端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项目,承接和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尽快形成独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软件信息服务和数字创意产业及其他高端现代服务业。
交通运输
启动区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及各类交通枢纽场站,倡导“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绿色出行模式,率先实现绿色交通出行比例90%的目标,全面实施无障碍环境设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和交通运营服务智能化,构建启动区便捷、安全、绿色、智能、高效交通体系。
城市道路
路网建设
构建级配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系统。通过便捷连通的干路网,满足启动区对外交通需求;通过尺度宜人的城市街道,形成开放活力的城市街区,保障城市交通微循环;以服务人为中心设计城市街道,满足交通出行需求,促进社会交往,构建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体系。启动区整体路网密度控制在12公里/平方公里左右;金融岛、总部区等核心区路网密度达到15公里/平方公里,形成高密度街区;外围地区路网密度达到10公里/平方公里。
干路布局
启动区干路系统由城市快速路、组团连接道路和单元集散道路三级组成。
城市快速路:将启动区北侧现状
荣乌高速公路改造为城市快速路,断面按双向6车道加紧急停车带控制,新设立交3处。
组团连接道路:布局“四横四纵”的组团连接道路,形成城市主干路网络,服务跨组团中长距离出行,总长约50公里。东西向串联起步区各组团,南北向衔接
容东片区、安新组团。
单元集散道路:结合规划管理单元,交替布局公交型与普通型单元集散道路,形成城市次干路网络,满足中短距离出行需求,总长约90公里,其中公交型单元集散道路约50公里,提供独立运行的公交通道。
支路布局
因地制宜布局支路系统。采用多种方式灵活组织支路交通,核心区支路可配对单行,提高交通效率,创造活跃的沿街界面;社区中心周边支路适当采用管控措施,减少机动车通行,营造安全的步行环境和舒适的交往空间。
道路横断面设计
断面设计优先保障慢行空间,按人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次序分配断面,慢行和景观空间整体控制在50%左右,各类道路典型断面如下:组团连接道路红线宽度44米,机动车双向6车道,机非物理隔离,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化分隔。单元集散道路红线宽度包括32米和28米两种,机动车双向4车道,机非物理隔离,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化分隔。支路形式灵活多样,红线宽度18米,根据两侧用地功能和交通组织灵活设计断面。道路断面空间充分预留弹性,满足多场景下的交通需求,车道数保留变化可能;与容东片区及相邻组团的连通道路断面保持一致,个别有差异的通过交叉口逐步过渡。
街道空间设计
一体化设计建筑退线与道路红线内的各类设施,统筹协调交通设施、街道家具、沿街景观等各类要素,优先满足行人、自行车和公交的空间需求,营造高品质的交往空间,各级道路均应进行连续、完整的无障碍设计。精细化布局公交站、自行车停放点、出入口、导向标识等道路附属设施。利用路侧空间设计智能驾驶共享泊位,供智能公交、货运车辆、行动不便人士车辆等临时停靠。全面推行交通稳静化设计。因地制宜采用减速路拱、凸起型交叉口、织纹路面、曲线车道、小型环岛等措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道路设施数字化
建设多系统集成的数字化道路设施,形成支撑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结合交通枢纽、轨道、城市道路建设,预留环境感知、边缘计算、交互通信等智能交通设施的空间位置。
交通枢纽
枢纽体系
在
雄安城际站建设城市型综合交通枢纽,推进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开发;在启动区边缘建设组团型公交枢纽,保障公交停保;根据生活圈灵活布局单元/社区型公交换乘中心,与社区中心布局相耦合,承担社区间联通与集散功能。通过锚固公交枢纽和换乘中心,串联公交廊道,保障公交服务,实现多种交通方式便捷、安全、舒适换乘,推动启动区绿色出行。
城市型公交枢纽
依托雄安城际站建设城市型公交枢纽,主要承担内外交通的衔接,兼顾不同公共交通方式间的接驳换乘,与周边用地站城一体开发。雄安城际站站台站厅均设置在地下。适当增加铁路站台宽度,预留站台候车条件;站台利用自然采光,提升地下车站通透性;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站台适当拉开间距,预留分步实施条件和未来功能扩展空间。枢纽地区立体布置公交接驳设施,与公交专用道紧密衔接,预留智能公交接驳空间,与周边共建共享小汽车停车设施;城市轨道与城际铁路站厅层同标高布设,空间共享、安检互认。
组团型公交枢纽
在启动区北侧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布局组团型公交枢纽2处,承担公交车辆维修保障、夜间停放、发车调度等功能,东侧枢纽兼顾长途客运功能。组团型公交枢纽独立占地,统筹公交停保场、首末站、社会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等功能立体化开发,配套商业、餐饮、定制化公交等服务设施。地面层以换乘空间为主,地下空间主要用于车辆停放。通过枢纽立体开发和智能运营调度,提供便捷高效的外来小汽车和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服务,为制定灵活的小汽车政策提供设施空间。
