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Nanchang West Ring Expressway),简称“南昌西绕城高速”,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境内连接新建区和红谷滩区的高速公路,为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南昌市绕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001)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设历程
建设背景
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是南昌市总体规划“三环十一射”道路骨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乐化至生米段昌九、昌樟高速向西移出城市规划区,将原昌九、昌樟高速改造为城市快速路,融入南昌市道路网。
建设年表
2005年2月18日,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06年12月14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西省2020年高速公路网规划》,第1条环线表述为南昌绕城公路,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为其组成部分之一;12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南昌西外环高速公路与赣粤高速公路体制利益问题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将昌樟高速公路省庄收费站南移,设立昌西南收费站;撤销昌九高速公路雷公坳、蛟桥收费站,昌九高速公路舍里甲收费站北移,设立昌北收费站。
2007年1月16日,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通车运营。
2013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7918”工程拓展为“71118”工程,南昌市绕城高速公路规划不变,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为其组成部分之一;上海—昆明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60)新增一条并行线,命名为杭州—长沙高速公路(简称“杭长高速”,编号“国家高速G60N”),南昌市境内线路走向为乐化—温家圳高速公路(南昌东枢纽至机场互通段)、南昌昌北机场高速公路、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南昌北枢纽至南昌西枢纽段);11月,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即江西省“4纵6横8射17联”高速公路网,第4条联络线表述为南昌绕城高速公路,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为其组成部分之一。
2017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国家标准,南昌市绕城高速公路编号不变;对于并行线的编号原规则存在着超容和使用上的不便问题,本次修订采用与联络线相一致的编号方式,杭州—长沙高速公路编号变更为“国家高速G6021”。
2018年12月30日,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江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8—2035年)》,即江西省“10纵10横21联”高速公路网,第3横表述为杭州至长沙国家高速公路江西段,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昌西南枢纽至南昌西枢纽段)为其组成部分之一。
2022年7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南昌市绕城高速公路规划不变,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为其组成部分之一;杭州—长沙高速公路南昌市境内线路走向调整为乐化—温家圳高速公路(南昌东枢纽至塔城枢纽段)、南昌市南绕城高速公路、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昌西南枢纽至南昌西枢纽段)。
2023年,为进一步规范南昌市环线高速公路名称,南昌市经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批复,南昌绕城高速原西外环高速公路命名变更为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北起于
南昌市新建区乐化镇南昌北枢纽,途经
冠山管理处、
蛟桥街道、
招贤镇、
望城镇、
石埠镇、
龙兴街道、南止于南昌市
红谷滩区生米街道昌西南枢纽。
截至2023年10月,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沿线途经的主要场所为:
线路互通
截至2023年10月,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沿线互通为: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截至2023年10月,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如下:
辅助设施
截至2017年6月,江西省已实现ETC全覆盖,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相关收费站均已配套有ETC收费系统。
截至2023年10月,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含桥梁)配有监控设备。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据2019年12月及2020年12月,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收费标准显示,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为:
2020年1月1日起,江西省ETC的用户通行高速公路时可减5%高速通行费,其中包括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
特色服务
截至2018年2月,江西省高速公路非ETC通道已实现通行费扫码支付功能全覆盖,其中包括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
建设成果
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地貌类型多样,微地貌发育,总体地势中间高两头低。
价值意义
南昌市西绕城高速公路具有国家主干道和绕城高速公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极大地拓展了南昌市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了南昌的集聚与辐射功能。作为南昌市“三环十一射”道路骨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为南昌市打造“一江两岸”格局、规划200平方公里大昌北新城起到催化剂作用,并和东外环一起形成南昌未来9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框架。同时,对于南昌市做好“两篇文章”、构筑半小时经济圈、实现南昌崛起新跨越,促进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西省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