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
中国人的文化内涵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几千年来推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当代价值
文化即“以文教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最宝贵的财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君子是炎黄子孙共同推崇的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中华儿女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独特的集体创造。君子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几千年来推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和主旋律。君子文化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是人们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做君子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正是源于伟大的君子精神。君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是值得中华民族自豪和骄傲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中应该弘扬光大的优秀部分。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君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西方有贵族文化、绅士文化,中国有君子文化。西方贵族文化是特指某一阶层、某种身份的文化,而中国的君子文化是建立在社会共同伦理基础上侧重于道德的人格文化。全世界只有中华文化圈讲君子,中华儿女优秀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家国情怀、积极的文化担当,凝聚成入世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品格,成为中华民族性格和理想人格的一部分。比起西方的贵族、绅士,君子的形象更鲜活、更真实、更可爱。可以说,君子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明道德精髓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君子形象所代表的仁爱、正义、礼仪、诚信、宽恕、恭敬、廉耻等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当今君子则可以成为现代竞争中立身处世的道德标杆,君子文化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过:“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文明兼收诸子百家,融合游牧文化,吸收借鉴道教、佛教的合理内核,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华君子文化。君子就是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君子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代表。
时代呼唤
君子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君子文化既可以让我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盛开传承创新的时代花朵,也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中华民族的基因共鸣。传统文化受到广泛重视,新儒家闪亮登场,但往往囿于训诂诠释,不能很好地联系实际、针砭时弊,往往与广大群众相脱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宣传引导往往囿于空泛概念。如果我们能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君子文化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接上民族传统文化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更有生命力,更具活力。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君子概念妇孺皆知,文献资料汗牛充栋,但君子理论的系统研究、君子内涵的深入发掘,特别是君子文化的创新发展,仍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空档。
文化校园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鲜明的文化体系可以展现学校特有的文化风采,汇聚无穷的育人力量,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发掘学校所在地拥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体系,是弘扬学校文化的第一步;注重文化理念的浸润积淀过程,反思提炼形成特质,则是深化学校文化积淀的必由之路。
主题活动
君子当正气浩然。某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师生养成教育,引导师生养成美好品德。开展师生誓词等主题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引导师生涵养正气,砥砺勇气,常怀和气,做到言有规、行有范,构建有助于提升师生人格修养的成长环境。
君子当博学睿智。学校鼓励师生注重自身知识的储备,勤学勤思勤实践,在书香氤氲中拓展知识广度,积淀知识厚度,润泽师生心灵,丰盈师生成长轨迹,使师生学于文,富于知,腹有诗书,不断积淀人生智慧,让思想之花盛放,智慧之树常青,创造之果甘甜。
君子当志趣高雅。学校倡树文雅之风,追求高雅之趣。在开展的“书趣——师生读书活动,智趣——学科拓展活动,艺趣——科技艺术活动”系列活动中,注重内强素质,做弘扬正气、智慧丰盈的雅正之人;外树形象,成文雅有礼、趣味脱俗的高雅之人。整个校园时时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文化气息,散发着育人的芬芳与雅趣。
某小学还设置弹性活动课程——晨诵、午练、暮吟,在保持原有设置的基础上,辅以配乐提醒与日常活动记录,师生共同参与成了每日乐事。
制度落地
制度的作用在于“度”人而非“制”人。书香浸润便是某学校的举措之一。学校在每个班级内均设置了书橱,藏书,每学期为班级更换一次。在每班都是图书室的基础上,还在每栋楼层的门厅处为学生设置了室外“心灵氧吧”,每周定期为孩子们更换图书,方便了学生的闲暇阅读。把文化打造与课题研究结合,开发了书香校园之“趣味悦读”、“书法”、“经典诵读”等子课题研究;与师生国旗下宣誓、国旗下演讲等日常主题活动结合。学校还利用每月集中学习的“谏言”板块,及时了解教情、学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项工作一周一布置,一周一评,评选结果累计,作为期末评选优胜班级的重要依据,真正实现了制度的落地。
让校园成为师生“良习相伴的成长沃土,个性发展的学习乐园”是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言行立品,学思生趣,独特的“君子文化”在学校课程、课堂生活实践中的“落地生根”。
参考资料
一所学校的“君子文化”.中国教育新闻网.2014-02-21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7 16:02
目录
概述
当代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