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滘
珠江三角洲北部乡村
叠滘是一个乡村,别名叫双溪,叠滘乡是西江、北江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叠滘乡,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南海县中部;东邻夏教、南接佛山,西临汾江,北倚禅河
历史沿革
叠滘,别名双溪,曾称叠溪、叠水。1951年8月16日,分置叠南乡、叠北乡。人居始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
境内面积
清·光绪五年(1879)9.24平方公里,1984年7.68平方公里,2002年3.93平方公里。地形呈现“复釜”状(即中部高四周低)。溪滘纵横交错,蜿蜒35.33公里。灌溉自由,土壤肥美。
地理环境
叠滘乡地处低纬度境域,北回归线南缘,属南亚热海洋季风气候无冬地带。四季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温度21.5摄氏度,多年年平均隆雨量1407.6毫米;干季盛行偏北风,湿季盛行东南风。境内水、热、光照等自然资源丰富,万物葱荣。粮食作物一年两熟,曾有过稻·稻·麦连作三熟的好收成。主要的自然灾害:台风,在每年1至9月份出现较多;夏、秋间,有洪涝威胁;冬、春间,偶有低温阴雨,影响农作物生长。
叠滘历来是南海县辖区内的一个乡。有户籍人口:明·万历十八年(1590)4936人,清末民初(1911)7398人,1949年9262人,2002年15172人。有户籍姓氏:开村时温许2姓,明代28姓,1984年97姓,2002年128姓。
叠滘乡人,依溪建村,傍水而居;清溪绿水,生生不息,似玉带环腰;绿树森秀中,小桥流水,串连着生机盎然的万户千家。前人素重教育,世代承传。历史文化积淀深沉厚实,孕育出重教化,知书达理,尊老爱幼,敦睦桑梓的乡风美德;正是这古今相通的民淳俗美道德风尚,哺育了世世代代勤劳进取,诚实俭朴,苦乐与共,包容兼蓄的叠滘人。
发展历史
“叠滘弯道赛龙船”是佛山市非遗项目。从明代兴起,到清代兴盛,叠滘龙船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代夫子易瑞瑜曾这样对叠滘扒龙船做出精彩描述:“翠拥两岸,袅袅清风送爽,男裳女帕,腼腆随波笑纳。龆龀香囊胸披挂,雀跃堪嘉。妇孺包粽告天下,蒲符护家。”长约25米的龙船载着四五十人,游走在龙形水道里,飞快通过急弯,巧妙避开石磡,上演一场激情澎湃的水上漂移。清末民初,叠滘乡有龙船9艘,分别是:茶基、陈丰、圣堂、江头、东宁、庆云、东胜东、三馀堂、潭头等。后来,江头、东宁两艘龙船自行废置。
叠滘龙船,与时俱进,从1981年开始,至2002年,拥有柚木龙船15艘。分别是:茶基、陈丰、圣堂、激边、江头、宁聚、庆云、村头、澳墟、叠北俱乐部、东胜东、三馀堂、潭头东约、潭头三约、新约等。因为过去修造龙船,有用水松木、有用坤甸木,这些木料,都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被淘汰了杂木、坤甸木旧龙船共19艘。
“十番”流传两百年
叠滘另一处极有名的村落就是茶基村。从江头村往里走,穿过学校和一片居民区,走到文华北路上,就能看到茶基村的牌坊。茶基村同为属于叠南村委会,据记载于明朝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开村,至今已经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当时村边田基多种茶树,村子也因而得名茶基坊,即是茶基村。
茶基村的原居民多姓何,据说何氏的祖先在来叠滘之前,是居住在南海狮山的华平,村里何氏宗祠门口的对联就有记载,“华岭旧家声,庐江新气象”,华岭就是指华平。和江头村类似,祠堂也是茶基村重要组合部分和公共活动空间,比其他村落幸运的是,茶基村还保留有何氏宗祠、成庄何公祠,成刚何公祠、俊宇何公祠等。村里的人说,祠堂之所以能保留,是文革期间,这些祠堂被改作了生产队的队部,从而逃过了被拆毁的命运,只是祠堂外围的砖雕花没有能够保存下来。茶基村的旧民居多是三间两廊的布局,古巷道也有被部分保留。