单元/社区型公交换乘中心
建设单元/社区型公交换乘中心,鼓励集约共建,服务组团内公共交通换乘,兼顾社区物流配送,综合布局公交首末站、物流配送中心、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预留共享交通、需求响应型公交等场站空间。换乘中心有条件的结合轨道站点布局,通过步行通道实现与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并衔接周边停车设施,创造全天候、无障碍的步行环境。
城市公共交通
公交系统构建
因地制宜构建网络化、全覆盖、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专用通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增强安全、便捷和舒适度。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实现启动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80%的目标。
公交通道
依托公交型单元集散道路布局骨干公交走廊,串联各级公交换乘中心,覆盖10分钟生活圈;组团连接道路设公交专用道,服务组团间长距离联系。布局“快线+干线+支线”三级公交网络,快线+干线公交网络密度3公里/平方公里左右,公交站点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快线运行速度快、站间距大,服务组团间长距离联系;干线串联组团和社区中心,服务中距离出行;支线根据需求灵活组织运营,支撑公交干线客流集散,或在一定区域内独立运行。
公交场站
结合组团级公交枢纽,规划公交场站2处,鼓励立体建设、综合开发,主要服务快线和干线公交车辆停放、维保。支线公交车辆利用各级公交换乘中心停放,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精准匹配泊位供需,实现智能调度,与小汽车共享停车设施。
智能公交系统
建立智能化需求响应型的公交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基于对公交出行需求的感知、汇聚与迭代计算,智能生成线路,实现公交调度方案的自动生成和实时优化,提供地块到地块的公交服务,构建以公交为核心的“出行即服务”系统。
轨道交通
城际轨道交通
石雄城际东西向穿越启动区,规划在启动区设
雄安城际站。启动区依托石雄城际衔接
京雄城际、
京港台高铁、
京昆高铁忻雄段和津保城际等高铁城际线路,形成启动区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京津冀主要城市和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等周边机场的便捷轨道交通联系,实现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20分钟到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北京,60分钟到石家庄。
城市轨道网络构建
结合城市功能布局,促进轨道交通与站点周边用地功能的良性互动,优化轨道线位和站点位置,明确车站换乘形式,提出轨道交通用地控制范围,做好规划与工程预留,为实施建设预留弹性。
城市轨道交通廊道
启动区范围内规划1条城市轨道快线、3条城市轨道普线和2条城市轨道预留线路,南北向服务启动区和容城、安新之间联系,东西向串联启动区和周边组团。
2021年6月25日,关于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雄安R1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发布。雄安R1线是列入新区“四纵两横”区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干线。线路从起步区城市
航站楼接出,以地下线形式沿起步区东西轴北侧走廊向东敷设,于
雄安新区CBD区域内设置金融岛站,线路出金融岛站后转向东北,线路在启动区内设雄安航站楼站、金融岛站。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主要包括线路区间和车站两部分,线路区间建设控制区宽度为30米,车站建设控制区长度按200—300米控制,宽度按40—50米控制。控制区内应限制新建各种大型建筑、地下构筑物,如确需必要应进行论证,居住等敏感建筑考虑振动影响应进行避让。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
规划建设完整连续的绿道网络,在市政道路红线内高标准布置步行和自行车道,重点地区打造高品质的立体慢行设施,加强步行、自行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营造舒适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全面实施街道无障碍设计,建立高质量的慢行交通体系,在启动区率先实现“公交+自行车+步行”的绿色出行模式。
绿道网络
结合启动区绿地系统,布局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三级网络,与机动车空间隔离,营造独立舒适的绿道环境,兼顾交通出行、休闲游憩。
区域绿道:沿南部临淀湾区、北部环城林带以及启动区内主要带状绿地水系灵活布局,以休闲游憩、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主。慢行空间独立连续,与干路相交宜采用分离式立交,优先保证绿道坡度平缓;与支路相交宜采用平面交叉,采取交通稳静化措施,优先保障慢行交通安全。
