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杲,字述希。明代惠北德音里八都峰尾卢厝(今属
福建泉州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人,乃元代名臣
卢琦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元文宗
天历至明太祖
洪武年间(1328—1398年)。明洪武六年(1376年)以
人材举授文林郎,任顺德府
钜鹿知县。稍后,卢杲的弟弟卢昺,也以“
人材”被荐,授
广平知县。虽朝代更迭,而书香自宋初卢仁起,绵延几百年的
卢氏一门,仍然显赫。
县志载,
卢杲“弱冠知名”,成年之前,便已声名远播。他自幼深受家学的熏陶,熟读诗书经史,学问渊博;父母亲的影响,使他从小便养成了正直善良、体恤贫苦、嫉恶如仇的品格。
卢杲任钜鹿知县时,南方战事尚未平息。钜鹿地处冀南,乃中原腹地京都门户。经历了元末大规模战争的洗劫,钜鹿境内已是满目疮痍。
卢杲到任后,经常乘车深入民间,遇有百姓外徙,他便要下车来,招集那些外流百姓,劝导他们定居下来开荒种地,并给予帮助,使许多已外流的钜鹿百姓重返故里。他为政清廉,对县里的钱粮财政,从不染指。
他又说:作为县令,应该替天子抚恤百姓,百姓穷苦困顿了,应善于去扶助他们,这才是一个县令忠于天子的本份!此外我便别无他求了!他任钜鹿知县三年,使
钜鹿县政通人和,政绩卓著。
任满考绩后当升职加俸,而卢杲却以体弱多病,心力交瘁为由请辞归乡。他离职时,钜鹿百姓齐聚在大道上。齐唱动情的钜鹿歌谣送别他,以致大道阻塞。据县志载,直到清乾隆末年,钜鹿城里还完好地保存着当年钜鹿百姓为卢杲竖的“遗爱碑”,他的事迹被载入《钜鹿县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