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矿
采出而未经选矿或其他加工过程的矿石
原矿,采出而未经选矿或其他加工过程的矿石。在煤矿中称原煤
术语简介
从矿山开采出来未经选矿或其他技术加工的矿石。少数原矿可直接应用,大多数原矿需经选矿或其他技术加工后才能利用。在选矿中,经过碎磨进入分选作业的矿石称作入选原矿。
各采场的采出矿石,经过运输和配矿,送到加工厂的矿石。
选矿的工艺方法和药剂配方与原矿品位有关。
为了提高有用成分回收率,选矿要求原矿品位和其他有关成分含量稳定在一定数值范围内。
铂族元素的矿石品位用克/吨表示。
选矿生产
影响贵金属选矿效果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原矿性质、磨矿粒度、浮选药剂、反应时间等等。诸多复杂不确定因素作用的结果使技术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选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选矿过程中,矿石的原矿品位、回收率、尾矿品位三者是密切相关的。通过计算三者之间相关系数,掌握其变化规律,有助于指导选矿生产。
对同一原矿品位,rxz、rxy值趋于0值时,各项指标最佳。此外,ryz值对原始数据的准确程度是一个检验,可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完善各项生产指标。
入选品位
入选品位是矿山重要经营参数之一,其合理与否对矿山效益和资源的利用程度有显著影响。合理入选
品位不是一个独立参数,涉及选矿技术指标、采选成本、产品售价及投资等因素。研究最佳原矿入选品位对采选联合企业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有越来越多的矿山,尤其是露天矿山,随着开采水平的下降,采场入选品位降低,直接影响矿山总体效益。单纯提高原矿人选品位,虽可降低选矿比,降低铁精矿生产成本,但原矿品位增加了,剥采比也会大大增加,矿山总体效益未必增加;会有一部分低品位矿石抛弃运至排土场,但原矿数量有限,这也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且入选原矿品位提高了,相当于采场掌子出矿量增加,采矿强度加大,这也会对采场造成较大产出压力;且矿山采场投资也是很大一笔费用,也应相应考虑进去。
因此,寻求最佳入选原矿品位,使采剥、铁精矿 钛精矿生产. 成本最低,从而实现企业长期经济效益最大化。
原矿管理
一、要对矿石变化情况做出预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金属矿山成矿条件比较复杂,含金矿石的赋存状态及矿体规模、产状等等变化都比较大,所以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入选原矿的性质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因此,选矿专业应配合采矿、地质专业,根据采掘计划和下一年度的原矿分矿块或中段进行的采样结果,及时进行原矿物质组成的研究及必要的选矿试验。编制必要的原矿性质变化与药剂用量变化对应图,以便对下步的生产做出预测,有目的地及时调整流程内部结构及各种选矿药剂的用量,提高选矿技术经济指标。
二、及时与出矿单位联系,保证均衡供矿
为了使入选矿石性质相对稳定、大小均匀,从而保证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选矿厂应经常出矿单位取得联系,及时了解旬、月、季的出矿情况,要求他们合理配矿、均衡出矿。如遇矿石性质相差较大的矿石,有条件的应分采分运,以利选矿生产。
三、要保证原矿质量
加强原矿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就的要保证原矿质量。保证供矿粒度并尽量减少其它杂物。采矿、出矿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坑木、杆子头、导爆索等杂物混入,以防由于杂物的混入引起停车或损坏设备等事故。在采矿过程中,要及时处理过大块,对于某些含泥量大的矿石,要特别注意井下水的防治,以免大量水进入矿石溜井,造成矿石泥化严重,影响矿石的处理。
四、加强手选,提高入选原矿品位
随着目前选矿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金属的需求程度,不少矿山为了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金属储量,降低了矿石的边界品位,这样以来,入选原矿品位也日趋下降。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尽量多处理矿石,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手选。这样做有如下优点:
(1)提高了入选原矿品位,改善选矿条件和选别效果;
(2)剔除了废石,增加了生产能力,同时可以降低选矿成本。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工手选;光电选矿机丢弃废石;重介质选矿法等等。
五、选矿厂要加强管理,灵活组织生产
一般来说,碎矿车间的能力都比较大,相对工作时间少,这就需要及时与出矿部门取得联系,保证矿石的供应,为下一步工序准备充足的原料。同时选厂应根据出矿情况,利用原矿仓与粉矿仓供矿的时间差,保证及时均衡地处理矿石,对容易发生氧化的矿石,要及时处理,以免矿石在矿仓中储存过久,发生氧化现象。
六、领导重视,搞好协调
矿领导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定期召开地质、采矿、选矿各专业人员参加的会议,要求地质、采矿部门积极配合,确保给矿均匀,为选矿厂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8 09:49
目录
概述
术语简介
选矿生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