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体
物理学术语
物理学上指能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和X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通常指能发出可见光的发光体,凡物体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者,称做光源,又称发光体。比如太阳、灯以及燃烧着的物质等都是发光体,但像月亮表面,桌面等依靠它们反射外来光才能使人们看到它们。这些只反射外来光的物体不能称为光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可见光的光源。可见光以及不可见光的光源还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业,医学和国防现代化等方面。
发光体介绍
发光体依据其机理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热辐射原子跃迁、辐射发光。
热辐射
第一类是热效应产生的光。太阳光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蜡烛等物品也都一样,此类光随着温度的变化会改变颜色。
原子跃迁
第二类原子跃迁发光。荧光灯灯管内壁涂抹的荧光物质被电磁波能量激发而产生光。此外霓虹灯的原理也是一样。原子发光具有独自的特征谱线。科学家经常利用这个原理鉴别元素种类。
辐射发光
第三类是物质内部带电粒子加速运动时所产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工作时发出的同步辐射光,同时携带有强大的能量。
另外,原子炉(核反应堆)发出的淡蓝色微光(切伦科夫辐射)也属于这种。所谓的“切伦科夫辐射”,就是指带电粒子在介质中的速度可能超过介质中的光速,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辐射,类似于“音爆”。
注: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是指超过真空中的光速。这种现象被称为切伦科夫效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9 14:12
目录
概述
发光体介绍
热辐射
原子跃迁
辐射发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