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
长江流域巢湖北岸在合肥市支流
南淝河,古称施水,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发源于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蜀山区长丰县两地交界处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经鸡鸣山,向东南流入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市包河区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
名称演变
南淝河,古代称为“施水”,早在东汉桑钦的《水经》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有专述。先秦时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岭处开凿人工运河,沟通长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东淝河。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进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东淝河与南淝河两条淝河在逍遥津汇合,故称合肥。
《水经注·卷三十二》记载:“施水受肥于广阳乡,东南流迳合肥县。应劭曰:夏水出城父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阚骃亦言出沛国。城父东,至此合为肥。余按川派别,无沿注之理,方知应、阚二说,非实证也。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非谓夏水。施水又东迳合肥县城南,城居四水中,又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孙权之攻合肥也,张辽败之于津北,桥不撤者两版。权与甘宁蹴马趋津,谷利自后著鞭助势,遂得渡梁。凌统被铠落水,后到追及,流涕津渚。”
干流概况
南淝河,其源头《合肥市志(1997年版)》记载有二:北源在蜀山区长岗社区(原属肥西县长岗乡)邓店村西侧,南源在蜀山区小庙镇(原属肥西县将军岭乡)将军岭,两源于鸡鸣山汇合,向东南流入郊区,进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
2009年,经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务局、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考察、评审,确定南淝河正源位于蜀山区高刘镇(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从肥西县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关树立“南淝河正源”碑。
南淝河全长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称65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县段行政区域并入蜀山区之前,合肥市区内长约60公里。
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区亳州路桥为上游,长38公里,河床宽6~10米,水深1~2米;自市区亳州路桥至屯溪路为中游,长5.5公里,河床宽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桥至施口为下游,长26.5公里,河床宽50~100米,水深2米左右。
河道变迁
南淝河流经合肥城附近的河道,几经变迁。唐代,南淝河沿合肥古城金斗城北缘流过,此段称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1169),扩建城地,金斗河括入城内,在其进出城处分别设西、东两水关。明正德六年(1511),封闭水关,南淝河顺北护城河东南流。金斗河淤塞成沟,解放后填沟筑路(即淮河路~中菜市~长江剧院北墙向东一带),成为被掩埋的一条古河道。
水文特征
南淝河水位随季节变化很大。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位较高;冬季,流域内降水少,河流水位较低。河流水位年际变化也较大。北门桥正常水位为8米左右,历年最高水位为16.19米(1954年),历年最低水位为6.49米(1956年)。1978年11月10日,芜湖路桥以上河道干涸。
根据资料计算,南淝河合肥北门水文站水位为:5年一遇12.8米,10年一遇14.7米,20年一遇15.09米,50年一遇16.18米。5、10、20、5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50、500、700、1000立方米/秒。该河段安全泄洪量为400~600立方米/秒(1988年断面)。
南淝河洪、枯水位变幅4~6米,起落时间48小时。汛期易受巢湖水位顶托,每遇暴雨常危及堤防和市区安全。
主要支流
