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号员
中国人民军队曾经的一个兵种
司号员,是中国人民军队曾经独有的一个兵种,其主要职责就是吹军号。“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这句当年流传在军营中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司号兵的重要地位。
解释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
历史
人民军队在初创时期,就有司号兵。司号兵编制在通信兵的序列中,连编有司号员,营编有号目,师和团有号长。每逢师、团举行阅兵式,全师、全团的司号兵都要集中起来,为阅兵式吹响军乐,场面十分壮观。
新兵入伍后,都要进行背诵号谱的训练,什么是冲锋号?什么是集合号?什么是防空号?什么号是在叫连长?……军营的一日生活和训练、作战基本上要听号音指挥,上百个号谱必须背得滚瓜烂熟。
随着战争现代化的发展,军号这种古老的鼓舞士气的方法和通信工具,已经不适应高科技战争的发展需要。1985年,人民军队精简整编时,取消了司号兵,只保留了担负外事任务的总政军乐团。
2018年10月1日起,按现行规定全军恢复播放作息号;2019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这次恢复和完善工作着眼发挥军号在强化号令意识、传承红色基因、正规部队秩序、营造备战打仗氛围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拟将原有的名目类、勤务类、战斗类、仪式类四类109种号谱,精简优化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并采用司号员吹奏和播放电子号音相结合的方式实施。
操作
(一)持号
成立正姿势持号时,右手拇指在上,食指按于号嘴结合部,其余手指并拢握号,将接合管轻贴于右手手腕内侧,中指接于裤缝,号嘴向前,略向下倾,右臂自然下垂。
(二)挟号
挟号通常用于短距离行进。挟号时,右手将号上提,拳与腰带同高,号嘴向前略向下倾,接合管轻贴于右手腕部内侧,右小臂轻轻挟住号盘。右手挟号过久,可以换左手挟号,挟号要领相同。
(三)吹号
停止间,成立正姿势,右手将号上提,右肘约与肩同高,接合管在左,略成水平;吹号暂停时,恢复成持号或者挟号姿势。行进间,左臂自然摆动,吹号要领不变。
(四)挂号
挂号时,两手协力将号带从头上套过,落在左肩,使接合管在后,号嘴向上,号身略保持垂直。
(五)放号、取号
放号时,右脚后撤1步,上体前屈,右手将号盘着地置于两脚尖前20厘米处,使接合管向前,成立正姿势。取号时,右脚后撤1步,上体前屈,将号拿起,成持号或者挟号姿势。
(六)操号时敬礼
持号、挟号时行注目礼,挂号时行举手礼。
参考资料
司号员.在线汉语字典.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5-02-28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8 12:35
目录
概述
解释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