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微学派
清人魏源创立的学派
古微学派是清人魏源所创立的学派。魏源(1794~1857),字默深,清邵阳(今属湖南)人,因其室名“古微堂”,故名其学派为古微学派。
简介
魏源于嘉庆末曾在京向刘逢禄学习《春秋》公羊学,后与龚自珍齐名,时人并称“龚魏”。魏源交游者有徐松周济姚莹程恩泽陈澧张穆、龚自珍、何秋涛何绍基汤鹏等。
思想主张
古微学派属“今文”学派的经学家,说经本庄存与刘逢禄,学主经世致用。魏源经术湛深,读书精博,初崇尚宋儒理学,后发明西汉人之义,于《书》则专申《史记》、伏生《尚书大传》及《汉书》所载欧阳氏、夏侯氏、刘向遗说,以难马融、郑玄之说,撰有《书古微》十二卷。于《诗》则谓《毛诗》晚出,认为顾炎武阎若璩胡渭戴震等皆致疑于《毛诗》,而尚知据三家古义以证其源,因表彰鲁韩坠绪以匡救《诗》传、笺之失,撰有《诗古微》二十二卷。于《春秋》则谓《汉书·儒林传》言董仲舒与胡母生同业治《春秋》,而何休注但依胡母生条例,而于董仲舒则无一言,及当代孔广森刘逢禄皆为公羊学专家,亦史为何氏拾遗补缺,而未详董氏之书。他高度评价董仲舒《春秋》之学,指出:“若谓董生疏通大义,不列经文,不足颉颃何氏,则其书三科九旨灿然大备,且宏通精渺,内圣而外王,蟠天际地,远在胡母生、何休章句之上。”因撰《董子春秋发微》七卷。
在经学方面,魏源还著有《庸易通义》、《说文拟雅》、《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论语孟子类篇》、《孟子小说》、《小学古经》、《大学古本》、《孝经集传》、《曾子章句》等。于史,著《明代食兵二政录》、《元史新编》等。于诸子,著《老子本义》、《孙子集注》等。书多末成,其例目见于集中。
魏源“性兀傲,高自标树,唯论古今成败、国家利病、学术本末,反复辨论不少衰,四座皆屈”。“因借观史馆秘阁官书、参以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传闻,排比经纬,驰骋往复,成《圣武记》十四卷,统四十余万言”。企图以此书激励清统治者振兴武备,抵御外来侵略。后又依林则徐的嘱托,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州志》之基础上,编写了我国近代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专著——《海国图志》一百卷。
魏源对清王朝的对内对外政策及统治集团的腐败感到强烈不满,尖锐指出:“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病漕、病□、病吏、病民之患,前代未之闻焉。”故极力主张改革,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并具体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在经济方面,主张改革漕运、盐政,建议由海商运送漕粮,以革除漕运弊端,提出:“海运之事,其所利者有三:国计也,民生也,海商也。”表明其重视民间商业,而与重本抑末的传统经济思想相对立。
在政治方面,魏源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是由清政府的内政造成的,主张涤除官僚集团中的种种卑劣心理和腐败习气,强调“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痛,去营窟”以“寐患”;又提出“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魏源还提出了与传统忠君思想不同的观点,谓“罪在君,人人得而诛之”。他曾赞扬过美国的联邦共和制,谓其“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唯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认为其“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突世而无弊”。
在对外关系方面,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强调“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针对封建顽固势力反对所谓“奇技淫巧”的论调,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他深信“中国智慧无所不有”,通过“师夷长技”,中国将赶上西方国家,会“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他还建议设立译馆,翻译西书。
在对外贸易上,他提出“款夷”的观点,反对闭关锁国,主张在严禁鸦片贸易的同时,和西方国家进行平等的商品贸易。他还建议“仿铸西洋之银钱”,允许商民开采银矿。
在认识论方面,魏源继承了王夫之、颜元的认识论观点,批评程、朱理学的“知先行后”说,提出“行为先”,认为“知”由“行”而来。
他还继承了《周易》、《老予》、《孙子》等书中的变易观点,认为天、地、人、物皆处于变化不已的过程中,谓“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
他还认识到自然界某些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反相成的关系,认为阴阳、寒暑、昼夜、春冬等,“相反适以相成也”,矛盾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暑极不生暑而生寒,寒极不生寒而生暑,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快”,“消与长聚门,祸与福同得”。但他又认为不是一切矛盾双方都可以相互转化,如“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随”,“三纲”所规定的等级关系是不变的。
在历史观方面,魏源持历史进化的观点。认为“后世之事胜于三代”,批评美化三代的观点,指出历史的进化是客观的必然趋势,“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因而他反对复古主义,谓“宋儒言三代,三代井田、封建、选举必不可复”,故提出“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主张。
魏源还著有《古微堂诗文集》。
学派影响
古微学派的思想主张影响很大,代表了历史进步的趋势。魏源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中国近代“西学”的发端;其经世致用、主张改革的思想后来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30 17:59
目录
概述
简介
思想主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