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一中位于古丈县城西边最高处,与枝柳铁路和省道1828线相邻,南接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吉首,北通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周围群山环抱,茶园星罗棋布。校园四季花木竞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与浓郁的文化气息相得益彰。学校从创建,四迁校址,五易校名
办学历史
古丈县第一中学成立于1943年3月,是
古丈县唯一的完全
中学,是湘西自治州首批挂牌的示范性
高级中学,
湘西自治州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试验学校,也是
常德市一中对口扶助学校和
湖南长郡中学远程教育合作学校。
古丈县立初级中学的建立
(1943年至1948年)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大量难民沿着
湘川公路西移,几所国立学校和一些名牌私立中学迁来湘西。此时根据省里安排临近各县也相继成立了初级中学。于是,古丈各界人士双景五、田海楼、唐汉臣、张世炎等倡议,成立“古丈县立初级中学”,得到县长的支持,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十月报请
湖南省教育厅立案。
十一月二十四日县政府第四次常会决定:将国民兵营房作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
十二月十二日,县府教字539号训令:派双景五任古丈县立初级中学代校长。
1943年二月二十四日,国民兵营房(即武官衙门)改建成校舍竣工。
三月一日,古丈县立初级中学正式成立,即日起,开学上课。招收两个班,计一百余名学生,十四个教职工。
县中成立后,由首任校长双景五题了“苦学力行”的校训,由国文老师向远宜(又名肖离)与第二任校长肖涵熙合作,作了校歌。《校歌》的歌词是:“武陵之巅,洞庭之源,五溪十万云山,莘莘学子,无虑万千,纳于大麓,尽我俊贤。唯我教育,方开瘴雨蛮烟,抗战建国,重责何辞双肩。努力向前!努力向前!重责何辞双肩”。
县中是当时古丈最高学府,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识界,正如歌词所讲“重责何辞双肩”的前提下,本着服务桑梓,为桑梓育人的思想,大多为其关心。可说是有钱的出钱,有智的献智。当时凡古丈知名人士,基本都在学校里任过职或任过教(含兼课)。凡是到县中任职的知识分子,俸米只拿外籍教师的一半,尤其是进步老师向远宜等的积极活动,对学生更有感染。向远宜又名肖离,古丈白洋溪人,北大学生,他和他爱人肖凤当时都是由陕北辗转来到湘西。他在学校教过国文、
地理、音乐、体育等课程,还任过一届教导主任。他到校后曾引导学生闹过一次学潮,矛头是对准当时警察局无理扣压学生。他要求学生要经常写日记。他还号召学生去他宿舍看他写的大量日记和在陕北时自办报纸等。他所教的歌,基本是反映陕北一带劳动人民奋起抗战的歌曲。尤其是由于他积极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被迫离开古丈前的傍晚给临时招拢来的一群学生突击教唱的《不要皱着眉头》一歌,更是激发青年学生要向困难作斗争,寻求光明出路的战斗号角。
当时县中的学生,看到各界人士这样热爱桑梓教育,大多能自觉刻苦读书。
古丈县立初级中学的停办
(1949年到1951年)
一九四九年,因湘西发生“三.二事变”学校被迫停办。校长肖俊去外地。八月八日县府下达教字1号令:派田锡畴代理古丈县立初级中学校长组织复校,但由于土匪横行,局势未稳,开学后,全校只有32个学生报到,无法上课。报请县府批准,留校长田锡畴、事务主任谢再祥、校丁张安玉三人守校外,其余人员一律还乡。守校人员按两石和壹石大米的标准,工薪领到一九五零年元月。二月以后,解放军快要进军古丈了,学校也就无人管了,
学校教具大部分散失,校舍被县人民政府暂时驻用。
古丈县立初级中学的恢复
(1951年到195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一九五一年,由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如决定拨地方粮六万斤大米作修建费)、省教育厅的支持(如拨一千万元作开办费),复校条件具备。暂用没收杨家大院作临时校舍(原校舍被县人民政府驻用),极其艰苦地于九月一日正式复校,由县长和文玉兼任校长。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校名改为“湖南省古丈初级中学”。人事、经费都由省统一规划,州直接分配。教育厅文件直发学校,一切按文件精神办事。
复校后的学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学校,一切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条件虽然很差,但师生的精神都很振奋。
全面抓质量时期
(1953年至1957年)
1953年秋,新修县人民政府大厦落成,驻用校舍让出,学校始由杨家大院迁回原校舍。校址因处市区中心无发展余地,经呈报县委、县人民政府批准,省教育厅备案,1957年暑假,学校校址和县人民政府住地对换。
此时,学校认真抓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
在德育方面:
首先,是大力开展时事政策教育。
