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具有机、电、管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校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素有“ 花园式学校”之称。
基本概况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成立于1963年,原名为吉林市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学校,为吉林市培养拖拉机驾驶员专业人才。1964年省政府决定将“延边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并入,并将我校更名为“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原校名基础上另冠“吉林机电工程学校”,现已发展为一所具有50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8年晋升为省部级重点校,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校。学校占地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教职工256人,其中高级讲师67人,在校生5000多人。
现开设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等四大类专业,涵盖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6个专业。主要专业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商务、机电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于控制、客户信息服务、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焊接技术应用、农村电气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
学校拥有汽车实训中心、电气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其中汽车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之中。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微机室、语音室、电教室、专业实训室63个,建有闭路电视系统和具有300多个工作节点,与国际互联网接轨,集多媒体教学、校园管理、电子阅览、图书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局域网络,形成了相应的较为严谨的办学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教育为核心,全面深化教学改革,顺利完成了从传统的学历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变和跨越,实现了教学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发展历史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前身是“吉林市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始建于1963年3月,座落在吉林市江南大长屯(原吉林市钢厂旧址)。1964年省政府决定将“延边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并入“吉林市拖拉机驾驶员学校”,并将学校更名为“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原校名基础上另冠“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建校初期,职工48人,在校生500人左右,占地面积约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当年建校当年招生,首届招生250人,共分为5个班。1963年到1966年共招四届学生,计1000人(其中包括1964年延边并入50人),1967年停招。1969年末,经中共永吉地委决定学校下马,职工“插队落户”,走“五·七”道路。
1973年3月,开始复校。因原校址被占用,经吉林市农机局决定,选定现校址(原吉林市种马厂),职工21人。当时可供利用的只有三栋破旧平房,一个马厩、一个隔离厩。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办公设备只有二张办公桌和一个铁皮箱子。
1974年春天,建500平方米平房两栋(学生宿舍、食堂),并开始筹建3000平方米教学楼,马厩就成了当时最“理想”的教室。1974年9月,迎来了复校后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2个班,100人,学制二年。1975年和1976年,招收两届社来社区学生,计363人,在校生300~360人。到1976年末,职工由21人增加到65人,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固定资产不足百万。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当年招生98人,2个班,从此,步入了统招统分阶段。1978年,教学楼交付使用,马厩改为实习工厂。
1989年末,省教委对全省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办学基本条件”评估。由于学校基本设施不够,被评为“基本不合格”学校,限期改进。学校就此事向主管局进行了汇报,此事,引起了吉林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0年4月,由吉林市计委牵头,市农委、教委、财政局、农机局联合来我校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经研究决定筹建3000平方米教学楼。1991年复评时,教学楼已开始施工,摘掉了“基本不合格”的帽子。
1991年,学校将“农村电气化专业”改造为“工企电气化专业”、“乡镇企业管理专业”改造为“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增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强化了技术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
1993年,根据市场变化,重新调整专业。组建了汽车运用工程、电气化工程、企业管理工程、机械工程四个学科,成立共同课学科。先后开设了八个专业,并已具备相应的办学能力,具有“机、电、管”特色四个工程学科的专业结构雏型已经形成,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办学规模和渠道不断拓宽。1993年10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教委行文,批准我校另冠“吉林机电工程学校”校名。
1993年3月,原吉林市郊区农机校整建制划并我校。划入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6平方米,固定资产485.610万元,职工人数13人。
从1994年到2000年,是我校快速发展并走向成功的七年。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思想的指导下,我校着重进行了改善办学条件的基本建设。1995年,新建540平方米的实习工厂,3101.85平方米的男公寓;1996年,新建2215平方米的综合楼;1997年,新建1402平方米体育馆,2058平方米的图书馆;1998年,新建2100平方米学生食堂,组建了3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下设25个实验室,新建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四百米跑道),新建8000平方米柏油风雨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各四个);1999年新建8000平方米水泥干道,校区进行了软硬覆盖,种植了花草树木,草坪和绿篱。
1998年,省教委对全省中专学校进行选优评估,我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7年吉林省招生实行并轨,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扩招,高中升温,中专生源急剧下降。面对“赵胜难、就业难”的困境,我校大胆解放思想,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先后开辟了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四省,招生区域扩大到了六个省,实现了跨省、跨区域招生。在全校职工的积极参与下,招生人数逐年提高,从此,我校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
2000年5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专)。
2000年,我校启动了“能力教育”新模式。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培养目标;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以实训教学为重点,改革教学方法;以学分为管理手段,改革管理模式;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核办法。
2002年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首批示范专业。
2004年,我校被教育部确定全国百所“半工半读“试点学校之一;
2005年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教育部等国家八部委评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培训基地,建成了吉林地区第一个汽车公共实训基地。
2009年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被吉林市教育局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我校我校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校企合作优秀人才培养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机械行业全国骨干建设专业;
2011年,学校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项目学校建设方案及任务书的复核评审,正式成为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
师资队伍
该校教学水平高,现有教师180人, 其中高级讲师30人,中级讲师90人,硕士生10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师德水平高,后备力量强, 业务素质过硬的队伍。该校能在地区行业中起骨干示范作用,与吉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搞科研,产品己获得了国家专利。
2020年4月,入选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教学工作
近年来,该校本着“打好基础注重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指导思想, 为促进教学工作的持续发展,在实行能力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实行“学分制”,以培养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德、智、体、发展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能 能力型人才,提高学生从业,择业的能力。
该校重视新兴科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中心拥有微机室、语音室、 建有闭路电视系统,还有设备先进的电教室及专业实验室。 该校还建成集多媒备先进的电教室及专业实验室。 该校还建成集多媒体教学、校园管理、电子阅览、图书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且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接轨的,具有200多个工作站节的校园局域网络。
该校有可进行冷热加工的实习工厂,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零四工厂,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另强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招生就业
该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积极拓宽应业渠道,安置毕业生就业。
几年来,该校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五七零四工厂、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并在继续选送。
该校还与吉林市一些颇有实力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人才供需关系。
该校在广州、深圳、珠海、大连等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安置基地,我专门机构负责在当地企业安排
该校毕业生,己在广州、大连等地企业输送毕业生1600多人,学校向社会及学生的承诺是:所有毕业生一律安置就业。如毕业生得不到安置,三年学费全部退还。为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在学生入学后即与学生或家长签定经过法律公证的《就业安置协议书》。
续读升学
该校为毕业生读大学创造了极佳的条件。学生在校学习三年期满可根据所学专业报考全国任何一所大学,实行对口升学。
该校既有高质量的中专教育,又有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对口升学教育,又有成人自考大专本科函授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可以修完大专或本科课程。
合作办学
该校积极与加拿大COMPUTER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为毕业生到国外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才培养
该校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的培养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行“双证制”考核,学生除了可得到本专业毕业证,还可得到相关专业的技术等级证, 如汽车修理等级证,电工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珠算等级证及会计证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校采用“学分制”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身能力确定学习时间,只要达到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毕业文凭。 学生还可以攻读其它专业课程。 也可以拿到其它专业的毕业文凭。 该校办有高水平的驾驶员培训学校,学生可学习汽车驾驶、考取驾驶证。 该校还为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提供勤工检学的条件。
建校以来,该校己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有的毕业生读完了大学本科,有的正在读研究生,不少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工作表现己成为各单位领导或工作中的骨干力量,学校也因此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3:54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