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凯士天文台
坐落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威廉斯湾的天文台
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坐落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威廉斯湾,附属在芝加哥大学,于1897年由乔治·埃勒里·海耳创立,并获当时大企业家查尔斯·耶基斯(Charles T. Yerkes)资助。
简介
该天文台圆顶内有一枝40英寸口径的折射望远镜,由光学大师克拉克(Alvan Clark)建造,与天文台一起落成启用,直到现时为止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该天文台还有两枝40英寸和24英寸口径的反射望远镜
研究课题
叶凯士天文台的研究课题包括星际物质、球状星团的形成、红外线天文学和近地天体。该处同时存在一个大小相当的工程中心,专门研制和修理科学仪器。
关联信息
许多声名显赫的天文学家,如爱德华·爱默生·巴纳德爱德文·哈勃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等,几乎都是终身在此尽其职业。不过由于该天文台位置近海、经常多云,再加上附近越趋严重的光害,已渐渐失去其原有作用。面对研究产率低,以及每年30万美元的维护经费,芝加哥大学虽多年提供经费,但因美国每年的科研补助款逐年减少,芝加哥大学须自筹经费,否则需被迫放弃天文台。
2006年6月,芝加哥大学宣布以800万美金向Mirbeau Companies of Skaneateles出售天文台周边约45亩土地。该公司将在天文台周边建设一栋100个房间的旅馆与70至75间房舍,并承诺遵守国际暗天协会(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的光害防制方针来进行建设。这项协议不仅让叶凯士天文台和周边30亩土地得以保留,他们还会在Williams Bay建立介绍中心,和保留日内瓦湖边总长522英尺的步道。
对于天文台的日常运作和维修而言,每年从这些产业所得的40万美元已是足够有余。至于卖地所得的800万美元则用作资助芝加哥大学未来的其他天文研究。
2018年10月01日,芝加哥大学宣布叶凯士天文台对公众关闭。
发现行星
1928年,年轻的中国天文学者张钰哲在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他的意见,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星命名为“中华”小行星。1957年10月30日,已经担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的张钰哲又发现了另外一颗小行星,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中华星”。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围绕太阳,按自己运行轨道旋转的小行星。自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第一颗小行星到现在,已有2600多颗小行星相继被发现并编号注册。
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最大的折射望远镜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耶基斯天文台,它使用透镜而不是镜子来收集和聚焦光线。建于1897年,它的主透镜直径为1.02米。(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9 16:21
目录
概述
简介
研究课题
关联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