南淝河全流域有8条支流: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发源于长丰县土山乡青岭村,南流至大杨店乡赵山村进入合肥郊区,于郊区磷肥厂附近注入南淝河。全长24.7公里,流域面积221.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泅水、大官塘、梅冲3座中、小型水库。
板桥河,古名皇陵庙南水。其源头有二:西支源于长丰县双墩乡邵岗村,东支源于长丰县吴店乡尚岗村。两支在长丰县三十头乡阁坡附近汇合,南流至张洼乡大店村进入郊区,再于双岗东侧注入南淝河。全长26.2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流域面积177.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三十头、张桥、蔡塘3座中小型水库,中游建有王岗滚水坝。
史家河,古名小史港,发源于长丰县南部,南流经郊区张洼乡,至东市区穿过矿机厂大院入南淝河。全长12公里,流域面积63平方公里,建有节制闸、涵洞等。
二里河,古名九曲水,发源于郊区常青乡五里洼附近,东北流至雨花桥入南淝河。全长5.2公里,流域面积12.7平方公里。二里河地面高程在15~42米有10平方公里,低于南淝河水位(15米以下)的有2.7平方公里,一遇暴雨,下游省体育场一带,常受洪涝灾害。1980年代,开辟了新河口,出水较前流畅。
二十埠河,又名龙塘河,发源于长丰县三十头乡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区与肥东县边界南流,在肥东县龙塘乡程马圩与三十埠河汇合后,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缓,常年通舟楫。
十五里河,发源于大蜀山南侧,东南流至马家渡入南淝河。1957年兴建兴集电灌站调整水系时,人工改道至义城镇南部董城府附近注入巢湖。改道后河长28.8公里,平均坡降0.72‰,流域面积111.25平方公里。十五里河河道弯曲,源短流急,洪、枯水位变化大,汛期常有巢湖水位顶托,下游易受洪涝灾害。1959年曾对河道清淤疏浚,后又在河道建有兴集、汪潦两座排灌站,泄洪和灌溉条件有所改善。
店埠河,是南淝河最大支流,发源于长丰县吴店乡,南流经肥东县众兴、永安、店埠、撮镇、临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全长38公里。店埠镇以下河面宽70~90米,河底高程4.5米,可通航百吨位船只。
长乐河,源于肥东县桥头集乡,西流经复兴、长乐乡入南淝河,全长21公里。
治理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南淝河进行了治理。在上游,兴建董铺、众兴、三十头、张桥、蔡塘、大官塘、泗水、梅冲等大中小型水库。在中游,建成防洪闸9座,排涝泵站13座,防洪堤6.1公里,防洪墙4.7公里,并多次疏浚河道。这些水利工程大大削弱了洼区的水患,增强了岗区的抗旱能力,并为航运、养殖、供水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城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1990年代起南淝河水质日趋恶化,下游尤甚,亟待治理。21世纪初开始进行生态治理,收到一定效果。
河道治理
南淝河是贯穿省会合肥市的河流,流经地带有3种地貌特征:上游为丘陵地带,岗畈高低差10~20米,河道在冲洼间蜿蜒曲折穿行,河床低于两岸地面高程7~10米;中游经市区地段,地形比较平缓,河床低于两岸市区路面6米左右;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带,两岸均为圩田,河床低于圩田2米左右。两岸圩堤顶高11~13米(吴淞海平面)。
上游治理。南淝河上游3条河流汇水区域如葵扇之面,于市区城边归一,状如扇柄。“扇柄”河道处,纳汇“扇面”诸多来水,水量增多,舟楫可至。上游3条河流约各汇集三分之一面积的来水,流域比降大体一致,均约八百分之一,河源至市区仅40公里。流程短,跌差大,汇水快,水势迅猛。源头洪峰到达市区仅需1天,水位涨幅3~5米,当日降水量超过150毫米时,上游3条河流汇水,便迅猛倾泻下来,漫溢河床,泛滥成灾。另据史籍载,南宋乾道年前,南淝河沿金斗城(唐、宋时合肥城名)北城边流过,此段名为金斗河。乾道时,淮西路帅郭振向河北拓城后,河道方成为穿城而过的河流。当时穿城而过的金斗河,河道顺直水深,流水通畅,货船进城可达县署后墙下(今杏花村一带)。明正德年间,郡守徐钰为防御农民起义军夺城,堵塞水西门,另辟北城濠为新河道。后城内金斗河逐渐淤塞,而绕城的新河道,由于浅狭弯曲,阻水严重,致使合肥城区洪涝灾害年甚一年。
滞洪工程,1955年,省、市两级党政领导,会同水利、城市建设部门研究、审议三个方案,主要方面,研究以合肥市城市防洪为主,同时考虑综合治理开发利用南淝河水资源问题。中共安徽省委高瞻远瞩,通盘考虑,决定采用第一方案,即“蓄泄兼顾、疏防结合”方案。
根据方案一,由省水利厅、省城市建设局和合肥市市政建设局联合组成规划设计组,在国家城市建设总局顾问、苏联专家指导下,在治淮委员会勘测设计院具体帮助下,编制了《合肥市防洪工程规划》,其工程项目:滞洪,在南淝河上游兴建董铺、大房郢两座大型水库;中防,自板桥河口起,至合肥苗圃河段修筑堤防;下泄,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这些工程建成后,百年一遇洪水(日降水量266毫米)水位:东门大桥14.3米,施口11.5米,合肥不致成灾。