说到茶基,就不能不说茶基“十番”,这是当地传统的表演项目,在佛山甚至有“无十番不算秋色”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十番”起源于唐朝,是凯旋乐的一种,流传于北方,明代盛行于江南。明清年代,安徽、江浙一带,有群流浪到佛山古镇的老人四处表演谋生,就在当时的茶基村驻扎,吸引了村民,之后“十番”开始在村内流传。如今,包括安徽、江浙一带的“十番”都已经失传了,据说仅有茶基村还保留着这项传统的表演项目,而佛山十番锣鼓还保留其原生态的表演风格。
虽然去茶基村时并没有“十番”的表演和排练,但从村民自豪的讲述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茶基十番”的魅力。何谓“十番”,“十”是泛数,不是单指说只有十种乐器,可多可少;“番”是有轮番演奏的意思,根据各种乐器的“自由”演奏有多种演奏变化,所以称为番(佛山师傅锣鼓民俗专家、传承者陈勇新诉说)。茶基十番锣鼓即有10种乐器左右(可增减),按10种乐器打法,轮番敲出10段音乐,这些乐器包括有高边锣、大文锣、翘心锣、企身鼓、群鼓、沙鼓、响螺、大钹、飞钹、单打等10种伴奏乐器。飞钹是佛山十番表演的可舞性乐器,表演者手持两个铜钹,其中一个铜钹用绳索绑着,将绳索绕着手臂固定,然后让飞钹在空中环回翻飞动,合着锣鼓节奏,与另一手所执的铜钹配合擦击,发出喳喳声。飞钹有高飞、低飞、回头飞等众多花样,表演时配合脚步、鼓声,整体配合十分悦目。茶基的“十番”与最初的“十番”还有不同,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茶基人将“飞钹”表演与本地八音锣鼓相融合,并结合本地民俗活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叠滘时令诗
●一月
村前绿水轻波泛,户外青松劲节纯。千花竞秀争妍艳,百鸟和鸣报早春。
●二月
莺歌啼啭谐悦耳,燕语喃呢闹春耕。牛郎勤恳成乐事,织女精工显技能。
●三月
曲水和风环境美,芳林丽日踏青时。慎终追远偿心愿,诗礼传家为尚知。
●四月
清溪澈底见鱼游,倒影苍穹两岸游。翠竹参天情向往,绿杨飞雨水中舟。
●五月
荷香风送精神爽,水漾凉生划小船。端阳竞渡人挤拥,绿女红男找凤鸾。
●六月
小舟浮荡大河上,两岸鲜花扑鼻香。晏昼蝉鸣唱酷暑,晚间萤火照流光。
●七月
秋高气爽透心凉,月白风清影绿窗。双星七夕鹊桥渡,天上人间喜气洋。
●八月
银河泻影中秋节,月饼交流遍我乡。醒狮武术齐比武,秋景长龙各逞强。
●九月
重阳俗例说登高,本处无山难自豪。纵情长跑平阳路,运转鸿钧踏远途。
●十月
金黄稻浪迎风摆,耕种人家收割忙。孟冬季节阳光好,谷粒晒干担入仓。
●十一月
时属严寒话仲冬,门前即景雨和风。街上人稀行过路,难为悬罄叹贫穷。
●十二月
寒随腊去迎春暖,舂粉气象冲寂寥。油角煎堆考手艺,千家万户闹元宵。
叠滘十馨
馨者,馥郁芬芳,别致、少有的意思。十馨者,是指其时独具特色,颇有历史意义而不可多得的,从一到十的景物。
一楼远眺 顺泰大押(典当铺),位于圣塘墟内。相传是重建于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书法家陈竹希(潭头坊人)书写了“顺泰大押”四个大字。楼高约23米,青砖水泥过板底砌墙,地面台式设帐房,无楼层。从楼中央螺旋沿级而上,阶级两旁放置货物。顺泰大押,是叠滘当时最高的建筑物,在楼顶可以观望到叠滘乡的全景。
顺泰大押,在民国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晚(己卯·1939年3月14日)被打劫,是当时叠滘乡最大的被劫案。
顺泰大押,现在残存,是地方的测量标志。
二学兴崇 二学,即叠溪社学和培风社学。
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学校名称。
元(1260至1368)代,以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社学一间,供弟子入学读书。
明(1368至1644)代,各府、州、县,皆立社学,选收12岁以上的童生集中授教,以应院试。
清(1644至1911)代,各直属省的府、州、县,每乡均置社学一间,教幼童和年轻人读书。
叠滘乡,历来素重教育,为国育人,兴办学风气之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社会栋梁。
叠滘乡共有二十四坊。其中洙泗里、横涌坊、昌平里、育麟里、涌表坊、村头坊、卢边坊、澳边坊、田心坊、桥头坊等十坊,选址在桥头坊,先建了叠溪社学。
