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罗马奴隶制度时代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 罗马奴隶制度时代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古罗马从公元前8~前6世纪之间从原始公社制度过渡到奴隶制度,公元前5~前3世纪是罗马奴隶制度形成时期。从公元前 264年开始,经过长期战争,征服了希腊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在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罗马成为规模最大的奴隶主国家,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革命和蛮族的打击之下覆灭。
内容简介
时代,罗马的大土地占有者通常住在大城市,而把农庄交给管家去经营。瓦罗则规劝他们要回到乡村,亲自料理自己的农庄。罗马农学家都注意保持农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减少对市场的依赖,但有的农学家如加图也趋向于发展农庄的商品生产。
罗马农学家把奴隶也看做是只会说话的工具。但由于罗马农学家生活的年代不同,对奴隶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加图生活在罗马鼎盛时代,因此主张采取严厉的办法来管理奴隶,尽可能加强对奴隶的剥削,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产品。瓦罗生活的年代,罗马各地相继爆发了奴隶起义,瓦罗劝导奴隶主对待奴隶要宽厚些,并建议不要购买属于同一民族的奴隶,以防止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公元 1世纪,罗马奴隶制已走向没落。科卢梅拉看到大土地所有制和奴隶劳动已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因此他一方面规劝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提出用隶农代替奴隶来从事农业生产。
参考书目
M.罗斯托夫采夫著,马雍、厉以宁译:<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85。(M.Rostovtzef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Roman Empire,Oxford at the Clarendon Press,1957.)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5 12: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