城市绿道:依托社区绿环布局,串联社区中心,主要服务于市民日常出行,兼顾休闲游憩,与区域绿道共同形成骨干绿道网络,密度合计约4公里/平方公里。结合城市道路两侧绿地空间一体化设计。与道路相交节点处理方式参照区域绿道。
社区绿道:以社区中心为核心,采用多种方式连通周边地块内慢行空间,衔接支路网,形成社区绿道网络,打造安全便捷的社区步行体系和交往空间,服务市民日常生活和健身活动。绿道驿站。结合绿地公园一体化设计,提供休憩和必要的应急服务。
道路慢行空间
在市政道路红线内高标准布置慢行空间,单侧人行道宽度不小于2米,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小于2.5米,覆盖各级城市道路,网络密度达到10—1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干路通过绿化隔离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空间,保障各类交通独立有序、互不干扰。慢行交通优先采用平面过街,过街设施间距不大于150米。道路慢行空间全面实施无障碍设计。
立体步行设施
地下通道。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布局,连接轨道站厅与周边地块、建筑,主要服务轨道站点人流集散。空中连廊。主要在金融岛、总部区等核心区布局,以高架连廊形式与建筑直接连通。
无障碍学径
在中小学、幼儿园周边,依托绿道打造安全无障碍的学径网络,与机动车完全隔离。无障碍设施全覆盖,地面铺装保证连续、平整、防滑,营造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沿线建设儿童活动场地、配套体育设施等多样化公共空间。
其他交通设施
停车设施
鼓励配建停车、立体停车,预留停车设施改造为公共空间的条件,原则上不设置独立占地的公共停车场,严格禁止路内占道停车。尊重车辆拥有,合理保障基本停车需求,普通住宅原则一户一位,按照不同住宅类型适当增减配建标准,全面实行有位购车制度。合理控制社会停车泊位总量。根据用地性质和区位差异化控制建筑配建泊位供给,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支撑启动区绿色交通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办公、商业用地的配建指标上限。社会停车实行精细化管控。按照步行5—10分钟划分停车单元,根据绿色出行目标控制单元内社会停车供给总量。选取合适地块提高配建标准,集中提供共享泊位,逐步推行智能化车位预约。
物流设施
利用公交通道作为物流配送廊道,构建联系分拨中心、社区配送中心、用户的物流配送网络。依托单元/社区型公交换乘中心,一体化布局社区配送中心,承担物流末端服务功能,服务半径300—500米。预留地下智能物流空间,应用轨道、管廊物流新技术,探索自动化、智能化等物流配送新方式。
直升机起降点
结合医疗、应急避难、旅游、商业办公等设施,布局直升机起降点,构建直升机通航运营网络。起降点直径不小于30米,周边保证视野开阔无遮挡。应急救援型起降点采用硬化地面形式,适应大型与重型直升机起降;其他类型起降点灵活选择设置形式。
车辆能源补充设施
结合组团型公交枢纽,设置集中式能源补充设施,为公交、物流等营运车辆提供清洁能源补给,近期兼顾外来接驳换乘的机动车加油/气服务。结合单元/社区型公交换乘中心分散布局清洁能源补给设施,并实现建筑配建停车泊位充电设施100%全覆盖。
交通政策
交通出行引导
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综合手段,强化以绿色为导向的交通政策,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全面保障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引导管控小汽车使用,实现交通系统安全、绿色、高效的目标。
公共交通可持续运行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依托“出行即服务”平台,以公共交通为核心,整合共享交通、步行、自行车等方式,提供“门到门”的高水平交通服务,建立适度向公共交通倾斜的收益分配机制。共享利用公交场站、线路、车辆等,依托交通大数据平台,鼓励公交企业按共同配送模式开展物流服务,提升公交系统运营收益。
小汽车需求管理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新区绿色交通出行目标与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启动区率先实现城市交通的清洁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以支撑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目标,对新区内部和外来的所有车辆制定统一的交通碳排放管理政策。建立按市场化原则运行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计量出行车辆产生的碳排放量,实行总量控制、自由交易、动态定价。主要利用经济手段鼓励各类人群采用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通过多层级的公交枢纽和换乘中心,逐级分流、多点集散,提供优质的换乘配套服务;通过碳排放配额奖励等手段,引导外来车辆换乘绿色交通方式进入启动区。利用智能停车、高品质定制公交接驳等措施,降低换乘成本,提供优质出行体验。