中游治理。南淝河中游5.5公里,是穿过市区河段。由于该段穿过城市,沿河地势低洼,两岸街道常受洪涝灾害。清嘉庆《合肥县志》载:“明万历中,知县胡震亨在城东三里处建闸以防其涸,民甚便之。崇祯乙亥,知府吴大朴筑石坝于东水关。”建国后,1954年大水,合肥城东门沿南淝河地带遭受严重灾害。是年秋,合肥城建部门将大窑湾桥至淮河路桥一段(长526米)老城墙基地加高拓宽夷平,既为环城东路,又当作防洪堤。这是合肥市建南淝河中游防洪工程的开始。1955年,合肥矿山机器厂为保护本厂,沿河筑了一道防洪墙。为了保护东城工厂区安全,1957年,把市区与郊区防洪线,自铜陵路经巫家湾至矿机厂防洪墙筑成一条土堤,长1651.5米,顶宽3米,顶高程13.5米;沿板桥河从双河村至淮南铁路筑土堤一道,长1128米,顶宽3米,顶高程14米。1980年洪灾,城区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灾后于1981年,修筑大窑湾桥至双河新村防洪土堤长278米,顶宽5米,顶高程14.5米。1984年9月9日,为治理南淝河水患,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根据初步设计内容,按1200万元投资规模,开工兴建5项防洪工程,即在南淝河东岸修筑3.1公里的防洪堤(墙),新(扩)建7个排涝泵站,扩建淮河路大桥,清淤清障,拓宽板桥河。
防洪堤(墙)工程。石砌防洪墙及河边驳岸,总长3.1公里,堤防全部合拢。东大堤,北自张洼路茅四拐起,南至合裕路唐桥止,使火车站和东城工业区成为封闭防洪区;西岸堤,北从淮河路桥起,南至芜湖路桥止。1986年,又续从芜湖路桥修筑至雨花桥,1987年再延伸至屯溪路桥,至此已达到终点。两岸堤墙,高程为15.1米,墙体高7米,顶宽0.5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洪水不漫堤。浆砌块石护岸,东岸从大窑湾桥(即交通厅桥)至屯溪路桥;西岸从淮河路桥至芜湖路桥,1986年延至雨花桥,后延至屯溪路桥达到终点。
下游治理。南淝河属合(肥)裕(溪口)航道上段,是合肥市水运要道,其下游河道通畅与否,既关系到合肥市的防洪,也关系到合肥市物资的运输、有“肥巢运河”之称。对南淝河下游治理主要是疏、防,以提高泄洪能力,保护圩区农田,保持航运通畅。
疏浚河道。施口是南淝河人巢湖河口。因河水人湖后,水面广阔及湖水顶托,水势平稳,流速变缓,泥沙即于此淤淀。民国22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进行过疏浚,在湖口挖一水道,称为湖沟,长4公里,沟宽4~8米,水深2~3米。民国34年,安徽省政府水利处曾拟疏浚,但未实施,河道仍是水浅、狭窄,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枯水季节,小轮停航,水运几乎停顿。
建国后,为了发展航运事业和提高泄洪能力,195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交通厅进行了南淝河疏浚施工。工程自施口至合肥市西门外,疏浚河道41公里。另将板桥河东门外河段,改线800米,计划土方43.9万立方米。完工后,巢湖枯水位时,南淝河水深仍在1米以上,两轮对开,增加航运时间四、五个月。全年增加运输量5万吨,节省浅水期船只货物过驳费用10亿元(旧币),增加航运运转速度百分之五十,航运成本随之降低。同时,也为城市人民生活和两岸圩区农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筑堤防洪。南淝河下游两岸圩田,历史上多为自由围垦兴建,工程分散,堤埂矮小,险工险段多,防洪除涝能力薄弱。郊区东大圩余家墩圩堤残存高程点为11.02米(上圩最高点),中小圩只有9米,水位达10米即破圩。建国后,为了保护圩区农田,结合河道疏浚,开始进行圩堤建设。除每年冬春有岁修任务外,多次集中力量对圩堤普遍加高培厚,险工险段进行块石护坡。据统计,建国以后仅郊区东大圩一圩,即完成土方247.6万立方米,石方1.46万立方米,东大圩堤顶高程13~13.5米,顶宽2~4米,迎水坡1:1~1:1.5,背水坡1:1~1:2.5,坝顶高程超过1954年的洪水位(12.96米),1983年防汛,抗洪确保水位为12.5~12.7米。1990年代,南淝河两岸圩堤高程均为13米,堤身厚实,砌石护坡。
拦蓄工程
董铺水库,是一座以合肥城市防洪为主,结合城市供水、郊区农业蔬菜灌溉和美化城市等除害兴利综合开发利用的大型水库。1956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4月,完成大坝和泄水涵洞主体工程,并于当年拦洪发挥效益。水库建在长江流域巢湖水系的南淝河正源上游,拦河筑坝。库区位于城西北郊、大蜀山北麓。坝址在距老城区大西门7公里的董铺(乡间小集镇),因名董铺水库。又因库近大蜀山,曾一度称“蜀山湖”。水库集水面积为207.5平方公里。
1966年开挖的滁河干渠,从水库上游通过,流域内有8座渠下涵,2座泄洪闸,15座放水涵通过干渠渠道或穿过渠下向水库汇水;大蜀山分干渠亦有6座渠下涵,一座泄洪闸,渠上渠下向水库汇水,设计总最大过洪量为194立方米/秒。沿库周围有7处抽水站从水库提水(自来水二、三厂,火力发电厂,通用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合肥分院等)。农用提水2立方米/秒,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水3立方米/秒。