后来,茶基坊、陈丰坊、圣堂坊、漖边坊、江头坊、东宁坊、东聚坊、庆云坊、隔涌坊、三里社、园边坊(上大里)、庙涌坊、东胜坊、潭头坊等十四坊,由陈大年(东聚坊人)等,在潭头坊之东倡建培风社学。于清·宣宗·道光二十八年(1848)动工,在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落成。
叠溪社学1959年改建为工厂,培风社学,于1962年开始,逐渐拆为平地。
还有,叠滘书院和协文书院,是叠滘乡中,士子集中苦读攻书、准备应科举的地方,也是名官贤绅讲学的场所。现在,叠滘书院残存,协文书院前座改建为厨房,中、后座仍存,作仓库或宿舍。
三亭憩息 叠滘茶亭,位于云梯路口;铺前茶亭,位于铺前渡头;大码头茶亭,位于现在南海汽车城东侧。它们是“广佛通津”古道上的三颗明珠,是给过路行人遮风挡雨,暂歇乘凉和免费供应茶水的地方。
现在,叠滘茶亭残存;铺前茶亭,于1961年拆掉;大码头茶亭,于民国初期拆掉。
四海萦淙 叠滘乡地貌似“覆釜”状,即中间高,四边低,四面江河,溪滘萦绕;源头活水,淙澈流长。清溪绿水,生生不息地哺育着叠滘乡的文明昌盛。
五桥衔达 大桥头(在陈丰坊)、高桥头(在东胜坊)、石桥头(在桥头坊)、凼头桥头(在潭头坊)、东埠社桥头(在潭头坊)。这五座桥梁,是叠滘乡当年规模最大的桥梁工程,它们把家乡的所有主干道路,都贯连起来,成为畅达无阻的通衢。
大桥头、东埠社桥头,都是木板桥面,现在古风朴朴,矍铄犹存。石桥头,原是白条石桥面;高桥头,原是木板桥面,现在改建成混凝土桥面,它们今天还起着桥梁作用。凼头桥头,1971年拆掉。
六路相通 长石路,是从洙泗里通往叠滘渡头的路;茶基路,是从洙泗里口,经茶基坊侧往文昌沙的路;云梯路(青云路),即江夏通津,是从澳边坊通往文昌沙的路;鸡公路,是从村头坊通往文昌沙的路;铺前路,是从村头坊通往铺前渡口的路;白牛路,是从圣堂坊财神庙侧,通往(虫雷)岗的路。这6条主要道路,是叠滘乡人在建国前外出的主要途径。除白牛路是泥土路面外,其余都是条石铺设路面的。
七船竞渡 七船,是指茶基坊、陈丰坊、圣堂坊、庆云坊、东胜东、三馀堂、潭头坊等七艘龙船。每年端阳节,赛龙夺锦,热闹非凡。
还有江头坊、东宁坊两艘龙船,因为在一个时候,自行废置,或因时间不同而不列在内。
今天,端阳竞渡,古风犹存。1978年,茶基、庆云率先重造龙船。而且江头、东宁两艘龙船复兴,再加上历史上没有龙船的自然村,都建造起龙船。现在,有柚木龙船15艘、杂木龙船19艘,共34艘。
八景郁葱 内容见《叠滘八景》明、清两部分。
九龙入洞 九龙入洞,即是有九条河涌,分别从汾江、佛山涌、佛山水道等不同地方,引水入叠滘境内的意思。各条河涌入口处,都筑有窦闸,调节着叠滘的源头活水。潮起潮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同时,还抵御着洪水为患。
1.石云山涌,从鸡毑石入口;2.乐成社涌,从乐成社入口;3.窦涌,从田边里入口;4.崩磡涌,从原忠信米机旁入口;5.茶基涌,从茶基西段入口;6.庆云涌,从临海庙以西入口;7.洪滘涌,从东胜坊以北入口;8.二涌,从洪滘涌以东入口;9.东涌,从潭头坊以东入口。
石云山涌,于1987年填平;乐成涌,于1990年填平;窦涌,现在仍旧使用;崩磡涌,于建国前填平;茶基涌,于1974年塞断;洪滘涌,现在仍旧使用;二涌,于1975年填平;东涌,于1958年填平。
十庙荫穹 十庙是指:关帝庙、华佗古庙(先师庙)、包爷庙、观音庙、财神庙、老土地庙、太上古庙、华光古庙、临海庙、双溪祖庙(大庙)等10座庙宇。
关帝庙,于1951年划入佛山镇后拆掉;华佗古庙,现在仍旧保存;包爷庙、财神庙,于1954年拆掉;老土地庙,于1956年废置;太上古庙,于1960年拆掉;华光古庙、临海庙、双溪祖庙,于1958年先后拆掉。
二十四坊来历
叠滘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过程,土(地)名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的。对于坊(里)的命名与建置时间,各说有异。尚未找到真凭实据证明原委。因此,只好从一些零散资料中,整理出下面的结果:
根据易瑞瑜记载,叠滘有二十四坊诗,诗中镶嵌着各坊(里)的名字:
叠滘圣乡入九龙 四涌昌社庆田丰
四头茶泗育麟地 四边发达向三东
即:圣堂坊;横涌坊、庙涌坊、隔涌坊、涌表坊,昌平里、三里社;庆云坊、田心坊、陈丰坊;江头坊、村头坊、桥头坊、潭头坊;茶基坊、洙泗里、育麟里;漖边坊、园边坊(上大里)、卢边坊、澳边坊;东宁坊、东聚坊、东胜坊。
