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木简,是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
南越国宫署遗址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2004年11月23日-2005年1月24日在宫署遗址的一口南越井内清理出一百多枚
南越国木简。这批木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岭南地区
简牍考古的空白,改写了广东无简牍出土的历史,极大地扩展了南越国史的研究范围,其意义和价值非常重要。
细节介绍
类型
这批木简
赵佗前期的遗物,主要是籍簿文书和法律文书。籍簿文书包括宫署管理出入簿、财务分类簿、军事文档等。法律文书包括律令、爰书、奏谳书。很零散,仅知体例与中原所见的汉文书简、汉律简相同。
数量
整简和残简共一百多枚,均为木质,其中完整的木简全长25厘米、宽1.7-2.4厘米、厚0.1-0.2厘米。绝大多数单行书写,只有一枚书两行半字(可能因其用途有别于它简)。简上文字均为墨书,字数不等。目前清洗出的整简中,文字最多的有23字,最少的只有3字,以 12 字居多。
风格
因材质和保存状况不同,各简上文字清晰度不一,大部分能用肉眼辨认。简文字体多为扁横、波磔明显的成熟隶书,亦有宛转圆润、端庄凝重的篆书,其中的隶书总体风格与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书文字接近,篆体字则与湖北
云梦睡虎地秦简文字相似。在王宫御苑的原址上出土木简,在国内外极为罕见。这批简文的书写者应是直接服务于南越王室的书吏,甚至是南越国的书家高手。
反映内容
经考查,这批木简应是南越国王宫的纪实文书,可以说是“王宫档案”,它们从多个方面反映出南越国宫廷生活中的各种制度。
宫室管理
多枚木简上有“出入”二字,可能是人或物品的出入王宫的凭证;职官制度,简文中有的“陛下”、“公主”、“舍人”、“左北郎”等官职名称,其中一些属首见,为传世文献所不载;而“陛下”证实了史书中关于南越国割据一方、居国称帝的记载;
地理
属地理内容的有“横山”、“蕃禺”、“南海”等简文对研究南越国地理、地名、疆域等的研究意义重大;
律法
“当笞五十”、“不当笞”等简文是南越国法律条文的间接记载;其中也有惩处制度的实践记录。,木简有记载,一个人没有抓到老鼠,被打了五十下;有十二个人抓老鼠抓够了,就不打;一个人要抓十只老鼠,没抓到就打。
官职
这批木简出现了不少职官,有泰子、公主、舍人、中官、食官、御工令、典等,证实南越国“同制京师”。黄展岳还发现了有个别职官为南越国独有,如“大鸡官”。黄展岳解释,南方少数民族流行鸡骨占卜,南越土著越人也有这样的风俗,《史记》里亦有记载。黄展岳说,南越国第一代主赵佗“和集百越”,设“大鸡官”专门负责鸡卜事务
携带信息
单枚木简上的字数虽少,但因为简文是记事性的,反映的却是多方面的内容。如第91号简文:“□张成,故公主诞舍人。廿六年七月属。将常使番禺人”。虽然部分文字缺失,但能看出至少包含着以下信息:1、人名:张成,公主名诞;2、地名:番禺;3、官名:公主,舍人,将常使;4、时间:二十六年七月。汉代只有皇帝之女方能称“公主”,《汉书・吕后记》:吕后“五年春,南越王赵佗称南武帝”。赵佗自号“武帝”,其女赵诞自然就是公主了。南越国的93年中传五主,除开国之君赵佗在位67年外,其它四主在位时间最长的也只有16年,仅赵佗超过二十六年。在南越国立国期间,西汉从刘邦起经历的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共五帝一后,其中只有武帝在位时间超过26年,但武帝登位后开创了用年号纪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年号也不超过6年,故汉武帝的纪年不会有二十六年,简文“廿六年”只能是南越国赵佗的纪年。赵佗二十六年,即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
意义
这批南越木简的发现,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萍芳先生参观后表示,木简的出土对中国汉代历史的研究非常有价值。对于岭南地区来说,这批木简可与殷墟的甲骨相媲美,南越王宫遗址堪称“广州殷墟”。
出土地
编号J264渗水井
发现南越国木简的井编号J264,位于南越国御花园和宫殿区的一条砖石走道之间,深3.08米,井壁构造奇特,上部用扇形井砖砌筑,下部用陶制圆形井圈叠砌,井底部铺有三块木板。在井口下砖砌井壁的东、西、北三侧都特意留出通水缺口。东缺口连接一条东西向的木质明渠,明渠两侧铺素面地砖。西缺口与井外一东西向的沟槽相通。北缺口为陶制地下管道,前段接木质暗槽。根据井内三个通水缺口高差和井外三条通水管道的高差比较,东西两渠道为进水入井的,北侧陶管道为向北排水的出水口。
井内淤积土从上到下可划分为16层,其中第1-5层是井废弃后的堆积,第6-16层为井使用过程中的淤积土层。除木简外,井内还出土大量树叶、果核、种籽和少量动物骨骼。初步目验,植物果核中有荔枝核、桃核、梅子核等,种籽大多为甜瓜籽,动物骨骼中有各类鸟骨、鱼骨。光是果核和种籽就有20多种,这在中外考古上、尤其是秦汉考古史上均属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物候农业的发展、御苑中的林木品种、人们的饮食生活等方面都价值非凡。
据J264井壁缺口、东西沟槽、北侧管道及井内堆积和包含物看,该井为南越宫廷苑囿的排水系统中一口将东西侧来水集中之后通过北侧管道向北输送的一口大型沙井。以前我们在宫署遗址发现历代水井数百个,其中修筑精美南越国时期的水井,都是食水井。在宫署遗址发掘中,已发现数条相互连通的排水渠道,有明渠和暗渠,有木渠、陶管和砖道等,显示了南越国建筑的地下排水设施规划完善,设计缜密,水平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