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行
唐代高适诗作
《古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诗作。此诗大半篇幅赞颂汉文帝无为而治的功绩,只在“高皇旧臣多富贵”和“洛阳少年莫论事”中微露不平之气。
作品原文
古歌行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①,高皇旧臣多富贵②。
天子垂衣方晏如③,庙堂拱手无馀议④。
苍生偃卧休征战⑤,露台百金以为费⑥。
田舍老翁不出门⑦,洛阳少年莫论事⑧。
注释译文
①汉家三叶从代至:指汉文帝继高祖、惠帝之后,以代王而立为帝,是西汉第三个皇帝。
②高皇旧臣: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即位后,“右丞相(陈)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益封太尉勃万户侯,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金二千斤。”高皇旧臣应指周勃、灌婴这些迎立代王的高祖旧臣。周勃、灌婴二人出身布衣,鄙陋无文,嫉妒心又强,却得富贵封侯,此处隐含讽刺之意。
③垂衣:即“垂衣裳”,指帝王无为而治。王充《论衡·自然》:“垂衣裳者,垂拱无为也。”晏如:安定,太平。
④拱手:无为而治,与“垂衣”相连。“垂衣”与“拱手”合称“垂拱”,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⑤偃卧:仰卧。此处意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⑥露台:帝王节俭之典。《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⑦田舍老翁不出门:赞美开元之治,人民安居乐业。《史记·律书》:“文帝时……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尝至市井,游敖嬉戏,如小儿状。”
⑧洛阳少年:指贾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锥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此处以贾谊年少才高而不得志自比。
创作背景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认为此诗“或作于北游燕赵之时”。周勋初《高适年谱》认为:“高适首次入长安,谋高位无成,每于诗中吐露怀抱,或用古乐府形式抒发不平。”并说《古歌行》可定为此一时期之作。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也认为“此亦似适初入长安所作”。从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来看,基本可以定为初入长安之作,姑系于开元七年(719)。
作品鉴赏
诗歌大半篇幅赞颂汉文帝无为而治的功绩,只在“高皇旧臣多富贵”和“洛阳少年莫论事”中微露不平之气。大约高适是以文帝之治比开元之治,唐玄宗以临淄郡王的身份平定韦后之乱,继睿宗即皇帝位,情况与汉文帝相类,而开元之治亦为时人称赞,但高适满怀报国之志入长安,却无人援引,报国无门,于是有感而作。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1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