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沿林,男,1955年9月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背景
个人经历
1982年初叶沿林毕业于
北京大学物理系,获
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7月至1986年6月在法国Grenoble大学作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86年7月至1988年月12月在加拿大TRIUMF
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1月起在北京大学任教,其间多次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访问工作。199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研究经历
自2000年以来,主持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中的“丰中子核结构和核反应”课题,发展了一批关键实验装置,在通过
直接核反应和β延迟中子衰变研究非稳定核结构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006年底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7-2011年和2013-2017年担任非稳定核物理方面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非稳定奇特核结构和
直接核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教学经历
2004年,和与华辉老师共同主讲《近代物理》,采用英语教材,实行双语授课。限制小班开设,全程讨论式和问题导向式授课。学生反响热烈,第一次开课学生评分就进入全校课程前10%。
过去发言
2007年,“物格无止境,理运有常时”———叶沿林院长谈物理学院本科教学
2008年,叶沿林院长在“北京大学陈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设立仪式上的讲话:“北大物理学科已经走过了95个年头,有过最初的艰难开创、有过西南联大的硝烟与辉煌、有过解放后的蓬勃发展、也有过十年的曲折,更有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进步。北大物理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温暖的大家庭。”
在致辞中,叶院长指出:“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是优秀人才集聚、有着优良传统和深厚科学积累地方,软硬件条件在国内高校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同学们将来从事科研、进一步深造的理想选择。”
2009年,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京去世,腾讯网联合《科学时报》连线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叶沿林:刚刚听说钱老去世这个事情,他是我国的两弹一星之父。这是我们国家核科学的极大损失。大家都非常怀念他。
成果与影响
成果
发表论文170多篇,主要代表作(最近10篇文章):
课程
讲授过本科基础课《核物理于粒子物理导论》、《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本科选修课《粒子物理导论》,研究生选修课《概率论与试验数据处理》等。国家精品课程《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和学校主干基础课程《近代物理》的主持和主讲教师。
本科专业基础课《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每周3学时,共5届,学生总人数为200人;
本科基础课《
近代物理》,每周3学时,共2届,学生总人数为80人。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共11人;指导硕士毕业论文,共2人;指导博士生毕业论文,共9人。
研究影响
叶沿林长期从事
核物理实验研究,在中能极化
氘的弹性散射中完成了开创性的工作,在少体
核反应,放射性核束物理,大型探测系统研制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有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较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工作经验,发表论文170余篇。
近二十年来持续开展多种类型的探测器研制,主持新建了较大规模的探测器实验室,领导研制了高水平的大体积BGO高能伽玛探测器、位置灵敏半导体
望远镜系统、大型中子球装置、低压多丝正比室、前向多中子关联谱仪等。负责承担了在
欧洲核子中心建造的高能实验装置LHC-CMS上部分前向阻性板探测器(RPC)的研制测试组装任务并取得圆满成功,得到CMS合作组高度评价,该探测系统并在CMS发现Higgs-like粒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大项目,973项目课题等。主要工作方向是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特别是利用
直接核反应研究奇异非稳定核结构。同时也从事探测器的研制和模拟计算等。
评价
1997.9.10,被评选为北京大学第三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04年度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因曾长期主持北京大学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工作;
在2011年11月27日举行的
亚洲核物理联合会(ANPhA)第五次理事会上,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当选为主席,任期三年。
2014年7月,获得第十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5年7月,获得
中国物理学会“
周培源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