其次,是认真开展学习反映英雄人物的好书活动。每学期都必须读一至二本。
再次,是以徐建春、冯健、邢燕子、董加耕等为榜样,生动地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前途教育。
第四,坚决执行少数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和政治待遇 。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学生除享受助学金外,另还享受少数民族学生书籍补助费和少数民族新生入学困难补助费。
第五、利用纪念节日和传统佳节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
在智育方面:
学校提出了“
教学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的口号。
1、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同头的年级成立了备课小组,鼓励教师自制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开展互相听课,定期举行公开教学、示范教学等观摩教学活动。
3、公布考试成绩,开展评优生和最优生活动,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减免学费。
4、组织各科课外活动小组,建植物园,办动物角,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在体育方面:
首先是抓美德教育,大力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其次是美化环境,校园内开辟花园。再次是抓生活美,寝室内要求叠被、用具置放规范。在教师和学生中,号召穿花衣服。为了整理衣冠,在学校大门中,还特地摆一面大穿衣镜。
在综合技术教育方面:
一是自然科学教研组定期向校务会议作汇报;二是请
老师作如何进行综合技术教育的专题讲座。
大搞教育革命时期
(1958年至1966年)
从1957年到1966年这个阶段,学校情况变化较大。具体如校址更动、学校搬迁、校名三易,规模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政治运动频繁。学校工作,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一)在党支部领导下,进行学校工作
一九五七年春,学校成立了党支部,此后,学校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一切重要工作都基本由党支部研究决定。
(二)反右以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从一九五七年暑假大鸣大放开始,紧接着就是斗争右派。斗右派告一段落后,就开展双反,横扫五气、批地方民族主义、交心谈心、红专辩论、拨白旗等。这些一直拖到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三日止。一九五九年又搞反右倾、鼓干劲。一九六0年搞双革、三反;一九六一年反五风;一九六二年起社教运动又来了,运动虽系假期和晚上进行,但对教学影响很大。
1958年,学校由
教育厅直管和委托州代管全部下放到县管,成为县直单位。同年,学校开始办高中,自行改名为“湖南省古丈中学”,但仍用原初级中学校印。1960年5月,教育厅下文:校名定为“湖南省古丈县第一中学”,同时颁发木质和钢质校印各一枚。
在过“反五风”后,对58年以来受冲击和处分的教师,又进行了回头看。并基本上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甄别平反,不过不够彻底,大都留有尾巴。通过座谈,不过吐了一些怨气。
在调整、巩固充实的基础上,教学上提出了“精雕细刻”的口号,对前段那种大刀阔斧的作法,有所克制。提出加强基本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师生中均提倡苦练基本功,教法提倡“少而精、启发式、反对满堂灌”。
教学必须结合政治思想教育,但要文道结合,以文载道。
教师的进修,也提到议事日程,提出了“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口号。允许业务水平低的教师,多学文化,少学政治,因而
函授教育走上正规。
学校在“文革”中
(1966年至1977年)
一九六六年春,就开始批判《海瑞罢官》,首先是上语文课结合进行,五月发展到利用政治、语文、历史授课时间停课进行。由批《海瑞罢官》发展到批“三家村”,暑假发展到停课闹革命,大斗大串连,1968年9月14日校革命委员会成立,从此学校在军代表、工人代表和革委会的共同领导下,一方面大搞早请示、晚汇报,升忠字旗、跳忠字舞、唱语录歌、背老三篇;另一方面搞大清、大查、大清洗。
八月开始实行推荐升学,恢复招生。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九日的校革委第十次扩大会议,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废除校长制、校务委员制、教总两处制、教研组长制、班主任制。重新成立政治、教改、后勤三组。改三三学制为二二学制。改全日制为半工半读。开设毛著、
