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厦门市决定建设厦门现代物流园区,由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东渡港区、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等部分组成,面积约9平方公里,由保税区管委会管理。园区依托厦门东渡港、高崎国际航空港的便利条件以及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特殊政策优势,实现海陆空联动,发展保税与非保税物流,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互动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进口配送和出口集拼为主的国际物流产业具备相当规模,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
国际物流中心,不仅是厦门乃至福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龙头和标兵,也是全国保税区拓展保税物流的典型。
基本概况
保税区位于厦门岛市区西北厦门港,连接海天码头、象屿码头、地处厦门东渡港区,紧邻319国道和鹰厦铁路,与高崎国际 机场接壤。1992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保税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0.63平方公里,1993年11月28日开关运作。紧临319国道和港区铁路,具有陆海空运输的便捷条件。与台湾一水之隔,具有海峡两岸直航试点口岸的区位优势。具有优越的物流环境、快捷的通关环境、完善的服务环境、高效的行政环境。
围绕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发挥象屿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为提升厦门改革开放层次和水平、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厦门市政府为推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争创体制新优势而决定实施“区港联动”。保税区管委会鼓励和扶持
保税区物流企业创新运作模式,开拓新的物流服务对象,扩大厦门物流产业的服务区域,积极协调海关、口岸、交通等部门,研究制定了“集装箱码头转栈运输操作规程”,实行了简单意义上的“港区联动”。
2004年是保税区全面实施“港区联动”、抓物流园区申报工作和二期工程的建设年,推动保税区迈向新里程。为把厦门保税区建成国内最有特色、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除挖掘保税区一期潜力,拓展新的空间外,还要加快保税区二期工程建设步伐,确保2006年投入使用,同时扩区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规划、设计之中,拟将从保税区0.6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推进厦门保税区实力、规模、效益上新台阶。
投资环境
地理条件:象屿保税区位于厦门岛西北部,东临319国道,西连保税港区,南接东渡港区,北邻国际机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并具有作为两岸直航试点口岸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自然条件:象屿保税区属亚热带
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度(历史最高温度为38.5度,最低温度为2度);年平均湿度为78%,其中3至8月较潮湿,10至2月较干燥;区内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24-4.7米/秒,
年平均降雨量1181mm。
交通运输
海运:厦门港距离上海561海里,广州389海里、香港287海里、马尼拉667海里、台湾高雄222海里,日本长崎816海里。厦门港已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独联体、加拿大、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个 港口通航。1998年年吞吐量达1639万吨,其中集装箱达65.36万个标箱。在全国港口中居第六位。另外厦门至上海的国内第一条国际标准货柜运输班轮已开通。
象屿保税区位于厦门深水良港东渡港区内,正在建设的保税区专用码头与保税区相连,其中拥有2-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三个,1-2万吨级通用泊位4个。码头岸线全长1406米,港区陆域总面积36万平方米。
陆运:鹰厦铁路和福温铁路(在修)将厦门与全国铁路网相连;319、324国道将厦门与全国公路网相连;有往来于厦门-深圳、香港的
集装箱运输专线,客货运方便快捷。
空运:保税区距厦门国际机场2公里,现有62条航线与全国主要城市及香港、新加坡、槟城、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等国外城市通航,每周进出760余个航班。1998年迎送旅客349.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16万吨。厦门机场吞吐量居全国第7位。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一期)
(1)供水:综合指标100立方米/公顷.分钟
仓储及加工区最大用水量:157.5立方米/小时
(2)供电:开闭所三座,容量2.58万千瓦
规划建设变电所16座,每座400-630KVA;
(3)供气(燃气):每日最大供应量13000立方米
(4)电讯:提供1350对电话线路,已建成邮电所一座。
(5)区内消防按一级设防。
(6)办公楼:规划面积20.86万平方米,已完成6.5万平方米。已建成海关大厦和供投资商使用的象屿大厦、银盛大厦。
(7)仓库及加工业厂房:规划面积37.95万平方米,现已完成8.72万平方米。已建成8幢仓储加工楼,可全面满足贸易商,加工商、货物供应商的需要。
配套服务:海关、商检、工商、税务、银行、保险、邮电等有关部门均在区内设有分支机构,随时为投资商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优惠政策
中国境内外的任何经济组织、企业、自然人依法在象屿保税区投资兴办的企业,除可享受厦门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外,还可享受以下特别优惠:
1、可自主地选择开展生产加、转口贸易、保税仓储、进口物资分拨、码头经营、商品展销等业务。
2、货物在区内与境外地区之间进出自由,不受许可证、配额管理的限制。
在区内从事加工贸易,可不实行按企业分类、商品分类的管理办法。其进口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元器件、包装物料一律实行保税管理,不收保证金,勿须设立银行保证金台帐。
3、区内生产性企业产品销售不设置内外销比例。
4、区内进口自用的生产设备、基建物资、办公用品以及维修零配件、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5、进口货物可在区内储存,其储存时间不受限制。
6、区内企业所申报缴纳的营业税可返还10%。
7、区内企业可开外汇帐户,保留现汇,周转使用。
8、区内货物分拨企业的进口货物分拨可批量进口、分批销售、售后核销。
9、区内企业向非保税区的进出口公司、自营进出口的生产厂家购买的货物,可以缓办实际离境手续。如果具备相关单证,则可重新办理返销非保税区的有关手续。
10、区内企业中方管理人员因经营业务需要出国出境,申办手续简便、快捷。
通关环境
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宽松”的海关监管方式,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办法,采用电子物流监控和 EDI 报关,通关快速便捷。
保税区企业可自主开展保税仓储、物流分拨、出口加工、服务贸易等业务。保税区已形成
机电产品配送、进出口石材分拨和
国际集装箱运输三大特色物流,是中国东南地区的现代国际物流园区。
厦门保税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保税仓储、高新加工、国际贸易等行业,最终目标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保税区。
服务环境
保税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授权的行政管理机关,秉承“服务、高效、廉洁”的理念,精简程序,透明办事,热忱服务,不设任何
行政性收费。
检验检疫、工商、税务、银行、保险、邮电等有关部门均在区内设有分支机构,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和服务。区内货代、报关、仓储、运输、装卸等相关物流服务的企业齐全,配套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