茶基坊——始名茶基沙。茶基沙四面环水,是一个小岛。到明代·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有人在此地开荒种植,并以种植“本地普洱茶”为主。又因为地形似基坝,所以称为茶基沙。后来,由于成沙造地,茶基沙东岸与洙泗里西岸靠拢,只剩横涌一河之隔,就称为茶基坊。
洙泗里——据《孔氏家谱》载,“洙泗渊源”4个字,最早出现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又据史料记载,曾在大笪地附近,举办过一间学塾,取名叫做洙泗书院。洙泗书院原是山东省曲阜县四大书院之一(其余尼山书院、春秋书院、石门书院早已湮没),坐落孔林东北面,前向洙水,北靠泗河,是当年孔子行教讲学的地方。昔日是以孔子学说为圣教,因而套用了洙泗书院为叠滘学塾的名称。后来,亦用洙泗两字命坊名。又因为洙泗是孔子的故里而用里来定义,所以取里不取坊。这就是洙泗里的来历。
育麟里、昌平里、上大里、涌表坊。这些名称,都是与孔子的故里有关而取名的(育麟里其中的一个地方叫做“下江”)。
横涌——始名横涌基。位于叠滘的西南端,濒临横涌,与茶基沙相望,是为抗御洪水而筑的一条基坝,定名为横涌基。后来,由于地形变动,横涌基变成了居民住地,从此,改名为横涌坊。
陈丰坊——陈岸坊和丰聚坊的合称。过去很少人叫陈丰坊,甚至有些本地人,只知道有老土地和鲤鱼涌,而不知道有陈丰坊这个名字。其原因:1,是老土地庙所在地,名声显赫;2,这一段河涌,以鲤鱼多为著称。所以,老土地或鲤鱼涌,成了陈丰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都称陈丰村(坊)了。对于老土地和鲤鱼涌的代称,逐渐遗忘。
圣堂坊——始名新基。据成沙地形显示,圣堂坊的位置,早期是一片水洼沼泽,但其中也有成沙的陆地,聚集民居,每年都受西潦(洪水)为患。为抗御西潦,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筑起了一条50多丈长的基坝,取名为新基(传说旧基是在澳边坊以西)。根据《孔氏家谱》载,孔念八祖(元演),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在叠滘村南(即新基南头)修建祖祠(孔大宗祠)。经略安抚使雷宜中题赠“阙里南祠”牌匾。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孔大宗祠重修,复构一阁,以奉圣祖(即大成至圣孔子先师)。当时人们把这阁称之为“圣堂”。后来,遂名其地,于是把新基南头一带的地方,称为圣堂。其时,新基之东南面,已是沧海桑田,人们聚居,渐成坊里,自然而然地统称圣堂坊。
漖边坊——始名南面基。此处东南面是茫茫大海,西北面一带已有民居,在南面筑了一条基坝以防御潦水(洪水)。这条基坝取名南面基。后来,成沙扩展,陆地面积增大,南面基成为民众聚居的地方,而此处是濒临激的边缘,故取名为漖边坊。
江头坊——根据《江氏族谱》记载,江头在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建村。因为江姓人聚居此处,故称江头坊。
东宁坊、东聚坊——此处的东面是一片茫茫大海,洪水每每为害。这是民众希望安宁聚集所定的名字。其中东宁坊原名叫“开低基”。
庆云坊——始名海边沙。据史料记载,村头的西北面,是茫茫大海,西面一带叫做海边。在海边不远处,有一个沙蚯,人们称它为海边沙。后来,海边沙成沙扩大,与村头合拢,自成一个村落,取名为海边。因为它接近大海,自然灾害频繁,居民希望平安庇护,故更名为庆云坊,寓于“景升庆云”,太平吉利的意思。
隔涌坊)因为它的位置,是村头坊的对岸(即隔了一条河涌),故称隔涌坊。
村头坊——是叠滘成沙造地最早的地方,也是叠滘境域地名最早的起源。
园边坊——相传此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植物园,它在植物园的边缘而得名。由于“上大里”面积较少,历史上早已并入园边坊内。
三里社坊)古代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土神,其祭名叫做社。相传三里社,是由三个面积不大的“里”所组成的社稷之神。后来,用三里社的名称,代表着三个“里”来命坊名。