数学、理化、生产劳动、军体等课程。实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原则,并决定课堂教学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每堂课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毛主席语录。自编教材,取消升学考试,实行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制度,推荐升学必须要贯彻阶级路线,把全校学生编成营、连、排,进行军训。
经县革委批准,一九六九年二月,古丈坪小学和古丈一中合并,开始办九年一贯制。小学五年一贯,中学二、二分段。是年三月招生,实行春季始业,两年制初中班。(1975年5月,古丈坪小学全部撤回原校,取消九年一贯制)
1972年,根据四级办学精神,县革委会下文,校名更为“湖南省古丈县第一中学”,与农村完中同级,成为局以下事业机构。
1972年通过批判极左思潮,大抓了一下教学质量,正确地提出了“上好社会主义文化课”的号召。要求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学与开展教改的关系;阶级斗争与上文化课的关系;学习书本知识与参加实践的关系。划清“为革命而教为革命而学”与“智育第一”的界限;“以学为主”与“兼学别样”的界限;搞清“课堂教学”与“下厂、下乡”的关系;正确识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与教师中心”的问题,做到教学、科研、生产劳动三结合。这样一来教育形势明显好转。县里以本校为主还召开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场会。接着又恢复了高考。但由于张铁生的“白卷行动”,这届高考作废。
振兴时期的古丈一中
(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粉碎“四人帮”以后,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就深揭狠批“四人帮”鼓吹的“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不要有文化的剥削者和精神贵族的谬论。接着恢复了高考和考试制度,取消推荐升学的制度。
一九七八年八月任命罗忠清同志和彭朝南同志为副校长,从本学期起恢复初中三年学制,八一年起恢复高中三年学制。十一月学校定为全州重点中学之一,同时派来团级军官毛辉品同志任校长,同年学生会组织也恢复。另外如新《中学生守则》、《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讨论稿》相继贯彻,逐步把学校工作纳入以教学为主的轨道。
(二)落实政策,尊师重教。落实政策的工作早在一九七二年就已进行,但阻力仍大,一次落实一个方面,基本都留有尾巴,有些还是留的大尾巴,直到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县里成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办公室后,才基本搞清楚。
通过落实政策,不仅被落实人员本人心情舒畅,整个教师队伍都为之欢欣鼓舞。八十年代还推荐了具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分别为州、县政协委员,选举了具有代表性的两名教师为州、县人民代表。外地教师张佳厚还被选为州党代表,同时又被评为优秀教师,在省级第一个教师节大会上受到表彰。一九八八年杨玖华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受到省教委和国家教委的表彰。
(三)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突出办学重点。
德育工作方面先后开展了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中心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多渠道、多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以及“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
智育方面,花的精力则更大,先后进行了办快慢班、实验班和重点班的试点,积极摸索教学经验,探求办学规模。与此同时又开展了教改课、优秀课的评比活动。从一九八五年下学期开始,刘文海校长亲自到湖北省天门等地联系,派出教师到天门中学和武汉师大附中学习,吸取外地先进教学经验。另外又积极创造条件,从无到有地进行电化教学,理、化、生实验也由教室正式搬到实验室里进行上课。为交流教学经验,教导处还不定期地编辑《教学简讯》。
(四)加强高中毕业班进行文、理分科教学,
高考的恢复,各种考试制度的建立,学校里的读书好学空气骤然高涨。古丈地区文化教育向来落后其他地区,可大中专升学标准全省统一,于是我校从一九七八年起,到高中二年级就进行文、理分科教学。从一九八一年起就断断续续办高中补习班,或插复读生。寒暑假都用一月以内的时间给毕业班学生补课,晚自习延长时间等,目的是想通过增加学习时间,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自拨乱反正以后,学校的发展变化是突飞猛进的,就拿高中毕业生升大中专来说,从一九七七年起,年年都有考取的,其中,一九七七年最少也录取大中专三十二人,最多是一九八八年达七十八人。1986年以后,学校面貌也大为改观,新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配上全套的新的办公、学习桌凳,为进一步办好古丈一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从2008年秋季开始,学校分为一校两区,老校区为本部高中部,新校区为初中部。两校区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本部校区春晖亭、百米画廊、宣传窗、人物雕塑等无不体现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新校区布局合理,校舍崭新,已成为全县中小学校建设的亮点。两校区共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老校区有全州一流的语音
