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书
可以放在口袋里的书籍
口袋书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放在口袋里的书籍,对口袋的标准书没有完全准确的界定,大抵是指开本小于小32开,印张大致不超过10个印张的书。口袋书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7月在伦敦出版的“企鹅丛书”,这套丛书3年间销售2500多万册,获得巨大成功。口袋书从此流行于世并引发了一场“纸皮书革命”,对欧美国家的出版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与美国发明柯达克罗姆彩色胶片一起列入20世纪的人类发明、人类冒险和不寻常的事件当中。
流行原因
口袋书之所以在西方兴起并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它的便于携带,可以在上下班的公车上、地铁里随手翻阅。在许多西方国家,“口袋书”的产生也往往是这样的:一本书先做精装本,卖得好,就再出平装书,最后才出“口袋书”,“口袋书”处在销售的最后一拨。
由于它体积小,好携带,售价也低廉,纸也较低档,“口袋书”的销售地点也常是非书店营业场所,如超市、便利店、机场、车站、地铁等等,麦当劳也卖,人们可以随手买一本,等车或乘飞机时将它读完,下了车船飞机或扔了或捐了。在英国、德国,很多教堂外都有不少人在捐书,其中多是口袋书。口袋书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旅游指南、浪漫小说、生活指导、流行读物都有,许多《圣经》也都是小小的一册。正是因为口袋书便于携带,它就可以在上下班途中陪伴读者轻松一程,特别贴和见缝插针式的阅读习惯和“读书以消闲”的阅读目的。
发展情况
但口袋书在国内似乎也一夜之间多了起来。印象里中国式的口袋书自出现之时就一直是精品书的另一代名词,能以口袋书的形式出版的总以名著缩写本、古诗词选为最,再不济也得是名言警句精华本之流。这类书不光内容严正使人一点轻松没有,在装帧纸张的设计选择上也属于那种必须小心轻放的,放在口袋里,怕折了,进书柜里装点门面倒是不错的安排,起码可以安抚大部分人要时刻提高自身修养的“急切”心理。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也有小开本的书,古人称为“巾箱本”或“袖珍本”或“掌上本”,经史子集都有,它最重要的用处和好处就是能藏在长袖中便于考场作弊。到了20世纪中后期,发行量最大的口袋书得算是《毛主席语录》和《新华字典》了。应该说,这两类口袋书的出现倒是最名副其实,最符合国情的产物。
发展趋势
时下国内口袋书的流行更多的与出版方的一哄而上有关,正如《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总编宋文京所说,大多国产的口袋书与国外的相比,缺的是明确的市场定位和方向。因此没有目标读者群,似乎为小而小,或追求异形本的猎奇效果,或只是将大书字号缩小便了,结果是,精致没精致起来,通俗没有通俗下去,内容上也缺乏原则性独创性
在出版商一厢情愿的设想里,国内口袋书的购阅者应该大都集中为城市里的所谓白领人士,甚至还有人声称:因为休闲服装的流行,能装进休闲服口袋的口袋书才应运而生。
国内口袋书的最新流行趋势是各类动漫的袖珍版本。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0:57
目录
概述
流行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