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物质”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指一种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或自主感应而以
编程方式来改变自身物理性质(如:外形、密度、光学性能)的物质。它主要是由一种大小在100微米~1厘米之间的“中介态物质块”构成。这种物质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数据共享能力,可通过某一方式灵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令人惊奇的新“物体”。这些神秘的智能“微粒”既可自主组合也可自主分离。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已探索了5种组合方式。包括依靠
DNA碱基配对原理、仿生物酶的干扰成型、广义魔方和自动“折叠”原理等。
随着半导体纳米技术和自复制技术的发展,“可编程物质”开始从理论模拟迈向真正的物理实现。一旦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就能为士兵提供革命性的新功能。未来战场上的士兵,再也不用为背负沉重的背囊等牢骚满腹,他们只需携带一定量的“可编程物质”,通过下达指令,将其变成所需要的武器或工具,包括军械、智能军服、可进入掩体内部攻击敌人的
软体机器人,甚至地面装甲车辆等等。
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拉鲁斯博士,提出了一种由
猪肠制成的
微型机器人来改变医疗方式。这种由肠子做成的机器人非常小,可以装入到一片
药片大小的冰中。然后吞下去以后冰就融化,里面的微型机器人就被释放出来了。它就会折叠成一种能在肠道中游泳的形状,然后继续奋力地游动,直到把这些异物给强行的处理掉,它就可以离开人体。因为这种机器人是由
肠衣制成的,所以即便是留在你的肠子中,也没有关系,它最终会被彻底的融化掉。
鲁斯博士他们还设想纸艺机器人有一天就能够自行变成一把
手术刀,而且能把药物带到人体中特定的位置,因为折纸可以用简单的步骤让复杂的结构出现,所以它可能代表了一种实现微型医疗机器人的最佳发展途径。
据有关报道称,美国宇航局就曾打造了一款名为“超级机器人”的
现实版变形金刚。它由20个不同的独立“模块”组成,能根据担负的任务自行决定在何时何地变身以适应所处的环境。
与“
可重构机器人”的哲学原理相似,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进行的一项名为“可编程物质”的研究项目。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已探索了5种组合方式,包括依靠
DNA碱基配对原理、仿生物酶的干扰成型、广义魔方和自动“折叠”原理等。据报道此项研究也于2013年初取得了阶段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