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科学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全龄友好的无障碍环境,形成层级合理、生活便利、智能共享的城市生活圈,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优质、共享、均好,打造“雄安质量”样板。构建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合理安排居住功能,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基本实现职住均衡,增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区。
教育事业
雄安新区启动区普及高品质、贯通式培养的基础教育,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一体化规划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引导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同步发展,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形式的教育有机衔接。高标准建设教育设施,实现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统筹建设、资源共享,适度增加各类教学空间,促进学习探索和交流交往。按照环保、无障碍等基本原则,兼顾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同时,可根据新区发展需求设立国际学校,并按照我国教育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
规划高中4所、初中6所、完全中学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17所、幼儿园35所。
2023年9月1日,由北京援建雄安的三所“交钥匙”学校——
雄安北海幼儿园、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
北京第四中学雄安校区正式揭牌并迎来了第一次开学纳新。
文化事业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适时启动大型文化设施建设,规划组团级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各1处。每个15分钟生活圈,结合社区服务综合体设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处;每个5分钟生活圈,结合街坊中心设置社区文化活动站1处,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覆盖的不再重复设置。
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位于启动区内,是一座综合型现代化图书馆。该图书馆是一座极具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建筑,兼具城市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设计藏书量约150万册,可提供阅览座位数约3500个,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占地面积31.8亩,分为地下2层与地上7层。2022年2月8日,雄安新区大学园图书馆开工建设。
体育事业
结合社区中心、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设置健身步道、骑行道、室外综合运动场、水上休闲运动场等设施,建设智能活力的高质量体育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保障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人群健身休闲需求。
每个15分钟生活圈,结合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地各1处;每个5分钟生活圈,建设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各1处,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覆盖的不再重复设置。鼓励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教学区与运动场地相对独立布置。
雄安体育中心是启动区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个单体建筑,以及附属建筑和配套室外工程,总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雄安体育中心建成后能满足承办国际单项赛事与国内综合赛事要求,也是未来雄安新区重要的体育活动配套建筑群,对服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完善雄安新区的整体配套,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卫生
积极承接京津优质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发展智能医疗,尽快形成新区医疗保障能力;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便捷、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启动区医疗机构床位数按7床/千人标准配置,适当预留弹性空间。
