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渊,男,汉族,重庆巫山人,1966年5月6日(阴历)生。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比较诗学研究所所长、
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为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200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1999)、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1999)、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2014),《
中外诗歌研究》副主编(2004)、《诗学》编委(2009)。出版多种学术专著,主持十余个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参与主办五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担任第二至五届论坛秘书组组长。
学术简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于
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获
文学学士学位;
1985年7月-1988年8月任
巫山县官渡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1987-1989年参加
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函授学习;
1988年9月-1993年8月任巫山师范学校语文教师;
1990年11-12月参加
四川省团校第67期轮训班;
1993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7年6月任讲师;
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2年6月任副教授;
2003年6月担任硕士生导师;
2004年获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6年7月赴香港、台湾进行文化交流;
2008年8月被评为重庆市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0年7月任研究员(教授);
2011年9月任博士生导师;
2013年10-11月,赴台湾从事学术交流;
讲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前沿”、“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学术型硕士生课程“中西比较诗学论著导读”、“文学研究关键词”、“留学生与中国比较文学”、“汉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方法论”;
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全校本科生通开选修课“中国现代思想人物论”;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课程“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鲁迅与20世纪中国文化”;
专升本函授生课程“比较文学概论”、“现代西方哲学概论”;
发表论文(CSSCI以上):
论波德莱尔与李金发诗歌中死亡主题的差异性,
《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4期;
立象尽意与立言救言,《
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年第3辑;
文史互通与诗史互证,《
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1期再次登载;
20世纪汉语诗学中的言意观,《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
吴宓与马修·阿诺德,《东方丛刊》1999年第3期;
众声喧哗的多元发展态势:二战以来世界文学概观,《
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第4期;
跨文化视野下的新创获,《
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现代汉语诗学中的合谋话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重意轻言:“立象尽意”的诗学缺陷,《
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新诗二次革命的有效性阐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从“以中格西”到“以西格中”,《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朱光潜的诗学建构、美学研究及人生态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取镕中外,志铸伟辞,《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变则通,通则久:评央视版神话连续剧《白蛇传》,《电视研究》2007年第1期;
“新诗二次革命”:理论促变胜于自然进化,《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现代汉语文论主体文化身份的确立与转换,《
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也谈宗白华美学、诗学研究的启示,《福建论坛》2007年第8期;
中西精神冲突的正解与误解,《东方丛刊》2009年3辑;
构建现代汉语和合诗学,《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从爆破到建构:现代汉语诗学话语机制的转换,《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
直觉与逻辑的统一:宗白华“散步美学”方法论,《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经典翻拍与文化产业——从新拍《西游记》谈起,《人民日报》2010年4月6日;
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从程版<西游记>看经典翻拍,《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
灾难表达理应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光明日报》2010年4月23日;
新诗之“变”与“常”的若干阐释维度,《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现代文学研究之“
中国中心观”的兴起,《西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华文新诗,重建与繁荣,《文艺研究》2013年第1期;
新诗“公共性”问题的学理背景,《
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于坚诗歌研究综述,《
湖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12期;
守常求变,促进新诗创作及批评的发展与繁荣,《文艺研究》2014年第12期;
身体视角与抗战文学,《西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摇摆于政治正确与文学正义之间,《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郑小琼诗歌与左翼文学传统(合著),《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1期;
出版专著:
合著《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参编《新中国五十年诗选》,重庆出版社,1999;
专著《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编《比较文学论》,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台湾扬智出版公司,2003;
专著《逐点点燃的世界:中西比较诗学发展史论》,文心出版社,2009;
专著《现代汉语文论话语》,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10;
执行主编《华文新诗,重建与繁荣——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论文选》,重庆新视野印刷公司,2013;
参编《比较文学》(原典读本),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参编《西方文论》(教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专著《紫燕衔泥 众口筑居——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15;
专著《中国新诗:现象与反思》,
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
主持项目:
主持:校青年课题:诗歌语言的象征历程研究;(1997);
主持:校博士启动项目: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研究(2003);
