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
朱熹之父
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
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
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
宝佑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
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
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
景点简介
南溪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
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
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
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
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
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
半亩方塘”即指此处。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
活水亭”,今皆修复。
南溪书院概述
朱熹,字元晦,是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成就卓著的诗人和文学家。他集
孔孟思想之大成,创见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对南宋之后七百多年的中国与东亚社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人格高尚,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对人类思想史作出巨大贡献的东方文化圣哲。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中午,朱熹出生在尤溪城南毓秀峰下的别墅(郑安道义斋馆舍)西厢房,使这里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朱熹诞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美丽的童年,并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七岁以后,跟随父亲朱松迁居
建州(
建瓯)。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享年47岁。临终前将朱熹托付给崇安
胡宪(籍溪)、
刘子翬(屏山)、
刘勉之(白水)代为教养,三先生对朱熹母子给予了悉心照顾。武夷山三先生都是学养深厚、名重一时大学者,朱熹有幸能得到了三先生的悉心教育,他刻苦攻读,兼收并蓄,奠定了扎实的学问功底,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三先生高洁情操的熏陶。从他一生不慕虚荣、不事权贵的处世准则中,人们依稀可以看到三先生的精神风韵。十八岁那年的秋天,朱熹参加建州乡试(秋闱),考取了贡生;第二年春天,朱熹上京科举(春闱),考取了
王佐榜进士。先后官拜
同安县主簿、江西
南康知军、湖南
潭州、提举
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知漳州、焕章阁待制侍讲等职。他一生为官方九年,在朝仅40余日,其余四十多年时间都在任闲职(半俸:宋制,只发一半廉金之意),先后提举南京
鸿庆宫、武夷山
冲佑观等,他利用这一段时间,致力著书立说,开门授徒。据统计,他一生写下了126部著作、700多卷,成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亲手创办了27所书院,培养了
真德秀(宰相)、
蔡元定(吏部侍郎)、
黄干(女婿)等362位名重朝野的大学者,为促成“
闽学”成为官学地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为朱熹诞生地御笔亲书“南溪书院”匾额,至此,南溪书院就闻名于天下。
朱熹生平对生养他的尤溪,怀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据记载,他曾多次回到这里寻亲访友、讲学授徒,并留下了大量的墨宝铭文、手迹板联和诗词歌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个个莘莘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骚客到这里寻根溯源、亲近朱熹。正如
刘海粟先生所颂扬的“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发展历史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是实施藏书、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与宋,废止于清,前后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宋代最著名的有
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
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
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
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
嵩阳书院。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
明代书院发展到一千两百多所,但其中有些是官办书院。一些私立书院自由讲学,抨击时弊,成为思想舆论和政治活动场所。最著名的有江苏无锡
东林书院。明朝统制阶级曾先后4次毁禁书院,然而书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多次毁而不绝,在严酷的政治压迫下,书院师生宁死不屈。东林书院的对联写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代书院达2000余所,但官学化也达到了极点,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如
张之洞在武昌建立的
两湖书院、广州越秀书院等等。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史沿革
唐代书院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初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唐贞观九年(635)设在
遂宁县的
张九宗书院,为较早的私人书院。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名为
丽正修书院。十三年又改为
集贤殿书院。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于五代末期基本形成,主要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宋代书院
北宋初年,私人讲学的书院大量产生。陆续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象山等书院。其中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书院并称为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到仁宗末年,北宋前期较有影响的书院全部消失。熙宁四年(1071)朝廷直接向州学派出教授,以削弱书院和县学。七年将有教授的州中书院并入州学。南宋初期,
张栻、朱熹、
吕祖谦、
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理宗(1224~1264)即位后,将理学定为正统学说,
书院教育成为朱熹等理学大师的遗产被官府继承。
景定元年(1260)起,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才能成为每个州的书院
山长,朝廷借此控制书院。
元代书院
元
至元二十八年(1291)
元世祖首次下令广设书院,民间有自愿出钱出粮赞助建学的,也立为书院。后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并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长也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元代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并创建书院296所,加上修复唐宋旧院,总数达到408所。但受官方控制甚严,无书院争鸣辩论的讲学特色。
明代书院
明初时,宋元留存的书院,多被改建为地方学校和社学。成化、弘治以后书院逐渐兴复。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以书院倡邪学下令毁天下私创书院。十七年以书院耗费财物、影响官学教育再次禁毁书院。到嘉靖末年,内阁首辅
徐阶提倡书院讲学,书院得以恢复。万历七年(1579)
张居正掌权,在统一思想的名义下下令禁毁全国书院。其去世后,书院又开始盛行。天启五年(1625)
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造成了“东林书院事件”。
崇祯帝即位后书院陆续恢复。期间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其中新创建的有1699所,出现了
陈献章、
王守仁等学派。明朝的书院分为两类:一种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后者多为
统治者所禁毁。
相关报道
南溪书院-半亩方塘颂千年(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钟自炜,《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30日 06 版)
观书有感
朱 熹(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实,这只是《观书有感》的第一首,第二首同样颇具意味——“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