规划组团级综合医院2所,专科医院1所;每个15分钟生活圈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每个10分钟生活圈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站1处,每个5分钟生活圈规划诊所、护理站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的不再重复设置。
雄安宣武医院位于启动区内,是雄安新区第一座大型
三级甲等医院。雄安宣武医院总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包括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科研楼等,建成后将成为拥有600个床位的独立运行三级甲等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多重使命。2023年10月16日,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开诊试运行。
社会福利
根据老年人口预测规模,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原则,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推广智能化应用,统筹布局设置医疗设施和养老设施。规划养老院1所,毗邻综合医院布置;每个15分钟生活圈设置养老照料中心1处,结合社区服务综合体设置;每个5分钟生活圈设置居家养老(助残)驿站、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各1处,结合建筑底层空间附设。
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要求
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同步建设、优先启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城市发展适时启动;实施无障碍环境设计,营造全龄友好的城市环境;践行公共空间复合利用,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多样开放、智能共享;统筹考虑实际服务人口和未来需求,适度预留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空间,为城市生长留足条件。
公共管理设施
启动区以方便群众、功能齐全、经济适用、便于服务为目标,分级建设公共管理设施。每2至3个15分钟生活圈规划街面警务工作站(屯警点)1处;每个15分钟生活圈规划派出所和行政管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各1处,派出所独立建设,行政管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结合社区服务综合体设置;每个5分钟生活圈规划居委会工作站(含警务工作站)1处,鼓励结合商业、建筑底层空间附设。
城市生活圈
合理构建城市生活圈。分级配置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中心、邻里中心、街坊中心。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各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实行集中建设、混合布局、综合使用,实现公共服务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衔接。
社区中心
配置公共交通换乘枢纽、中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养老照料中心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1公里,覆盖范围约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万人左右,启动区共规划6个15分钟生活圈;每个社区中心建设1个社区服务综合体,满足一站式公共服务的要求,建设生活便利、开放共享、富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城市社区。
邻里中心
配置小学、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500米,覆盖范围约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5—2.5万人,启动区共规划16个10分钟生活圈。
街坊中心
配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幼儿园、居委会工作站、社区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居家养老(助残)驿站等设施,形成5分钟生活圈,服务半径约300米,服务人口0.5—1.2万人,启动区共规划35个5分钟生活圈。
公共消防设施
启动区建设5处消防站。其中,特勤消防站1处,合建新区消防指挥中心、战勤保障消防站及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全面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建设一级普通消防站2处、小型消防站2处,鼓励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区建设微型消防站。依托城市各级道路、消防车取水通道、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内部道路,构建安全、快捷的消防车通道系统。各消防站与新区消防指挥中心之间设火警调度专线;依托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网络建立无盲区、无干扰的消防通信网络。