主持: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吴宓与中外文化名人之关系研究(2006);
主持: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点项目:中西比较诗学发展史论(2007);
主持:重庆市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点项目:汉语和合诗学研究(2011);
主持:重庆市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2012);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的子课题:“二十世纪域外文论与中国文论融通过程中的本土化因素研究”(201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问题研究(2013);
主持:台湾中华发展管理基金2013年度项目“当代台湾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201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2015);
主持:第四批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文学研究方法论(2015);
主持:西南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学术沙龙资助项目:人文学术经典的悦读与联想——“清谈”学术沙龙(13-16)(2015);
参加会议:
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9月,重庆);
四川国际文化交流暨比较文学研讨会(1995年10月,成都);
97’中国新诗现状研讨会(1997年11月,重庆北碚);
吴宓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吴宓学术研讨会(1998年6月,重庆北碚);
重庆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讨会(1999年7月,重庆北碚);
中国比较文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8月,成都);
四川省第五届比较文学年会(2001年4月,四川宜宾);
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2004年9月,重庆北碚);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第六届比较文学年会(2004年9月,四川乐山);
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在
涪陵师范学院举行的第四届年会及学术研讨会(2004年11月5日至6日,重庆涪陵)。
重庆现当代文学学会理事会(2005年4月,重庆垫江);
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代表团赴台文化交流(2006年7月13-24日,途经香港并与香港文史书画界进行交流);
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2006年9月,重庆北碚·西南大学);
第三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2009年11月6-9日,重庆北碚·西南大学);
重庆诗歌座谈会(傅天琳获奖)(2010年10月19日,重庆北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中国抗战文学与重庆”学术研讨会暨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2010年11月13日,重庆);
全国第39期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2011年4月1日至27日,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会暨“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国际学术会议(2011年6月,四川成都);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六届研讨会(2011年12月2-5日,广东湛江);
陈陟云诗歌研讨会(2011年12月3日,广东湛江);
“纪念何其芳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6-8日,重庆万州,
重庆三峡学院);
“纪念邹绛先生90诞辰座谈会”(2012年4月17日,重庆北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穆仁诞辰90周年诗歌朗诵会”(2012年10月10日,重庆北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第四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2012年12月7-11日,西南大学-巫山);
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2012年12月15日,四川外国语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化研究”开题报告会(2013年1月19-20日,北京·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
《
吕进诗学隽语》学术研讨会(2013年3月31,重庆北碚·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海峡两岸比较文学论坛(2013年11月9日,台湾台北中庸实践学会、《艺文论坛》);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9月18-21日,吉林延边大学);
第五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2014.10.12-16,重庆北碚·西南大学、重庆武隆仙女山);
“纪念吴宓先生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2014年10月18-19日,重庆北碚·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4年12月13日,
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第十一次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亚洲地区汉学的跨国交流(2015年2月27-3月2日,
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首尔);
社会职务:
巫山县师范学校团委书记(1989年5月至1993年8月);
北碚区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2003年8月);
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南大学第一支部委员会委员(2006年4月);
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南大学第一支部委员会副主委(2011年1月);
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南大学第二支部委员会副主委(2015年7月);
中国农工民主党西南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2015年7月);
获得荣誉:
万县地区中师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989年6月;
巫山县骨干教师,1992年9月;
西南师大优秀研究生干部,1995年6月;
中国新诗研究所臧克家奖学金学术奖,1996年10月;
专著《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年11月;
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2004年;
论文《从“以中格西”到“以西格中”——近现代文论话语机制的转换》,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11月;
重庆市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08年8月;
论文《现代汉语文论主体文化身份的确立与转换》,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12月;
西南大学民主党派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12月;
西南大学民主党派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12月;
论文《转换重建与实用》,获第十四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一等奖,2014年11月;
论文《现代文学研究之“中国中心观”的兴起》,获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14年12月;
西南大学民主党派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12月;
北碚区农工党先进工作者,2014年12月;
参考资料
向天渊老师简介.中国新诗研究所.2015\u5e7410\u670823\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