众兴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的综合利用水库。1959年冬始建,1970年竣工,1972年蓄水。该库是滁河干渠上一座较大的中型(按容积属大型水库,但省水利厅未予认定)反调节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14.0平方公里,总库容原设计9900万立方米,除险加固后,提高到1.312亿立方米。众兴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店埠河上游,库区在肥东县西北部的高塘、草庙、元町和众兴4乡之间,坝址建在众兴乡的金王村、范岗村处。水库建成后,肥东县中北部江淮分水岭两侧高程45~80米,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境内的30万亩农田,灌溉有了水源,其中提水灌区26万亩,自流灌区4万亩。水库周围建有草塘、路集、蔡岗、高塘、众兴等电灌站,平均年提水量250万立方米。由于水库发挥调节作用,滁河干渠于1976年开始向店埠镇送水,流量为0.253立方米/秒,日供水量1.5万立方米。
张桥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板桥河的中支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五十头乡赵湾。库区在三十头、五十头、吴店3乡的交界处。西距淮南铁路双墩集车站6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桥14公里。滁河干渠顺坝脚东流,水库是滁河干渠上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水库于1959年冬动工兴建,因国家经济困难,次年停建。此时东西两冲洼地,已筑成矮坝,可蓄少量水灌溉农田。1966年,滁河干渠施工时,结合开挖渠道续建。1968年11月,主体工程基本结束。该库集水面积34.40平方公里,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设计洪水位45.61米,校核洪水位45.90米,设计坝顶高程46.60米,坝长1900米,总库容1245万立方米。
蔡塘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板桥河的西支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双墩乡胡小郢,西距淮南铁路双墩集车站3.5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桥14公里。滁河干渠顺坝脚东流,水库是滁河干渠上的反调节水库之一。该库于1958年开工,1959年建成蓄水,原是一座小型水库,1966年开挖滁河干渠时,扩建为中型水库,集水面积26平方公里。建库标准,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按照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进行续建。设计洪水位45.84米,校核洪水位46.10米,相应库容1400万立方米,坝顶高程46.80米,坝顶宽4米,坝长1140米,迎水坡1:3,背水坡1:2.5。
泗水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距合(肥)~淮(南)公路线上的哑叭店东3.5公里,滁河干渠由坝下通过,系滁河干渠的中型反调节水库。集水面积41.1平方公里。由省水利厅设计院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设计。1965年冬,水库与滁河干渠同时动工。1968年6月,完成水库双坝土方及大坝护坡任务。总库容15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6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均质土坝,坝长1700米,顶高47.20米,最大坝高13.4米,顶宽4米。泄洪、进水建筑物已全部建成配套,因库内490多户农民折迁安置工作未处理好,至1988年底尚未蓄水。
大官塘水库,位于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坝址座落在长丰县夏店乡官塘村,距合肥市20公里,是滁河干渠上一座反调节水库,与干渠同时兴建,1967年建成。建库时,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水位46.38米,校核水位46.62米。主体工程有均质土坝、溢洪道和进水闸。设计坝顶高程47.12米,顶宽4米,坝长1100米,迎、背水坝坡均为1:3。控制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总库容850万立方米。溢洪道为圬工滚水坝,顶高程45.62米,宽105米,最大泄洪量115立方米/秒。进水闸为一孔石拱闸,闸宽5米,底高程42.62米,最大进水量3.2立方米/秒。溢洪道与进水闸均位于坝东端,底孔位于坝底,高程38.0米,孔径0.7米,出水量0.7立方米/秒。