历史文化
建筑特色
启动区突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中国特色相结合,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塑造既体现我国建筑特色又吸收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融入环境、具有历史价值的经典建筑。
启动区建筑整体风貌既满足功能布局需求,又注重建筑空间疏密有度、建筑高度错落有致、建筑体量均衡适中、建筑尺度亲切宜人、建筑色彩总体协调、建筑风格和而不同;在重要空间节点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既注重传统建筑意象传承,又体现时代性与创新性;公共建筑和景观建筑等因地制宜,传承创新,突出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格,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建筑新风貌。
文化记忆
启动区通过多种方式保留有价值的特色民居、古树和特色建构筑物,与开放空间融合,与地块开发结合,留传乡愁记忆,形成特色景观节点。
城市风貌
总体意象
根据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精心打造特色风貌片区,构筑多元地标节点,营造昼画夜景的城市视觉景观,塑造诗画城淀、多元活力、精致怡人的总体景观意象,形成启动区重要功能和景观节点,展现新区形象。
城市色彩
城市层面
以明快的天空和烟波浩渺的白洋淀为背景,采用低彩度、暖灰色的基调,形成和而不同、清新明亮的城市总体色调。紧邻城市蓝绿空间的城市建筑界面,色彩明度不宜过高,以形成城绿相融的色彩氛围。
街区层面
体现中等光亮城市的色彩特征,形成色相调和、色调调和、类似色调和的街区色彩。核心片区、各社区公共中心突出清新淡雅,宜采用明度较高、中低彩度的基调,建筑近人区域的色彩可适度变化,营造明快、丰富、舒适的环境色彩氛围。
特色界面
城林界面
生态林带以华北本地密林乔木为主,城市界面体现连续韵律变化。林地斑块之间形成通往城市的透景视廊,林借城景,林城互融,形成城在林中的界面景观特征。
城绿界面
建筑布局巧妙结合地形环境,建筑高度强调韵律与层次变化,重点地区应结合用地功能,突出城绿互渗互融的空间关系和变化的界面层次感,满足公共活动空间需求,形成城绿交织的界面景观。
城淀界面
近景塑造大尺度的淀泊景观,远景展示舒展起伏变化的城市天际线,突出自然天成的环境与城市肌理的对比,形成城市隐于淀泊之间的组合界面景观。
特色风貌区
东西轴
东西轴线在启动区划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与西段中央绿地通过多样化公共活动场所的设计和小型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形成体验丰富的城市公园,与两侧用地通过地下空间建构一体互通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段位于城际站和金融岛之间,通过南侧城市道路的线形变化,塑造变化多样的公共开放空间,形成站城一体、城绿共融的城市核心区域。
东西轴线与中央绿谷的交汇处,通过湖中岛的构思形成启动区最为核心的开放空间节点和公共活动场所。
金融岛
绿谷东南部由蓝绿空间围合成岛,重点布局金融、商务、总部办公等,融合商业休闲、文化娱乐、酒店公寓等复合功能,沿东西轴线,并围绕文化中心,打造核心开放空间,结合轨道站点布局三个高密度混合功能核心。
金融岛外围水系构建活力水环,设置水上游线和环岛公园,提供游憩交往的开放空间。
总部区
在城际站点南北两侧布局高密度办公建筑群,形成总部办公集聚区,局部布置标志性建筑,塑造启动区标志性门户景观形象;加强地上地下立体开发,综合组织城市轨道和城际轨道换乘,强化“小街区、密路网、高强度、立体化”空间组织,形成“功能混合、站城一体”的中央活力门户。
创新坊
在中央绿谷中部布局创新坊。引入国内外高端创新机构,营建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环境,推动产学研融合,与南部金融岛产业互动,形成金融、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等产业链。创新坊以多层和中高层建筑为主,各街坊通过步行空间紧密连接,突出空间场所的人性尺度,灵活组合建筑与广场、绿地空间,营造公共空间通达舒适的步行体验和轻松宜人的交往空间氛围。
创新坊临谷界面设置开放绿地,实现创新坊步行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渗透,创造充满活力、激发创意的整体环境。
大学园
在启动区东北部布局大学园。南北向注重校区景观的序列性,东西向加强各区之间的互动联系。临绿谷片区适应地形变化,突出自然风貌特征,根据建筑肌理形成疏密错落的不同尺度绿地,与坑谷环境相互融合。围绕校区中央开敞绿地,布局主要公共建筑与文化设施,形成生态与人文相结合的校园氛围,实现绿色空间与文化设施的有机融合。校园建筑内设置多样化公共空间,为各类公共活动提供场所。
淀湾镇
南部临淀湾区顺应田园林地现状,布局“岛状”创新聚落,打造生态淀湾镇。规划三个特色组团,西部组团以文化创新、生态宜居功能为主,东部组团以金融创新、文化旅游功能为主,南部组团以康养休闲功能为主。设计突出小镇空间簇群组合形态,小体量、庭院式建筑组群注重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建筑以低层、多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