智能广播系统和电子监控系统,有10间长郡直播教室和一间多媒体教室。新校区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已逐步添置到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学班级54个,在籍学生3000余人。其中高中部35个,学生2000余人;初中部19个,学生1000余人。在岗教职工达231人,其中高中部162人,初中部69人。
办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州有关部门和省市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坚持“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想,“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心灵,以科学的手段培养学生成才”的办学精神,狠抓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单位”、 “省级园林式单位”、 “
湖南省贯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州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州示范性高中督导评估优秀学校”、“州学习型学校”等多项荣誉。高考本科上线率和录取率逐年稳步上升,这里曾出过全州文科状元胡岚,圆梦清华的翟民。学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班级篮球赛,使艺体人才不断涌现。学校男女篮球队曾在全州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中先后获得冠军,多项田径比赛项目获得好名次。2006年近千名学生参加湖南电视台电视剧《血色湘西》的拍摄演出,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有700多人次获州级以上奖励。特别是课题研究,学校2007年共有6个国家级子课题在评选中分获一二三等奖,一个课题获省立项。
如今初中部的整体搬迁,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学校行政班子决心团结一心,不畏艰难,集中民智,创新发展,坚持走“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之路,努力向“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师资精良、质量全优”的省级示范性中学迈进。
校园文化
校训
爱国 团结 严谨 勤奋
师 训
团结 敬业 博学 创新
办学精神
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心灵
以科学的手段培育学生成才
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 学有特长
学校荣誉
学校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现有校园面积67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四十余倍;现有36个班,教职工148人,学生2200人,是建校初期的十余倍。学校培育了著名歌唱家何纪光、文坛骄子肖离、“扶贫司令”彭楚政等杰出人才。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省、州、县各级领导的重视,湖南省副省长许云昭、原副省长唐之享、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原厅长蒋作斌都曾到校视察,对少数民族地区能有此等有特色的学校大加赞赏,学校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古丈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省“优秀考点”,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州“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
历届领导
古丈县立初级中学校长:
双景五:1943年3月至1943年7月;
肖涵熙:1943年8月至1944年7月;
双景五:1944年8月至1945年10月;
宋子封:1945年10月至1947年2月;
向楚才:1947年3月至1948年1月;