卢边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是卢姓聚居之地而得坊名。
澳边坊——根据史料记载,此处的西面有一个海湾,古代称之为澳。澳边坊,是在澳的边缘而得坊名。澳边坊,这个名字,昔日人们较少熟悉。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石崖黄公祠,祠的正门,绘画着神荼、蒋垒两个大门神,在叠滘乡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大门神”成了澳边坊的代名词。建国后,人们只熟悉澳边村,而大门神的名字逐渐生疏了。
田心坊——据老前辈所说,此处四周都是水田,在水田中间有一幅高地,有人在此处建屋居住。因此而得坊名。
桥头坊——是因石桥头的所在地而得坊名(石桥头,是全叠滘乡唯一规模的石桥)。桥头坊,当年很少人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在它范围内,有一间叫做慵荘黄公祠,建筑宏伟,而且靠近墟场,非常出名。人们都称它为“龙章公”(慵荘公的误称)。久而久之, “龙章公”成为桥头坊的代名词。建国后,桥头坊与澳边坊合并,称澳边村。桥头坊的地属,仍然有其范围。但是,“龙章公”的名字,已经很少人知道了。
庙涌坊——在双溪祖庙(叠滘人叫大庙)前面,东西相向,有一条河涌,名叫祖庙涌(简称庙涌)。庙涌坊位于祖庙涌的南面而得坊名。
东胜坊——始名东升坊。此处东南北三面是茫茫大海,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每在晴天的早上,水天一色,呼吸着清新空气,迎接着太阳升起,感到心旷神怡,人们就以即景定坊名东升坊。后来,东面积聚成沙,扩大了陆地面积,建筑物和树木,逐渐增多,遮挡了早上太阳升起的视线,即景似乎不符合实际,因而改名为东胜坊,寓东面得胜的意思。
潭头坊——始名凼头坊。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是一个大海湾,海湾东面,是茫茫大海。水退时,呈现出一幅大沙滩,当中有一个大湖,古人称这种状态为“凼”。由于成沙扩展,凼的周围逐渐成了陆地,建筑了民居,住上了人群。根据地形演变过程,而称凼头坊。后来,觉得凼字绕舌,不论听与读,都很不方便。又根据字义内涵,改为潭头坊。
圣堂墟——又称圣塘墟。是供祀孔子而得名。自从设了“圣堂”以后,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越来越多人来拜祭。因为“圣堂”地方狭窄,难以容纳众多的人群,故在会英里(在今叠滘旧墟内)附近增设了一间“小圣堂”,以分散来拜祭孔子的人群。小圣堂坐西北,向东南,门前有一个水塘,称为圣塘。凡到来祭祀孔子的人士,必然取一些“圣水”用作磨墨,以求读书聪明。后来,此处发展为市集,北段取名为圣塘街(有新、旧街之分),或称墟头;南段取名为圣堂墟,或称墟尾。建国后,南北两段,合称为叠滘墟。
文昌沙——简称文沙。据史料记载,文昌沙地处汾江中部,原是一个河滩,沿北方向伸展,直到原日均益菜市附近。其南面一段地(关帝庙前),名为白马滩;在其中部,有文昌庙而得名。
乐成坊——以乐成社而得坊名。
叠庆坊——未找到史料根据。
田边里——因其位于溥利围南线的禾田边缘而得名。
新约村——在1950年5月6日,分潭头村置立。
著名人物
庞尚鹏(1523—1581),字少南,号惺庵,南海桂城叠滘村头坊人,明中叶著名经济改革家,一度成为万历初年张居正大改革的先驱。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庞尚鹏出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几年之后擢升为河南巡按。他在巡视地方时,严惩危害百姓的官吏,俗称“庞铁面”。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庞尚鹏改按浙江,推动“十段锦法”和“一条鞭法”,得民心为民政的举措,减轻了民众的各种负担,为广大百姓所称道,福建、浙江和广东民间都建有永赖祠纪念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4 20: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境内面积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