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导演阿尔夫·舍贝里1946年和1951年凭借《折磨》和《朱莉小姐》两次问鼎
戛纳电影节最高奖,但当时这个奖不叫“
金棕榈奖”,而叫“国际电影节大奖”,而且评奖规则和后来的金棕榈有很大不同,因此很多人认为舍贝里不能算作双金棕榈俱乐部成员。担任《折磨》一片编剧的正是日后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的英格曼·伯格曼。这也是伯格曼创作的第一部电影剧本。1980年,76岁的舍贝里在斯德哥尔摩不幸遭遇车祸去世。
美国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以《
教父》三部曲成名。科波拉凭借第一部《教父》在1973年捧得
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两年后第二部《教父》为他赢得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奖3项大奖。1974年和1979年,科波拉分别以《
对话》和《
现代启示录》问鼎“
金棕榈奖”。1992年,他被
威尼斯电影节授予“
终身成就金狮奖”。
日本导演
今村昌平曾凭影片《
楢山节考》(1983年)和《
鳗鱼》(1997年)两获“金棕榈奖”。今村昌平被称作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优秀传人”,其作品还包括《
日本昆虫记》和《
赤桥下的暖流》等。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于1985年和1995年因《
爸爸出差时》和《
地下》获得“
金棕榈奖”,并受邀担任第58届
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在另外两大欧洲电影节上,库斯图里卡也都有所收获,包括一个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一个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一个“银狮奖”。
丹麦导演
比利·奥古斯特起初是一名摄影师,之后转行做了导演。1987年,奥古斯特以影片《
征服者佩尔》登上世界影坛,该片为他在次年收获一座“金棕榈奖”。1992年,他凭借《
善意的背叛》再次摘得“金棕榈奖”。奥古斯特还曾获邀来华担任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评委。
上世纪70年代,20多岁的比利时兄弟吕克·达内和让-皮埃尔·达内以纪录片创作者身份走上电影之路,一部《
一诺千金》让
达内兄弟获得了业界同行和观众的认可。1999年和2005年,他们凭借两部人文关怀色彩浓厚的影片《
罗塞塔》和《
孩子》荣获“
金棕榈奖”。
奥地利导演、编剧
迈克尔·哈内克最初从事的是话剧导演工作, 70-80年代创作开始转向电影。1997年他自编自导了影片《趣味游戏》,参加了
戛纳电影节的展映,引起了广泛关注。2001年,他导演的影片《
钢琴教师》获得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2005年,凭借自编自导的影片《
隐藏摄像机》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2009年,凭借战争片《白丝带》获得
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2012年,凭借影片《
爱》再度摘得
第6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该片还获得第85届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