孙习林:1948年2月至1949年2月;
肖俊:1949年3月至1949年4月;
从复校历任学校负责人是:
和文玉(县长兼校长)1951年到1952年8月。
向元好(县长兼校长)1952年9月到1952年11月。
高天章(校长)1952年12月到1957年2月。
罗忠清(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57年2月到1959年2月。
张 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1959年2月到1962年9月。
张建德(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9月到1968年9月。
向文贵(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68年9月到1978年8月
毛辉品(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78年11月到1982年2月。
罗忠清(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2年2月到1984年2月。
鲁开文(党支部书记)1984年3月到1985年9月。
刘文海(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85年3月到1989年12月(党支部书记从88年开始)。
刘 澍(校长兼书记)1990年4月到1993年8月。
杜新民(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3年12月至2005年7月(党支部书记从1998年开始)。
向水林(校长兼党支部书记)2005年8月至2012年7月
民国时期行政人员名单:
校长:双景五 肖涵熙 宋子封 向楚材 肖俊 田锡畴
教导主任:肖涵熙 杨子愚 向远宜 黄华耀 游廉夫 包遵泉
邓德俭 黄费充
教导员:伍秉衡 杜桂善 向龙洋 田九候 李祖玺 刘敦耕
孙习莲 刘叔威
训育主任:姚泽深 杨涵昌
训育员:危昌镛 张信之
事务主任:张家怀 杨宝渠 刘静安 谢再祥
会计:向万选
庶务:刘芷芳 吴明举 张世济 程子汉
1943年上期
校长:双景五;教导主任:肖涵熙;事务主任:张加怀;
训育主任:姚泽深
1943年下期到1944年上期
校长:肖涵熙;教导主任:杨子愚;事务主任:杨宝渠;
训育主任:杨涵昌
1944年下期到1945年上期
校长:双景五;教导主任:黄华耀;训育主任:姚泽深;
会计:向万远
1945年上期到1946年下期
校长:宋子封;教导主任:游廉夫、包遵泉;训育员:危昌镛
会计兼庶务:吴明举
1947年上期到1947年下期
校长:向楚才;教导主任:邓德俭;训育员:危昌镛;
会计兼庶务:张世济
1948年上期到1948年下期
校长:孙习林;教导主任:黄费充;事务主任:刘静安
训育员:包昌镛
1949年3月
校长:肖俊;代教导主任:田九候
1949年9月
代校长:田锡畴;教导主任:黄华耀;事务主任:谢再祥
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下期到1952年上期
县长兼校长:和文玉;教导主任:李惠;事务员:潘清政
1952年下期
县长兼校长:向元好;副校长:李惠;副教导主任:陈天培
代总务主任:李正常
1953年上期到1956年下期
校长:高天章;副教导主任:田正才;总务主任:李正常
1957年上期到1958年下期
副校长:罗忠清;副教导主任:田正才;代总务主任:吴盛通(58年8月止)、张龙选(58年9月始)
1959年上期到1962年下期
校长:张弦;副校长:罗忠清;第一副教导主任:何纪元(1960年起);副教导主任:田正才;总务处负责人:张龙选(1960年暑假止);总务主任:梁清平(1961年下期起)。
1962年下期到1968年上期
校长:张建德;副校长:罗忠清;副教导主任:田正才、何纪元;
总务主任:梁清平(1963年上期止)。
1968年下期到1978年上期
革命委员会主任:向文贵(县机械厂工人);副主任:张建德(74年上期止)、向开友(74年下期始)、龙士斌、田绍怀(小学部负责人)、候章玉(学生);教改组长:龙仕斌;后勤组长:鲁选科;副组长:向丁电;后勤负责人:龚海鑫(1975年11月始);副 校长:陈明佑(1978年4月至7月)。
1978年下期到1981年下期
校长:毛品辉;付校长:罗忠清、彭朝南;教导主任:龚海鑫;
副教导主任:向光荣。
1982年上期到1983年下期
校长:罗忠清;副校长:彭朝南、李光浩、龚海鑫;教导主任:李光浩(兼);副教 导主任:田九候;副总务主任:黄自勉。
1984年下期到1985年上期
副校长:刘文海(84年下学期起主持工作)、彭朝南、刘澍;教导主任:向光荣;副 教导主任:田九候;副总务主任:张印桃、黄自勉。
1985年上期到1989年下期
校长:刘文海;副校长:彭朝南、刘澍(1986年上期止)、李定基(株州支教队负责人86年9月到88年7月);教导主任:胡运安(1989年上期止)、杜新民(1989年下期起);副教导主任:田九候(1988年上期止)、吴良松(1989年下期起);总务主任:向文贵;副总务主任:黄自勉;政教处主任和校长办公室主任:鲁清仲(1986年下期起为政教处主任,1987年下期起为办公室主任)。
名誉校长:罗忠清(1986年上期起)。
1989年至1990年
校长、党支部书记:刘文海;副校长:彭朝南;办公室主任:鲁清仲
教导处副主任:杜新民;教导处副主任:吴良松;总务主任:向文贵
总务处副主任:黄自勉
1990年至1991年
校长:刘澍;党支部书记:向开友;副校长:彭朝南;
政工股长:胡运安;教导处主任:杜新民;教导处副主任:吴良松;
总务处主任:鲁清仲
1992年至1993年
