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晚唐李商隐诗作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作者写诗的原因,行次灞上,便作此诗,回寄同科未及话别诸友,以抒情怀;颔联写作者东归后与同年彼此相隔,虽音书可通,却终难知彼此消息,只能长相忆而已;颈联写友人间推测作者行踪却难于相聚;尾联写劝慰友人:离愁难,不要折柳相赠。这首诗虽然是写别离,却贵有风致,咏离别而无离恨,喜悦轻快心情溢于字里行间,别具一种顾盼生姿之风致。
作品原文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1
芳桂当年各一枝2,行期未分压春期3。
江鱼朔雁长相忆4,秦树嵩云自不知5。
下苑经过劳想像6,东门送饯又差池7。
灞陵柳色无离恨,莫枉长条赠所思8。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次:停留。灞上:在今西安市东。却寄:回寄。李商隐于开成二年擢进士第。同年:科举制度同榜的人称同年。
2.芳桂:桂花。古代以登科为折桂,《晋书·郄诜传》:“臣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当年:正当少壮之年。
3.未分:未料。压:迫。压春期,谓春天将尽。
4.江鱼朔雁:分指相隔两地的朋友、同年。
5.秦树:秦地之树。嵩云:嵩山之云。
6.下苑:长安城东南曲江池风景区。
7.东门:长安城东出第一门曰宣平门,亦曰东城门。送饯:以酒宴送别。差池:不齐之貌。阴差阳错。
8.长条:柳枝。
白话译文
我们正当妙年,幸运地各折一枝芳桂;却也不曾料到:才是春末,我能有机会东归。
我们一在北地,一去南方,虽然也可以长相忆念,但远隔秦树嵩云,今后的行踪,也就很难知悉了。
我们过去在下苑一带的游宴情况,此后也只能从想象中去回味了。
我们各折桂枝,我此去是及第东归,面对灞桥柳色,自然不会惹起离愁,也就不须辱折柳条以相赠了。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应试,经令狐绚誉荐,而登进士第,高锴当时共录取了四十名新进士,除李商隐外,还有李肱(状元)、张棠、李定言、牛丛、郑茂谌、曹确、吴当等。这些就是李商隐的同年好友。其中韩瞻后来成了李商隐的联襟,关系最为密切。离京之前,同年好友们设宴为商隐饯行,大家互相勉励一番,约好今后要尽量互相提携等等,然后握手道别。李商隐及第离会后,即东归济源(今河南省济源县)省母,行次灞上,便作此诗,回寄同科未及话别诸友,以抒情怀。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写于归乡途中寄赠作品,诗歌中的情谊绵长而温和。首联写李商隐和他的友人们及第正当妙龄,分手的时候已是暮春,“芳桂当年“”化用典故,谓自己和同科进士当时同为进士,未料到离别之日竟在春末。颔联写同年分手之后,南北东西,会面很难,惟有彼此相忆,而具体的情况自然不能详知了,“江鱼朔雁”与“秦树嵩云”相对,进一步加深离别后信息难知的氛围。颈联写想邀约一道畅游曲江风景区,却未能如愿,不过是空想而已;谁知东门饯别又阴差阳错,同年竟未能同聚。尾联借用典故灞陵柳色,古人送客至灞桥,会折柳赠别。写了灞岸之垂柳本无离别之苦,不必枉折柳枝赠与同年。盖言同时及第,春风得意,无别离之恨也。及第东归,春风得意,却寄之作,情意蔼然。语调平和,无骄无怨,思深词浅,兴味翩翩。灞陵的柳色,经常被诗人们用来形容离恨,李商隐却别出心裁,用“无离恨”来点出这份情谊将随着江鱼、朔雁的忙碌而长驻心间,离别的相思,于是不能称其为苦,反而有了一种念想的甜蜜。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举子的心态,在少年得意后,他将世界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美好。
名家点评
清·陆昆曾:起言幸与诸公同登一第,正相聚之始也,不意归期迫我先春而行。二语完却“及第东归”四字。下言嗣后从彼此相忆,正恐消息难知,有天隔一方之感耳。五句因独行踽踽,是以下苑经过,谩劳相像。六句因同年济济,是以东门送饯,未免差池。结言及第东归,幸与去家有别。灞陵柳色,觉无离恨,不烦公等之攀折以赠也。(《李义山诗解》)
清·纪昀:致怨同年,语尤过激,义山盖褊躁人也。(《玉豀生诗说》)
清·张采田:此盖同年中相厚者未及话别,先以之诗,故措话皆深透一层,愈觉情意蔼然,无所谓致怨过激之语也。(《李义山诗辨正))
清·冯浩:姚氏谓必同年中最知爱者,未及话别,故寄之。末言对此灞桥柳色,彼岂能知人离恨耶?翻觉折赠之为俗况矣。此解为合,正醒出不及话别也。钱曰“以及第故无离恨”,似浅矣。(《玉豀生诗集笺注》)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文宗开成二年( 837)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4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