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公
明代特务机关东厂的首领太监
厂公,出自《明史·成祖三》。指明代特务机构东厂的首领太监,又称督主、厂督。其职衔全称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总督东厂、提督东厂。宦官与锦衣卫尊称其为督主;士大夫称其为厂督、厂珰(珰,宦官的雅称),尊称为厂公。
内容简介
《明史·成祖三》记载:“是年,始设东厂,命中官剌事。”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了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决定设立一个称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的新衙门,地点位于燕京(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今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据说系原东厂所在地。)由大内宦官担任首领太监“总督东厂”。主要侦查以反叛乱、捉拿异议分子为主。后与其他两厂(西厂内行厂)一卫(锦衣卫)合称“厂卫”。
《明史刑法志》记载:“凡中官掌司礼监印者,其属称之曰宗主,而督东厂者曰督主。东厂之属无专官,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皆卫官。”
东厂的首领为钦差掌印太监,职衔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总督东厂、提督东厂。宦官与锦衣卫尊称其为督主,士大夫称其为厂督、厂珰(珰,宦官的雅称),尊称为厂公。初设时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俗称宗主)兼任,后因掌印太监事务繁杂,改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担任。
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锦衣卫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隶役(称掌班、领班、司房,共四十余人)、“缉事”(称“役长”和“番役”)等军官由锦衣卫拨给。
东厂入内即摆设大幅岳飞画像,提醒东厂人员办案毋枉毋纵。
明代知名的掌权太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都曾统领东厂。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23:3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