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刘澍;副校长:彭朝南、胡运安;
教导主任:杜新民;副教导主任:吴良松;副教导主任:张光秀
总务主任:张太辉;政工股长:罗春秋;政工股副股长:向如平
1993年至1994年
副校长:胡运安(主持工作)、杜新民;教导主任:吴良松
副教导主任:向如平、张光秀;总务主任:张太辉
校长办公室主任:黄庭谦。
1995年至1996年
校长:杜新民;党支部书记:胡运安(1997年退休);副校长:彭朝南
教导主任:向水林;政工股长:汪祖喜;总务主任:孔庆国;
教导处副主任:张光秀、向如平;总务副主任:陈明刚。
1997年至1998年
校长:杜新民;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向水林;总务主任:孔庆国;
教导处副主任:张光秀、向如平;政教处主任:王家海;
副总务主任:陈明刚。
1998年至2003年
校长:杜新民; 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向水林;
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总务主任:孔庆国;
副教导主任:张光秀、向如平;
政教处主任:王家海; 政教处副主任:王永辉。
2003年至2004年
校长:杜新民;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向水林;
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总务主任:王永辉;
教导处副主任:张光秀、向如平。
初中部主任:刘朝胜;
政教处主任:王家海;政教处副主任:向庭军。
2004年至2005年
校长:杜新民;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向水林;
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校长助理:向如平
总务主任:王永辉;政教处主任:向庭军。
初中部主任:刘朝胜。
2005至2006学年度
校长:向水林;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
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校长助理:向如平 ;
校长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总务主任:王永辉;副主任:田志林;
政教处副主任:杨自健;
教务处副主任:张雄飞、瞿爱萍;
党支委成员:肖力牛 杨伏梅。
2006至2007学年度
校长:向水林;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
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校长助理:向如平
校长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总务主任:王永辉,副主任:田志林;
政教处副主任:杨自健;
教务处副主任:张雄飞、瞿爱萍;
党支委成员:肖力牛 杨伏梅。
2007至2008学年度
校长:向水林
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
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副校长:石菊柳
校长助理:向如平
校长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总务主任:王永辉,副主任:田志林
政教处副主任:杨自健。
教务处主任:张雄飞 副主任:瞿爱萍。
党支委成员:肖力牛 杨伏梅。
2008至2009学年度
校长:向水林
副校长兼工会主席:黄全钢
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副校长:石菊柳
纪检书记兼校长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校长助理:向如平 向乃旺
总务主任:王永辉,副主任:田志林 张波
政教处副主任:杨自健 向艾平。
教务处主任:张雄飞 副主任:瞿爱萍 田超。
党支委成员:肖力牛 杨伏梅。
2009至2010学年度(2010年春季)
校长(教育局长):向水林
党支部书记:黄全钢
常务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副校长:石菊柳
副校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纪检书记:鲁广
工会主席:王永辉
校长助理:向如平 向乃旺
总务副主任:田志林 张波
政教处副主任:杨自健 向艾平
教务处主任:张雄飞 副主任:田超 李贤明
教科室主任:瞿爱萍
党支委成员:肖力牛 杨伏梅。
2010至2011学年度(2010年秋季)
校长(教育局长):向水林
党支部书记:黄全钢
常务副校长兼政教主任:向庭军
副校长:石菊柳
副校长兼办公室主任:刘朝胜
纪检书记:鲁广
工会主席:王永辉
校长助理:向如平 向阳(初中部古丈民中校长 )
总务副主任:田志林 王建华 张波(初中部)
政教处副主任:杨仕艾 向艾平(初中部)
教务处主任:张雄飞 周小明(初中部)
教科室主任:李庆华(初中部)
初中部校办主任:田超
党支委成员:陈春辉 杨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