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鲵(学名:Hynobius formosanus)是小鲵科、小鲵属属有尾两栖动物。犁骨齿列内枝长,其长为舌宽的3/4,后端向后延伸达眼眶后部;肋沟12~13条;趾5个或第五趾退化;体背面茶褐或深褐色,无花纹或有金黄色斑。
动物学史
因为身上有着特别的山椒味,所以大家又叫“台湾山椒鱼”。
形态特征
成体:体全长58~98毫米;头圆而扁平;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眼径与眼间距相等;
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犁骨齿列长,呈“V ”形,内枝甚长,为舌宽的3/4,后段向外弯曲成弧形,左右相连,外枝短。躯干圆柱形,其长约为头长的3倍左右,尾长短于躯干长,尾圆柱状,基部较粗,向后渐细而侧扁;全长81毫米的个体,尾基高和宽各为4毫米,尾中部高和宽分别为3毫米,向后端略侧扁。
四肢纤细,前肢略短于后肢,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不相遇,约相距2个肋沟;指4个,趾5个,第五趾短于第一趾或完全退化;掌、蹠突不显。
皮肤光滑;背脊中央有一纵沟;颈褶明显;眼后至颈褶有一条纵肤沟,其末端与颈褶相交,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肤沟相交。体侧肋沟12~13条,体腹面前后端各有14条不明显,其余的肋沟均明显。生活时背面茶褐、深褐或黑色,其上无斑纹或具黄褐、金黄色斑。腹面色略浅,具深色小斑点。
头骨: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上颌骨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乎相等;
犁骨齿列很长,内枝长于外枝5~6倍,后端呈弧形;前颌骨和鼻骨之间均无囟门;泪骨入眼眶和鼻孔。
卵:卵粒位于透明的卵胶袋中,圆筒形,卵径平均4.25毫米;色不一致,一般为淡黄白色微带棕色。
幼体:刚孵化出的幼体全长18.7~25.4毫米,头体长9.9~11.2毫米,卵黄囊大,无平衡枝,外鳃和前、后肢芽很小,此时腹部还有残余卵黄,待四肢发育完全时卵黄才全部消失。大约两个月完成变态,幼鲵头体长14.5毫米,尾长10.4毫米左右(Kakegawa et al.,1989)。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该鲵生活于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区溪流边,或是森林底层的落叶里。台湾小鲵小时候很像鱼,是用鳃呼吸,长大以后才改用肺呼吸。别看台湾小鲵小小的,它们身上的黏液有毒,可以保护自己。遇到敌人的时候,它们会抬起尾巴,让对方不敢接近。不怕冷,冬天的时候特别活跃。
体表腺体发达,受惊扰时会分泌白色黏液,尾巴不会自割。夜行性,白天大多在石块、腐木之下或土中休息,主要食物为鼠妇、步行虫及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
繁殖方式
卡基加瓦(Kakegawa)等在1988年1月在野外观察到原肠期至尾芽期的胚胎,1月3日曾在一条流溪内石下发现雌、雄鲵各一尾,头体长分别为48.7毫米和61.7毫米,当时水温8℃;1月11日进行人工催产,1月17日在实验室内获得人工催产产出的卵袋;卵胶袋不坚韧。因此,推测该鲵的繁殖期最早在11月,并持续到翌年1月中旬。卵袋透明,条状,外层胶囊不坚韧,有许多不规则的水平沟纹和细纵纹;卵球色不一致,一般为淡黄白色,卵袋长145毫米;卵径4.3毫米;每条卵袋含卵13粒。1月17日在实验室产出的卵,4月15日孵化,历经89天。刚孵化出膜的幼体吻至肛长9.9~11.2毫米,全长18.7~25.4毫米,此时卵黄囊大,无平衡枝,外鳃和前后肢芽很小。孵化后的幼体柄于水底一段时期,待四肢发育后常隐蔽在石下或石间,再经过2个月左右完成变态,刚完成变态的刨I体吻至肛长14.5毫米,此时腹部还残留卵黄,卵黄保持至四肢发育完全时才完全消失,此期几乎不摄食。
佐藤井歧雄(1943)依据成体外部形态推测该鲵可能在静水内产卵。但卡基加瓦(Kakegawa)等(1989)报道在流溪石下发现台湾小鲵的卵袋和成鲵,卵袋内有卵粒13粒,卵径4.25±0.06毫米。根据卵袋形态、卵粒大、数量少、色浅和刚孵化的幼体无平衡枝等特征,说明该鲵在流溪内繁殖,属于流溪型类群。
分布范围
仅见于中国台湾中部和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合欢山及能高山附近)。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1卷)》——易危。列入《中国台湾农委会保育类等级》——Ⅰ级。
主要价值
台湾小鲵属于小鲵属,小鲵属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朝鲜、日本,各物种相隔以海。囚此,研究小鲵属动物的地理分布及物仲分化在探讨小鲵科的系统演化方面具有较大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