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彩绘
古代建筑绘画艺术
古代建筑中,古建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而古建彩绘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古建筑物上绘制装饰画,不仅美观,而且有一定的防水性,增加建筑物寿命。
彩绘分类
恩泽古建彩绘是中国独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名目繁多,一般分为三类: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和苏式彩画,其它的还有一些技法这里就不过多研究了。按画题不同,可以分为两大式:殿式彩画和苏式。苏式彩画是原有的名词,“殿式”两字是臆造来与“苏式”对称。
一,旋子彩绘
旋子彩绘经考查来自旋花变形图案。旋花,植物名、旋花科、多年生蔓草,茎细长,缠络他物之上,叶互生、戟形、有长柄,夏天开漏斗状合瓣花,色淡红,又名鼓子草。汉《神农本草图经》上有“鼓子革,又称“旋子花”之说。可见旋子花的名称来历颇早。旋子彩画在元代初步形成,但尚为简单不成熟,如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梁枋彩绘,但对下一代的明清建筑旋子彩画起到了奠基作用。旋子彩绘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绘,在构图上也有明显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绘用途极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清代在明代建筑旋子彩绘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了规制。无论是图案的线路、做法、设色,题材以及用金最多寡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因此多年来画作工匠称旋子彩画为“规矩活”。
和玺彩绘是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上的各个部位是用特别的线条分开,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和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
金龙和玺的整组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降龙之处,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
龙凤和玺的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
龙草和玺的级别又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三,苏式彩画
苏式彩绘多用于园林和住宅四合院。苏式彩绘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应是苏式彩绘的样板画廊。
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绘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绘,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四,地方彩画
地方彩画是根据国内局部地方习俗审美的一种彩画技术。多由苏式,旋子,和玺彩画演变而成。其美观程度与其他彩绘效果大致一样,却体现了当地的特色习俗与审美。地方彩画的规矩性模糊,并不与其他彩画的规矩性强。
基本步骤
批灰打底
处理方法是先将基层表面清理干净,满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释的生桐油,使其渗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层的作用,干燥后打磨扫净,然后用较细的油灰腻子满批一遍,不要太厚,但要密实,平面用薄钢片刮,曲面用橡胶板刮。干后满磨,要将板迹和接头磨平,扫清掸净。随后用更细的油灰加入少量光油和适量水调成的材料满批一道,厚度约2毫米。干后磨至表面平整不显接头,扫净浮灰,接着满刷没有加过稀料的原生桐油,并渗进油灰层中,达到加固油灰层的目的。表面如有浮油及时檫净,等干透细磨、扫清掸净。
绘图放样
基层处理完成后,即可测量尺寸绘制图样。先准确量出彩画绘制部位的长宽尺寸,然后配纸,以优质牛皮纸为好,长宽不够可以拼接。彩画图案一般上下左右对称,可将纸上下对折,先用炭条在纸上绘出所需纹样,再用墨笔勾勒,经过扎谱后展开即成完整图案。大样绘完后用大针扎谱,针孔间距2、3毫米左右。扎孔时可在纸下垫毡或泡沫等,如遇枋心藻头、盒子等有不对称纹样时,应将谱纸展开画。在对构件放样前,用砂纸将生油地仗满磨一遍,用水布擦净。接着定出构件的横竖中线,将纸定位摊平,用粉袋逐孔拍打,使色粉透过针孔印在地仗上,则彩画的纹样便被准确的放印出来。
设色涂刷
传统彩画是程式化的图案,其设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以明间为基点、上青下绿、青绿相间为原则。水平方向是:明间上青下绿,次间上绿下青,再次间又是上青下绿,以此类推。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的设色规律基本相似,新式彩画则没有固定的设色规定。彩画着色是一项关键的工序,不能有半点差错。工匠们为不同颜色设定了代号,一米色、二淡青、三香色、四硝红、五粉紫、六洋绿、七佛青、八石黄、九紫色、十黑烟、十一红等。将代号直接写在地仗上,然后根据色号将各种色料对号入座,涂刷着色一、二遍,待干后再刷一遍光油罩光,以起保护作用。彩画所用色料一般均为各色成品油漆。
