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埭
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狮子岩景点
相思埭是位于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狮子岩的景点。
简介
广西历史上曾有三条运河,一条是桂林灵渠,一条防城港潭蓬古运河,还有一条就是古桂柳运河。古桂柳运河又称相思埭、桂柳运河、桂柳古运河,运河穿过桂林市临桂区会仙湿地,宋代以前会仙湿地渺无人烟,湖泽遍地,水草丰盛,树木参天,由于水量充足,运河航行正常。到了清代由于湿地人口增加,人类对湿地大量的开发使湿地面积缩小,水量减少,桂柳运河航行受阻。
桂柳古运河古为中原与西南往来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漓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运河。在临桂会仙镇分水塘出水口西侧,一块由市政府和临桂文物管理所设立的石碑上刻着有关它的简介:“河源于会仙镇狮子岩,汇分水塘,东流至相思江,入漓江;西流折入鲤鱼陡至永福洛清江汇柳江,全长30余里”。[4]东渠全为人工开凿,西渠则以原有沟渠加以疏浚。为调节水位,减少落差,便于通航,设泥湖陡、磨盘陡等22处陡门。为便于行人往来,在渠上建良丰桥、庙门桥等10余座桥。现存陡门、石桥及碑刻文物20余处。
可开发水域面积达2000余亩,运河区面积广袤,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纵横河汊密如蛛网。湖光山色,芦塘彼连,鹭鸟成群,河道四通八达,是广西的“江南水乡”和“湿地”,是广西境内继秦代古灵渠后的又一重要水利工程。会仙的古运河位于睦洞,惯通漓江及柳江,而且已开发旅游,号称“水泊梁山”,为古运河的精华地段。漂游桂柳古运河,很有韵味。
古桂柳运河是历史上朝廷通过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沟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并称为桂林东西渠。旧《临挂县志》曰“北有灵渠,南有陡河”。据史书载:“临桂陡河与兴安陡河(灵渠)并称为桂林府东西二陡河。兴安陡河居桂林之东,又称东渠;临桂陡河位于桂林府西南,称西渠,亦称南渠”。
历史沿革
古桂柳运河开凿于唐代长寿元年(公元692年),为了保证船只在运河中能正常通航,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运河中修建了6座陡闸,陡闸的作用就是提升或下降运河水位,使船只能“爬坡”、“下坡”。陡闸设有陡夫管理,陡夫住在陡闸的附近,就是当代的西陡门村址。陡夫的职责是管理陡闸的储水、放水,使过往船只安全通行,有点像现代水道管理工和水路警察一样的职能。在陡闸点上陡灯,村里也要点上村灯,这些陡灯村灯就是桂柳运河上的灯塔。
桂柳运河在清代进行过3次大修,其中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兴工凿疏,与灵渠工役并举”。修后运河宽处达30多米,窄处有6米。沿河全用料石砌就的陡闸有13座。雍正十年又增修鲢鱼七陡,陡闸共有20座:良丰河入口陡、四塘桥陡、良丰河陡、社门岭陡、老虎陡、平石陡、乌石陡、石皮滩陡、蚂蟥陡、泥戽陡、东闸陡、西闸陡、陡门陡、新塘陡、石狮陡、鲢鱼陡、上高桥陡、下高桥陡、新寨陡、大湾陡等(《临桂县地名志》1985年版)。陡门水闸用料石拌灰浆砌就。当代保存比较完好的是西陡门村的西闸陡。每陡设陡夫2人共40名,从分水塘的东西两边又各设渠目一人管理陡夫。20座陡闸中最为艰险的是鲢鱼陡,有时水枯,河水仅淹鲢鱼背,但为了加快船只通行的速度,陡夫、纤夫就把船上的货物卸下,用人力把船推过鲢鱼陡。每陡设陡夫的人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陡夫由渠目调配工作,各陡也互相帮助。最险的“鲢鱼陡有官设陡夫十余人,助船过陡”。
陡夫每年有固定薪饷,每人“岁工食银六两”。当时临桂县各江河义渡的渡夫“岁工食银是三两五钱,遇闰每夫加银三钱”。陡夫的待遇比渡夫高。而当时官府的兵丁俸饷,“守兵月饷1两”,比陡夫高1倍。
陡夫之职可以世袭,可免差役徭赋,家属还可以就近种地养殖。西陡门村陡夫的后代刘老汉说,陡夫的生活要比普通的老百姓安定,但责任重大,工作辛苦,有时日夜当班,洪水来时要守护河堤,枯水期若遇军需船只过往,就得日夜加班,助其通过,纤夫不够,还得拉上家属去义务顶班,陡夫这碗饭也是不好吃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榕江九股河地区苗民反抗征粮发动起义。苗民起义军四十余万,围攻厅城,捣毁营汛。攻克凯里、黄平、余
庆等县。六月,清政府调集两湖、两广、云贵川七省兵力数万人,对苗民进行镇压。清政府军几万人马从桂林经桂柳运河,开赴贵州。当时任广西巡抚的金鉷在《临桂陡河碑记》中记载:“乙卯岁(1735年),王师赴黔征苗,粮饷戈甲,飞输挽运,起桂林经柳州者,胥是河通焉。”
西陡门村的老人回忆其前辈曾说过,官兵过陡河时正值六月丰水期,但是官兵人马众多,兵器、粮饷沉重,尽管所有陡夫全部到位,所有商船、民船全部停靠在分水塘和港叉里,官兵还是走了三天三夜,有不少陡夫累病了。
运河上建桥贯通两岸,在西陡门村附近尚存新桥,因建于清乾隆年间所以又名乾隆桥,桥长22.5米,宽3.6米,单拱,跨度宽8.5米,高6米,运河船只航行无阻,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隆桥现代仍是两岸百姓的交通要道。除石拱桥外,陡门闸上也有用木板临时架设的桥,船来时把桥挪开,船过去后再搭起,此事由各陡闸的陡夫负责。
清代浙江诗人张炯慕名远道来游桂柳运河,不凑巧遇军需船,因军需船优先通行,张炯只得等待,一等就到了运河的枯水期,行船比步行还慢。好客的西陡门村人留他住了四旬之久。
本县清代学者朱依真,他游桂柳运河后写了一首词:绛都春——— 夜流相思江。有句“别情何以,相思埭口,一江春水。”朱依真本来是冬游桂柳运河的,时值枯水期,所以夜泊在分水塘,西陡门村的陡夫问:今为冬日,何谓一江春水。朱答:你们看相思埭两岸,花香四野,飞鸟翱翔,水清树绿,游鱼嬉戏,不是春天是什么,相思埭四季如春也。
分水塘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各修筑东西两个水闸以调控水位,三分水东流漓江,七分水西注入柳江。分水闸门至当代仍完好。若遇枯水期时大批船只滞留在分水塘内候水过闸,岭上的龙王庙内就作为客商和守闸陡夫的留宿之地。庙内有碑,碑文记述着运河的历史。
桂柳运河因年久失修已不能全线通航,桂林将投入16亿元修复古桂柳运河。
会仙湿地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境内,主要分布于睦洞村委,距会仙镇人民政府驻地约3.5公里,于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命名为“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586.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493.59公顷。会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被誉为“漓江流域之肾”,是漓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态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湿地内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园、林、沼、运”等景观要素于一体,以其岩溶湿地之典型、山水景观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蕴而著称。该湿地风貌及其周边环境不仅在广西是仅有的,在全国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风貌中也极为罕见,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3:4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