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被贴上特殊身份标签的世博资产在成为引发全社会关注目光的“第一拍”的同时,却也让上海市民开始考虑,如何在“
后世博时代”延续世博的价值,以提升上海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后世博效应。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当我们回眸过去,2002年12月3日,申办成功的兴奋还近在咫尺;2010年4月30日开幕式的流光溢彩还历历在目。当浦江两岸从一片厂房变为今日的238个场馆时,更多的是惊喜与期待;但当这些场馆中的大部分即将随着世博的结束而被拆去时,人民群众的失落之心自然可以理解。但是,我们对此该如何看待?除了表达自己尚未参观或依然希望再次参观世博场馆的意愿之外,世博对于我们是否还应该意味着世博精神与世博价值的彰显?纵使这238个场馆以及其中的物质资产是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当好奇心与吸引力渐渐趋于平静后,它的无形资产才是能够长久留存在我们心中的。
于是,我想到了北京奥运会,除了依然会偶尔浮现在脑海中的精彩绝伦的比赛画面之外,“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深入人心。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之时,当
运动员们因激动而眼泛泪光之时,当志愿者们因被称为“
鸟巢一代”而自豪时,奥运会已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育盛会了,它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的
中国,以及国人流传了千年的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品质。
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世界顶级盛会理应给予承办了它的国家和城市以丰厚的回报。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2.32亿美元的商业纯收益对
南加州的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9000万美元创建了LA84基金会,用于在此后的20年中发展本州青少年体育。目前,离规定期限已过去了6年,但这笔资金仍在持续不断地资助草根青少年投身到体育运动之中。25年间,超过1000个
非政府组织从中受益,200万孩子因此充分享受到了运动的欢乐,5万名教师和专业体育教练深入社区,无偿为孩子提供指导,充分继承了奥运志愿者的精神。当
英国2012年奥运会进入倒计时3周年之际,英国的体育学者们更多地开始追问
伦敦在申办时对于世界所作出的那项郑重承诺,而非场馆的建设。为了应允伦敦奥运会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让全世界的青年人踊跃参加体育运动,英国政府早已开始了兑现诺言的行动。自2009年开始的3年间,一个名叫“体育无极限”的计划将获得公共财政3600万英镑的资助,引领90万青少年参与体育生活的拓展,46个全英的单项体育组织将深入社区……
尽管目前国内的市场化意识与实际操作情况与美、英等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些成功案例却也给予我们极为重要的启示,即:如何更好地利用“后世博效应”来提升世博会的影响力,延续世博精神,并非是几座场馆拆与不拆的问题,而是需要提前的设计与策划。这种设计与策划,现在应该而且必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