历史演变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古建彩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在木结构建筑上施红色涂料的记载;秦汉时期在宫殿的柱子上涂丹色,在斗拱、梁架、天花等处施以彩绘,其装饰图案多用龙、云纹,并且逐渐采用了锦纹;南北朝时期,由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又产生了新的建筑装饰图案;宋代彩画多用叠晕画法,使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变化柔和没有生硬感,表现出淡雅的风格。元代又出现了旋子彩画,但此时还不成熟。到了明、清时期,彩画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材和制作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集历代彩画之精华,新的品种不断涌现;题材不断扩大;表现手段不断丰富;法式规矩更加严密规范;等级层次更加严明、清晰。这时期的彩画,可分为官式做法和地方做法两种。下面就讲解一下明代和清朝时期的古建彩绘。
一、明代
明代迁都北京以后,开始大兴宫殿及寺庙建筑。从此彩画工艺在建筑上的应用逐步扩大、图案题材多变,为建筑彩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建筑彩画的施用虽较广泛、但在文字上记载不多,仅从保留的实物来看,大体可分为两种图案形式,一是金云龙彩画,用金量较大,多绘于宫殿及与皇帝有关的建筑上,如故宫乾清门内檐大梁及西山潭柘寺大殿内粱等彩画,这种彩画图案在北京地区保留的不多了。二是旋子彩画,用金量较小,图案较简单,为一般庙寺祠堂建筑彩画,北京西山法海寺,东城智化寺,以及府学胡同文天祥祠等建筑都属于这个时期的旋子彩画
明代旋子彩画具有四大特点。
(1)在梁枋的中心(枋心)部位一般不绘制图案,大多采用青绿叠晕空枋心
(2)梁枋的两端藻头之旋花心面积大,形状突出,富于变化,表现了花朵盛开的壮丽姿态。
(3)旋花瓣的层次较多,每只花瓣大多带有翻卷折叠的小包瓣,表现了强烈的艺术性与真实感。这种花瓣的外形近似于凤的翅膀,所以画作工匠俗称“风翅瓣”。
(4)所有各部图案,包括箍头、藻头及枋心等部位一律认色加晕,使每组图案都能明快的显示出深浅白黑四个色级。
二、清朝
清代在明代建筑旋子彩绘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展。
使建筑彩绘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旋子彩绘颇为盛行,成了当时庙寺建筑彩绘的主要形式。清代的官式彩画是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组织工匠制作的一种定型彩画,它的服务对象是皇家御用建筑、王公大臣府第、衙门等。地方彩画是工匠在不违背当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施绘于地方衙署、庙宇和居民建筑上的一类活泼、自然、不拘泥程式的彩画。官式彩画非常丰富,从纹饰的主体框架构图和题材方面分类可分五大类。即:和玺类、旋子类、吉祥草类、苏式类和海墁类。
古建彩绘之乡
河北保定市唐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建筑之乡,尤其以古建的修建和彩绘而闻名。唐县古建彩绘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彩绘人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我国各地许多的古建名苑进行了彩绘装饰。在人们在这些古建名苑游览参观的时候,欣赏的不仅仅是秀美的风光,同时也欣赏了中国古建彩绘的传统技艺。
唐县古建彩绘作为中国传统的一门技艺,包含的彩绘内容特别繁杂。不仅要讲究古代彩绘流传至今的一些规定还有不断创新,这样唐县古建彩绘才能更好的发展。现如今唐县有不少的古建彩绘队,但其技艺水平却参差不齐。古建彩绘作为一种传统技艺,队彩绘人员不仅要求有深厚的美术功底,还要有多年的彩绘经验。一些简单的描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后基本上就能掌握,但一些主要的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的主画却非一般人员所能熟练的掌握,必须有多年的绘画经验的师傅来完成主画的创作和绘画,尤其是有时候会临时要求彩绘人员现场绘画一些指定题材的作品,所以这就对彩绘师傅的要求更高,必须具备现场创作的水平。
如今在唐县仍有一些从事多年古建彩绘的老师傅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古建工地继续着他们的古建彩绘事业,他们不仅自己为了古建彩绘事业奋斗了一生,而且还带出来了一批批的古建彩绘专业人员,为唐县古建彩绘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3 20:53
目录
概述
彩绘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