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床架屋,汉语成语,拼音dié chuáng jià wū,比喻重复、累赘。也比喻办事重复,自找麻烦。 也作床上安床。出自《
颜氏家训·序致》。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清人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咏桃源诗,古来最多,意义俱被说过,作者往往有叠床架屋之病,最难出色。”
如“庆祝国庆”,后为“国庆”,前再来个“庆祝”,岂不叠床架屋?再如“
德育教育”之说司空见惯,比比皆用,正巧在某大报上又看到“我接受体育教育始于小学”。既然后面有“教育”,前面再用“德育”、“体育”,其中的“育”作何解?只是尚未见到“智育教育”之说。再如用得普遍的“报刊杂志”,是否也算叠床架屋?“刊”即指杂志,前面的“报刊”应该包含了“报纸”和“杂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