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璿(1299~1354),一名史伯璇,字文玑,号牖岩,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元代儒学名家,誉称“东海大儒”。
人物生平
二十三岁才发愤读书
史伯璿(1299-1354),字文玑,平阳钱仓人。他的名字与天文有关,“璿玑”指天上
北斗七星前面的四颗星星,也指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他自号“牖岩”,意以山上岩石之间的空隙作为窗户窥天,观察日月星辰的分布运行。
他出生元成宗大德三年,那时国家稳定,百废俱兴,大家都在努力学习儒学,朱熹的理学受到了政府的推崇。史伯璿不像历史上一般大学者那样很早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很好的父亲或者兄长给他打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更没有“神童”之说,用现在的话说,他“输在了起跑线”上。
直到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他已二十三岁了,才知道要用功读书,开始自学。错过了读书的黄金时期,他知道自己如果按部就班,太慢,所以一开始有些“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味道。他从《礼》《易》《春秋》等经书、《史记》《汉书》等史书、《老子》《庄子》等子书中选了二十几种经典著作,混在一块,每天学习。这样读了一两年,没有心得体会,成绩不好。反思这样下去不行,他就又从中精选了《四书》《尚书》《周易》三种熟读,如果还有精力,才读其他的书,这就像“精读”和“泛读”,两者缺一不可。其实他前面一两年的“乱读”也是需要的,就好像现在所提倡的“通识教育”,并不是在做无用功。
隐居青华山教学斐然
钱仓风景秀丽,自古是南雁荡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当地凤山及其西边的青华山有很多奇石与岩洞,冬温夏凉。史伯璿隐居在青华山读书著书,研究理学,诗文集为《牖岩丛稿》,后来散落,后人重新编辑,取名为《青华集》。
他在青华山中过着清苦的日子,读书著书,带些学生,还要服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朋友周觉(字天民)问他:先生读圣贤书,又对当代事务很内行,却在这里隐居养亲,不追求名誉和地位,难道坚持这样,是为了沽名钓誉?还是以独善其身为乐,向来就没有求取功名、发财致富的志向?然而终身局限在一屋之内,没有到各地游览,见多识广,恐怕你的见识有限,跟不上你从书本上等处学来的学识,怎么办?
史伯璿回答:读书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可强求一律。我年纪已大,家中又有老母,对功名、做官不再抱侥幸心理。你现在刚好壮年,国家又逢盛世,应当到全国各地走走……哪一天你从外面回来了,我还没有死,我就向你请教,用来丰富我的所见所闻,不是很好吗?
他明确提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修身,不是为了做官,坚决不出山。
据史伯璿《四书管窥·大学管窥》中“先师郑冰壶”,他师从郑冰壶。有人说冰壶就是
林景熙好友郑朴翁孙子郑如圭,后者对《尚书》等很有研究,也住在钱仓。他的师友还有鳌江蓝田人陈刚、昆阳人章仕尧,黄宗羲《宋元学案》把他们三人列入《木钟学案》中。他的学生有黄岩人、明朝兵部右侍郎徐宗实,金华人李一中,本县的“横阳先生”徐兴祖(曾任温州府学训导)、陶公任、章廷瑞,徐宗实弟子有大学士黄淮,徐兴祖弟子有翰林院庶吉士张文选,黄张两人作为史氏再传弟子,用自己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学问施政,在明朝政坛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平阳已升为州,知州岳祖义非常看重史伯璿的学问和品格,也曾亲自登门拜访,向他请教赋役、盐法等问题。
史伯璿为人也很有骨气,“平生不事举业”,过着隐居生活。他的朋友周觉民曾劝他“北游”求官,他说:“士各有志,不可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因为他生长的时代,正是黑暗的王朝。与他同时代的平阳金乡诗人、他的好友
陈高的诗中就曾反映这一情况 。如《即中漫题》之三写道:
农父江边立荷戈,无人南亩种嘉禾。
今年妻子愁饥死,活到明年更奈何。
史伯璿不求高官厚禄,隐居小镇,数十年中,踏踏实实做了一些事。尽管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主要业绩被历史潮流冲刷得差不多不见了,渐渐地被多数人所遗忘,但只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总还有人再说起他的时候。史伯璿的旧居,后建成祠庙;他的坟墓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终于“赢得生前身后名”。
主要著作
作为理学家,史伯璿主要研究朱熹的《四书集注》,他把宋元各家研究《四书集注》有误的地方一一加以辨析,历时三十年,著《
四书管窥》。元代平阳著名诗人陈高作序,说他“笃信坚守”朱熹宗旨,有功于朱子。明代大臣、学者杨士奇在《东里集》里,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朱彝尊在《经义考》里,都把此书加以著录。明朝《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永乐大典》都引用了此书。
他还有一本《
管窥外篇》,其中对天文、地理、历算、田制等都有很深的研究,说明他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尤其是对月食之成因,继承了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暗虚”说,“旋乾转坤”,提出了“地影”说:“恐暗虚是大地之影,非有物也。”民国平阳著名学者刘绍宽语“与泰西天学家论月食为地影之说正合”。而这个观点,两百多年后明万历年间才由欧洲传教士传入我国。元朝当时学风特征是大家都在空谈心性,史氏能务实,远远超过当时学者。
《四书管窥》《管窥外篇》后来都收入了《四库全书》,纪晓岚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他深得朱子之心。民国时期黄群校辑出版《敬乡楼丛书》,其中就有此两书。
史伯璿除了关心“天上”,也关怀“地上”,他对流经身旁、直接注入了鳌江的梅溪特别关注。他写了《上河埭记》《作上河埭疏》等好几篇文章及诗词,积极建言献策,在《与作埭头首论事宜书》中说:“今梅溪以全都之水,其源之大者有三,其余之小者不下六七十处。其山最高,其地最广,东距州治,北抵章安,而西则可接乐溪诸处。四面回环,近将百里,其深如此,其流可知,必有十数都之地为之河道,使之水得以周旋游荡乎其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平阳县令何子祥根据他总结的经验,自钱仓至埭头开新渠,汇入小南塘河,引梅溪即将入江的水来灌溉小南平原七万余亩的农田,水旱无忧,都能丰收。
另著有诗文集《青华集》四卷,今存。生平事迹见《(隆庆)平阳县志》卷二、《
东瓯诗集》卷三、《
元诗选·癸集》戊集上。生年,据其《续修四书管窥大意》(《青华集》卷一)“愚幼时废学,岁辛酉春秋二十三矣,始知以书籍自课”推知。
后世纪念
史伯璿墓
凤山有凤冠岩、凤山寺、凤雏石、摇动岩、龙虎岩、悬虹岩及史伯璿墓、钱仓双塔等胜迹。其中数凤冠岩最为引人。在平阳钱仓站下车,前行数十步,就可看到路侧西北山嘴上耸立着几块联叠而成的巨岩,犹如凤冠,故称“凤冠岩”。此岩因高跨浙闽古驿道旁,古代曾在岩顶设烽火台,所以又有“烟台岩”之称。
凤冠岩高约十多米,陡立如壁,上镌“元儒史先生墓”六个楷书擘窠大字,古朴苍劲,系清乾隆间平阳县令
何子祥所书。史先生即元代著名学者史伯璿。令人惋惜的是,史伯璿墓近年来因劈山造田和开卷取石,遭到严重破坏,只在岩前两米多远的乱石堆中保留一块穹状坟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