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效应”就是中国古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所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
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周围的与他相同地位的其他人影响。
同群效应较多的应用于教育学,在反贫困,消除种族隔离,降低药物和
酒精滥用情况等方面的研究上也有所运用。
对于同群效应的应用研究,要注意一个人所受到的影响不止来源于他的同群者们,举例来说,重点中学的学生更有几率考上名牌大学,但不一定是因为重点中学的学生都很优秀,有良好的同群效应,还可能因为重点中学本身的
硬件设施较好,老师水平较高,或者因为学生在进入重点中学前要通过考试筛选,学生本人的成绩就很好等,只有在排除了这些影响后,依然能发现学生的成绩与其同学成绩同步上升了,才能证明同群效应的存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Caroline Hoxby于2000年在《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论文,通过以一个地区的河流数量为
工具变量进行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河流越多——即学区越多,
公立学校竞争越激烈的地区,
教育质量越高。这一论点的提出在美国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议,同时,也引起了
美国共和党的强烈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需要对美国
基础教育进行重大改革”的政策,作为其竞选口号之一。Hoxby本人也受到
美国政府的聘请,参与到与美国教育改革相关的经济
政策研究中来。
与Hoxby的理论相关联的是M.Friedman(1955)提出的“
教育券”制度设想,同样是针对现行的
美国基础教育提出批评,认为这种按照住宅区划分学区,
就近入学的制度过分重视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而抑制了竞争,从而导致公立学校中小学教育的低效性,“教育券”的本质,就是把
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校为了争夺生源而开展竞争,从而提高
教学质量。“同群效应”的存在性,
正可为是否能用“教育券”等制度加强公立学校间竞争的问题提供理论上的重要依据。 顾名思义,“同群效应”就是中国古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
市场选择时,其并非单独面对一个市场来做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而是会受到周围同样地位人群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发生变化,它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扩充了经典
经济理论,在考虑个体与市场之间的对应互动关系之外加入了“同群者”的影响;而在现实层面,这项理论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也因此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争论。 许多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不约而同地指出:教育券的发放将使得最好的学生离开公立学校系统,而在同群效应的作用下,学生的表现是受到其同学的各种特征、成绩和行为影响的,好学生的离去会使得仍然留在学校的学生表现下降,这样会刺激学校,使它们有留住好学生的激励,从而有利于加强竞争,并因而提高公立学校的效率。在Epple and Romano(2002)的模型中,由于
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同学相互影响的同群效应,若一个地区内同时存在
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并且它们之间
充分竞争的话,私立学校将有激励通过奖学金去吸收那些高能力的学生,特别是那些
低收入家庭的高能力的学生,以提高本校学生的平均质量,此外,学校对那些
教育需求强烈的
高收入家庭收取更高的学费,从而形成了一种类似于高收入者补贴低收入者的机制。这样,就能增加低收入家庭子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提高教育资源的
配置效率。 同群效应,一般被称为“peer effects”,所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
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会受到他周围的与他相同地位的其他人影响。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同群效应(peer effects)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长期关注,学者们认为,如果这种效应真的存在,那么它将潜在地影响学校、
工作场所、邻里之间以及其他有人群在其中发生相互作用的集体的最优
组织形态。 Winston and zimmerman(2003)曾给出同群效应的定义,他们认为:若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一个或多个其他人与自身相互作用的影响,就可以认定同群效应是存在的;而这里的“其他人”必须是“同群者”(peers),即是说,与这个人处于相同或相似的地位上,所有人处在一种平等关系里。 以学校为例,在一个班级里,每一个学生不仅通过知识溢出,即向同学解答问题和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等来影响他的同学,同时他们的行为也会影响到班级的氛围: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可能直接影响他的同学,也可能使得老师不得不花上更多时间来整顿纪律,从而减少了老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因此间接地使他的同学受到影响。又如在宿舍中,一个学生的不良嗜好,如吸烟、
酗酒等,已被证明会影响到他舍友的学业成绩,而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影响了
学习环境,也可能是影响了对方的
行为习惯。同样地,学生能力、性别、种族以及
家庭收入等都可以成为同群效应的影响方式:能力较差的学生将占用老师更多的时间,不同性别和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会干扰到正常的学习,较高家庭收入的学生父母可能购买更多的教育资源,并扩散到他的同学;此外,同群效应也可以通过老师或
行政管理人员对待学生的方式产生作用。
在
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将研究目标越来越多地投向了非市场效用领域。“同群效应”也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
社会问题的研究与
政策评估当中,如
教育券、种族隔离,反
贫困问题的等
相关研究。尽管国外大量的文献对于“同群效应”问题展开过探讨,但是国内对于“同群效应”的研究依然非常有限。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
江苏省
姜堰市两所高中的1106个学生样本的数据,探明在一个
微观环境中,这种非市场性的互动是不是真的存在?同群者对于学生的在校表现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存在的话,这种
影响因素究竟有多大?
第一,“同群效应”在本研究当中确实是存在的。但“同群效应”并不存在于每一门学科当中,无论是否控制学校的效应,所有的回归结果都表明,学生的高考成绩会非常显著地受到同班其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里用中考成绩来表示)的正面影响。但是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中,这一现象却并不存在。根据作者现有的知识,也很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但作者猜想,这可能是与学科的性质相关的。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更加强调知识的记忆、积累,而受到外界的影响则相对小的多;但数学的学习则不同,学生会很容易受到同群者
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的影响,高水平的同伴往往能够通过答疑等多种途径实现知识的外溢,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农村学生的高考成绩并没有显著地受到同班同学学习能力的影响。同时,他们的成绩也没有显著地受到所在班级里其他农村学生对未来期望影响,但却会显著地受到班级里其他农村学生数学成绩的正面影响。
第四,处于一个具有高志向、高目标的群体中并不一定就对学生具有正面的
促进作用。实际上,本文的很多回归结果都表明,如果同群者对于自己的定位过高的话,反而会对该生的学习成绩产生
负面影响——“近朱者”未必“赤”。笔者猜测,这种负面影响可能是因为同群者对于自身过高的期望使得该生产生了非常大的
心理压力,反而影响了他的发挥。而在控制了学校影响效应的情况下,本文的回归结果还发现,同班同学中期望被三本录取的比例越高,对于该生的高考成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近墨者黑”这样的结论。
同群效应是指平等个体之间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产生相互作用时,其中某一个体的行为及结果受到的同群者行为及结果的影响。关于这一效应的研究在教育学、
公共经济学等领域中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并对政府的某些决策,如教育
资源分配、学生能力
跟踪方式、
教育券的发放,以及各种反贫困、反
种族隔离政策起到较大的作用。关于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作用大小还在争议之中,现有的同群效应研究里,已有一些
经验主义的方法运用,但能够证明同群效应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还不多,此外,有关同群效应的作用是否存在
非线性,以及存在怎样的非线性,仍然是一个正在争论中的话题。
以上Hoxby的理论正是以同群效应为主要依据的,从中我们可看出:人在面对选择时,会受到周围同群人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选择结果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应该跳出同群人的范围,多方面考虑进行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