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硝化细菌
生物细菌
反硝化细菌,是指一类能将硝态氮(NO-3N)还原为气态氮(N2)的细菌群,已知的有10科、50个属以上的种类具有反硝化作用。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反硝化细菌是假单胞菌属;其次是产碱杆菌属。
简介
反硝化细菌的生理类群包括广泛的腐生微生物组成。在通常氧化有机物质的条件下是依靠游离态O2,而在转为呼吸的疝气的条件下,则依靠硝酸盐的结合态氧,硝酸盐是氢的受体。
反硝化细菌能生存于作氮源用的硝酸盐的介质中,它能利用这种化合物既可作为能量代谢,又可用于物质代谢。反硝化细菌在土壤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为氨及游离氮的细菌。它们的酶系统能使还原为NH3。,并且微生物可同化这种氮以便合成细胞物质。
分布用途
它们在氙气条件下,利用硝酸中的氧,氧化有机物而获得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反硝化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厩肥和污水中。可以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不是氨态氮,与硝化细菌作用不完全相反。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如景观水治理,城市内河治理,水产养殖处理等,其中水产养殖污水处理应用最为广泛。
反硝化细菌在养殖水体中的作用:
1、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减轻亚硝酸盐对水生生物的毒害。
众所周知,由于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出现亚硝酸盐升高的现象,直接威胁养殖生物的生命,使养殖物的代谢器官功能下降,抗病力降低,严重时会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户的利益。而反硝化细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为底物,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排出水体,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减缓或避免了亚硝酸盐对水产生物的毒害作用。
2、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净化水体。
天然水体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这种现象称作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在水体中的过量生长,占据了鱼类活动的空间;耗尽了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的生存;藻类种类由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转为以蓝藻为主,毒害水生生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为水体中氮浓度过高,而反硝化细菌可以将水体中含氮化合物转化为氮气,降低水体中的氮浓度,减缓和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为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
生存需求
反硝化细菌如同腐生菌那样,从含碳化合物的广泛范围里氧化并建造自己的体内物质。在土壤中根的分泌物、死亡的植物根的残体及其分解的地上部,对这些微生物来说都是有机质的来源。但是它们也能够利用包含在土壤有机质富里酸组分中的易分解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淹水时,反硝化作用引起土壤氮素的损失,是由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向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增长。
应用
采用优良反硝化菌株经特殊工艺发酵而成。菌株反硝化能力强,能够以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作氮源,活化简单,繁殖迅速,作用效果显著,24小时可见效。针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有特效;针对藻类过度繁殖的水体能够大量消耗氮素营养,切断藻类氮素营养,维护良好水色;菌株在溶氧充足及厌氧条件下均可生存并进行反硝化反应,优化底质的物理、化学环境
主要作用:
1、还原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使之生成无害的氮气,解除亚硝酸盐的危害。
2、消耗氮素营养,抑制藻类过度繁殖,净化水体。
3、抑制致病菌。
4、改良底质。
推荐用法:
1、用30倍重量水浸泡本品200-500克/亩·米水深3小时后,全池泼洒。
适用范围:
①各种海、淡水养殖水体亚硝态氮含量超标。
②藻类过度繁殖,水体透明度太低,水色太浓。
③底质恶化,长泥皮、青苔。
④老化塘。
2、养殖期间定期(7-15天200-500克/亩·米水深)使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亚硝酸盐危害。
3、针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比较高时,用500克红糖配合1包反硝化细菌加水浸泡12小时以上,每包可用1.5亩,上午10点泼洒(在泼洒上述产品前半小时,全池泼洒酒精,1.5千克/亩·米水深,处理亚硝酸盐效果更佳),夜间再投放粒状增氧剂或大包装过氧化钙,降低亚硝酸盐效果显著,情况特别严重按上述方法隔三天再使用一次,亚硝酸盐基本上达到安全标准。
注意事项:
1、视水体恶化程度,用量可酌加。
2、不得与消毒杀菌类药物同时使用,须间隔3天以上。
3、原则上本品不能与肥料同时使用,施肥后两天内也不宜使用本品,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4、使用本品后水体透明度增加是正常现象,适量施肥即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3 21:49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布用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