大房郢水库,位于巢湖流域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坝址距合肥市中心约5公里,距北二环路约800米,是全国唯一建在市区的大型水库。水库集水面积184平方公里,总库容1.84亿立方米。枢纽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泄水涵洞、正常溢洪道,工程用地2.64万亩,初设总投资6.53亿元,建设期为28个月。2001年12月29日上午,水库开工,2002年10月实现河道截流,2003年底通过阶段验收并下闸蓄水,2004年大房郢水库与董铺水库实现连通。大房郢水库将合肥市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城区40平方千米和南淝河下游13万亩农田安全;每年还可向合肥市区提供1.17亿立方米优质原水,与董铺水库联合调度加上淠史杭灌区补给,可基本解决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发展的优质原水供给问题,同时可改善合肥市西北郊生态环境。
排灌工程
方桥电力排灌站,是建国后安徽省最早兴建的电力排灌站,位于合肥市东南近郊,南淝河西岸,以南淝河为水源,接引螺蛳岗变电所电源。设计灌溉合肥市郊区城东、城南、常青、姚公、骆岗5个乡2.5万亩农田,并担负城东、城南两乡0.1万亩土地的排涝任务。灌区控制面积37.5平方公里,分五级提水。一级站在巢湖路高埂埭,二级站在城南乡张小郢,三级站在常青乡范小郢,四级站在城南乡姜坎村,五级站在常青乡爆竹村。规划 南淝河中下游沿岸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盛产稻谷之地。但两岸在店埠河口以上多为丘陵地带,地势较高,人工车水灌溉较为困难,农田常因旱歉收或颗粒无收。民国时期,安徽省建设厅水利工程处计划过兴办淝河灌溉工程,但没有实现。1952年6月,淮南高压电输送至合肥。7月,皖北行政公署农林处水利局编制了《淝河电力灌溉工程测量计划》,后经安徽省农林厅水利局多次补充修改规划设计方案。1953年5月,华东水利部转中央水利部文件,批准方桥电力排灌站一级站工程。1956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为适应灌溉用水的需求,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兴建了方桥二级站工程。1956~1959年,先后建成三至五级站。
东林电力排灌站,位于南淝河右岸、东大圩与张圩交界处的马家渡。1978年建临时站,1980年改建正式站,共装机8台,640千瓦,扬程6.5米,排灌流量5.04立方米/秒。安装变压器3台,850千伏安,提引南淝河水,接兴集变电所电源,担任东大圩、大张圩、孟家圩等圩田排灌任务。
兴集站灌区开挖引、排干、支、斗渠计15条,长69.2公里,修建涵闸、斗门140座,桥梁59座。完成土方198万立方米,砌石910立方米,混凝土1230立方米,国家共投资421万元(不包括卫塘、东林站)。机房、管理房、渠道共占用土地814.23亩。
兴集电力排灌站,原为肥西县兴建,后划属合肥市郊区,位于合肥市区东南郊、巢湖北岸,以巢湖为水源,三级提水。一级站在晓星乡小柏郢附近,二级站在义兴集附近,三级站在常青乡卫塘。灌区南濒巢湖,北接合肥市区,东靠南淝河,西与大蜀山分干渠灌区相联,控制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北部为丘陵岗地,南部为低洼圩区。该站由安徽省水利厅设计,省水利工程处施工二队施工,1957年2月兴建,1958年4月竣工。共装机18台,218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8.49万亩,排涝3.3万亩。灌区受益地区有郊区义兴、晓星、义城、大圩、骆岗、城南、常青和肥西县烟墩等8个乡镇,同时担负着合肥市自来水一厂供水任务,平均日供水量8万吨。全站包括一、二、三级站和东林电力排灌站。
绿化工程
2022年10月1日,南淝河绿化提升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开工建设。
航道航运
南淝河古称施水,源于合肥西乡将军岭(肥西县长岗乡),流经合肥通向巢湖,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619平方公里。
南宋乾道七年(1171),淮西帅郭振奉诏在南淝河旁拓合肥城池,在出入城区跨河处设东、西水关,将南淝水从西水关引入并与金斗河、包河、逍遥津和凤凰桥四水连网贯通,再由东水关流入南淝河。这一时期城内城外舟楫相通,许多商业店铺旁河岸而兴。明正德七年(1512),庐州知府徐钰为阻止农民起义军进攻而下令堵塞西水关,使南淝河水顺护城河呈弧形南流,城内河道水源短缺,水量陡减,通航困难。明万历十七年(1589),合肥地区大旱。合肥知县胡正享差人于城东3里处建“王公闸”,蓄南淝河上游水供市民饮用,利小船在城区航道上短途转运货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庐州知府王宬主持修复闸坝,继续蓄水维护城内短途航运。由于石闸在大水期淹没于水下,曾撞沉外地来的不识航道的民船。清末至民国初年,城内航道逐渐淤浅断航,港埠被迫迁至东门外河岸。
南淝河属自然河流。河床沿低洼地势而下,弯曲狭窄,比降值小(1.44‰),水流排泄不畅。历年洪水冲击的泥砂大都不能随水泄走而沉淀河底,加上长久无人治理,到1949年前后,不仅上河段不能通航,连中、下游35公里通航河段,亦出现了胡浅、中心沟、板桥、河前村、大瓦房、施口口门6处浅滩(总延长7公里)。此河一年只有8个月可通航50吨级船只,汛期可通航80吨级船只。每年枯水季节,施口口门露出4公里长的河滩。即使是20吨级以内的船只,进口门时也须减载后用耕牛拖过滩。1953年后,南淝河上游相继建起的董铺、四水、梅冲水库截流蓄水,使航道水减少。阜阳路桥以下河段、主要靠巢湖回水顶托通航,水深不定。1963年巢湖水利枢纽(大闸)工程建成,巢湖水位高程常年被控制在7米以上(吴淞基面,下同),回水稳定,通航条件好转。只是董铺水库至阜阳路桥河段,因每日都有城区排人的300~400立方米生活垃圾、工业废屑和热电厂煤渣,使河底沉积物每年都要增高。尽管航运部门每年都要清淤10~12万立方米,但航道还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缩短。
