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象屿保税区设立于1992年10月15日,面积0.63平方公里。累计设立企业1100家(2006年),
引进外资8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超20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
2005年
厦门市决定建设厦门现代物流园区,由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东渡港区、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等部分组成,面积约9平方公里,由保税区管委会管理。园区依托厦门东渡港、高崎国际航空港的便利条件以及
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特殊政策优势,实现
海陆空联动,发展保税与非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互动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进口配送和出口集拼为主的国际物流产业具备相当规模,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
国际物流中心,不仅是厦门乃至
福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标兵,也是全国保税区拓展保税物流的典型。
1992年10月15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面积0.63平方公里。累计设立企业1100家,引进外资8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超200亿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区内企业主要从事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和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业务,保税物流的业务量始终占保税区业务总量的90%以上,其比重居全国15个保税区之首。
2004年8月,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保税物流园区,面积为0.7平方公里,一期0.3平方公里于2005年12月21日验收,2006年3月正式运营。园区与港区联动运作,可开展“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贸易、国际中转”等业务,实行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政策。已有全球物流、
中外运、裕利、YCH、以星、东方海外、越海等数十家企业入区运作,进出区货值达80亿美元。
岸线长约5公里,有生产性深水泊位20个,正兴建的泊位8个。2007年
集装箱吞吐量达24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868万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主力港口和海峡两岸直航口岸之一。
面积1.55平方公里系
填海造地而成,2007年底,园区市政、通讯等基础设施,
仓库、堆场及国贸
码头21号
泊位等经营设施竣工投入使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码头、港务码头、闽台中心渔港将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园区主要开展非保税物流、城市物流配送、对台农、水产品仓储、交易等业务。
位于
厦门岛北端,南依厦门机场,北面隔海与
集美区相望,东、西两侧分别为
集美大桥和
厦门大桥、
杏林大桥。总规划面积约为1.17平方公里,分为保税物流区、非保税物流区、航空工业区、商业配套区、行政办公区等几大功能区域。园区将发展城市配送、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内外中转、国际物流、
冷链物流、空港保税、航空产品生产及维修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