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下设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前身是合工大社科系与外语系,始建于1985年,1999年,将两系合并组建人文经济学院。学院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生态学、法学、社会学、文学等多学科互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理念相贯通,是人文经济学院学科学位建设的显著特色。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师资规模
人文经济学院前身是合工大社科系与外语系,始建于1985年,1999年,将两系合并组建人文经济学院。截至2006年8月31日,全院教职工344人,专任教师323人,其中公共课教师229人,专业课教师134人(部分教师有交叉);教授15人(4.64%);副教授83人(25.7%);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教师176人(54.5%);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25人,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39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201人(62.2%) ;该校毕业的教师45人(13.93%),外校毕业教师278人(86.07%)。博导1人,硕导49人;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骨干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最受欢迎的老师7人;全国百佳“两课”教师1人,安徽省优秀理论工作者2人。
下设部门
人文经济学院下设:马列部、大外部、政法系、经济系、外语系、艺术与传播系6个系部。建有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文化与环境法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生态经济与人文研究中心等16个研究机构。建有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中心(安徽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承担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
教学方面
在教学方面,学院以育人为中心,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专业课课程设置上,强调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强化实践;在培养模式上,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在教学方法上,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实现互动式、开放式、研讨式教学。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高。目前已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及“美育”教学的系统改革方案,着手摸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语教学与素质教学的规律性联系。
科研方面
在科研方面,学院突出教师的课题意识、报奖意识、精品意识,强调科研与学科学为建设、教学相协调,完善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重点奖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出台并开始实施《人文经济学院科研重点奖励政策》,取得显著成果。1999年以来,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主持研究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85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150余篇;出版著作72部、译著9部。获省级以上教研和科研奖近30项。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形成潜力较大、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知名度不断提高。
学生工作成绩显著,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学生提交的作品《关于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荣获一等奖。
本硕专业
本院有7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法学、社会工作、广告学。建有1个学术报告厅和3个实验室(经济模拟实验室、影视广告实验室及模拟审判实验室)。英语专业已经于2008年独立出来成立了外国语学院。
本院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省级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三个也调整至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
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设有4个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理论、当代文化主流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理论(含法制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育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产业经济学硕士点设有4个研究方向:产业生态化与区域产业发展、产业组织与企业效率、产业计量经济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化及资本市场;科技哲学硕士点设有3个研究方向:生态哲学理论与方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政策、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学科生态
人文经济学院集教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生态学法学文学等等多学科互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三大和谐理念相贯通,是人文经济学院学科学为建设的显著特色。突出“三大和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三大和谐”为特色的学科生态。
办学思路
基于学院自身的特点,通过认真研讨和反复思考、凝练,形成了我院的办学思路和教育观念,即:和谐教育与管理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和基础,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构建严格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保证体系,高质量完成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及专业教学任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学科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形成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此,我院在教学及其管理中努力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坚持专业特色打造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科学位建设相协调。
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上围绕教学工作以及专业和学科学位建设目标,制定了资助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相关政策。近3年派出2位教师赴韩国、新加坡及我国台湾地区交流学习“儒家文化与道德教育”,派出1位英语教师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外派6人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香港地区交流学习“汉语语系中的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和方法”,选派5名外语骨干教师赴英国学习英语语言文学,选派12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接受中共中央党校的专门培训。
教学成果
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交流活动等方面与本科教育教学相衔接,不仅为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使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在与学科建设的互动中得到提高。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院学生提交的作品《关于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的调查和建议》荣获一等奖。董晓燕、池永秀、李永香三位同学参加的“绿康效益农业发展营销商务策划”获得安徽省首届“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其中2004年董晓燕、池永秀两位同学获校首届“十大创业之星”;李娟、齐金丹2004年同学获得全球华文地区第14届广告金犊奖之大陆入围奖。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与既定的培养目标相符合,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业率高。
共为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2596人,硕士毕业生261人;近三年毕业本科生1218人,平均就业率98.38%;在校本科生2061人,硕士研究生391人。
(最近更新日期:2006年10月8日)
专业介绍
广告学专业
广告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21世纪具备现代广告基础理论和广告实务操作能力,服务于现代化信息产业,能力强、素质高,在广告策划创意等方面具有专业特色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传播学概论、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中西文化概论、时尚研究、广告设计基础、广告策划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影、广告心理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效果研究、广告音乐、计算机图文设计、影视广告学基础。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工商企业、大中型广告公司从事广告创意、策划;在政府有关部门从事广告监督管理,以及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英语(国际贸易)专业
英语(国际贸易)(文理兼收)专业 本专业培养既精通英语、熟知英美文化,又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扎实宽厚的英语语言文化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除开设英语语言文化课程之外,学生还要较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需的相关课程,学习新闻英语、科技英语、计算机文化、会计学、第二外国语及其他旨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社会适应性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聘有外籍专家授课,辅以大量实践、实习活动。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向是在外企、国有外向型企业、政府机关、外贸、社会团体、金融、民航、海关和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外语及其他与外语有关的业务或教学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当代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国际、国内社会政策,了解各级政府在各类社会事务方面的运作机制,具备开展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基本能力的高层次社会工作者。
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工作及相关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党和政府
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具备开展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研究、评估、执行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保障学、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公共伦理、公共财政、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城市社区从事社会事务管理及服务、社会政策研究、咨询等工作。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13 19:59
目录
概述
师资规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