1985年,南淝河阜阳路桥至芜湖路桥3公里航道,可季节性地通航40吨级的船只。芜湖路桥至巢湖入口处28.2公里航道,底宽25~30米,河底高程6.5米,常年水深1.5米以上,最小弯曲半径130米,属六级航道、七级风区、G级航区,可常年通航100吨级船只;高水位期300吨级船只可抵大兴港区。南淝河下游支流店埠河,起自肥东众兴,流经店埠、撮镇,至三汊河9公里河段,常年可通航60吨级船只。这是南淝河支流中唯一能与南淝河通航的等外级支流航道。
由芜湖路桥顺南淝河航道南下,经施口、巢湖、裕溪河直达长江的合——裕航道,汇集巢湖水系各支流航道,穿越肥东、巢县、无为、含山等县境,全长159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是合肥水运的一条最佳经济航道,也是江淮之间重要的水运干线。
流域概况
南淝河流域包括合肥市北半部,含市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全部或大部。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司马迁《史记》载:“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这是历史典籍中首次出现合肥地名。
区域建置
流域内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楚、吴、越,后又属楚。秦始设郡县,合肥属九江郡。西汉武帝时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废合肥侯国,复改为合肥县,扬州治合肥。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县为侨置的汝阴县所取代,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恢复合肥县,属庐州,为州治。此后至清末,合肥一直为庐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别称为“庐州”。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9年,将合肥县分为合肥市、肥东县和肥西县,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4月,皖北行署驻地设合肥,合肥为皖北行署直辖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为省辖市和安徽省省会。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流域地理
南淝河属长江流域,流域地处江淮之间。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流域内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流域南侧的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770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白云石、花岗石、磷、铁、铅、锌、银、明矾石、石膏、灰岩、矿泉水等。其中,肥东县磷矿储量居全省第二位;庐江县素有“地下聚宝盆”之称,铅、锌、硫铁矿、明矾石储量居全省首位,铜矿居第二位,其硫铁矿储量占全省二分之一,铁矿储量占全省三分之一。
经济发展
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中国坚果炒货之都”称号。三岗苗木花卉、长丰草莓、高刘白鹅、朱巷仔猪、巢湖银鱼、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机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
合肥是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基础科研实力中国前三位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范基地,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2019年,合肥市GDP为9409.4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2018年,全市GDP为860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参考资料
肥西立碑保护南淝河源头.中安在线.2010\u5e7406\u670824\u65e5
东西南北话淝河.蚌埠日报 .
第一节 地上水.合肥市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03:48
目录
概述
名称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