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冰雪报告》为反映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报告文学作品,再现了灾害在供电、道路、生活等方面造成的巨大灾害和损失,描绘了灾害发生时各级政府、各类部门的处理与反应,记录了平凡人因灾害而产生的悲欢离合,探讨和反思了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教训和启示。
《南方冰雪报告》将灾难中的人物脱离单纯的灾难现场,放置于更广阔的生活场景之中,不仅凸显了人物的悲剧命运,而且使更多相似人物的命运得到观照,展现出作者宽广的文学视野和深沉的忧患意识。该作品中详细描写了一个十七岁的湖北打工妹李红霞雪灾时在火车站的悲惨经历,但作者又不止于此,而是将她的家庭、生活、经历娓娓道来,既写到了作为打工妹的她的卑微与渺小,“他们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思呢?他们一年上头汗流满面忙忙碌碌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为了这一刻,每个月攒七百,八百,吃了,喝了,还有八九千甚至上万块钱带回家,这让他们一下子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又写到了她脆弱的自尊、惹人怜爱的孝心,“她走之前一天晚上还在不停跟哥念叨,说回到家要先给奶奶一百元,外婆一百元”;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与对人性的漠视,在李红霞这个悲剧人物身上得到了细致入微的表现,“这名少女的短暂人生,为当下中国城乡二元体制提供了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在他们的无所不在的柔弱的身影里,也许会让你一次次丧失某种大国的自信。你不能不承认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很大,但还很贫穷,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些精英们在幻觉中生活的那种后现代”,“她是撑起了中国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
GDP数字中的一个数字,但她再也支撑不起别的东西”。
《南方冰雪报告》发现了创作中的一个普遍缺陷,即对于灾难的疼痛体验会“由最初的尖锐,变得麻木、迟钝,然后转化为一种漫长的隐痛”,这种迟钝后了的隐痛由于缺乏精神的张力而固化为枯燥的数据、僵硬的事实。陈启文意识到,“如果不保持一种警觉,你甚至感觉不到这样的隐痛”。为了再现灾难面前的疼痛,进而深入到灾难发生之际的民众心理深层,作者选择了一种勇敢直面现实冷酷与残忍的笔调,将手术刀般精准的目光集中在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情、一桩桩问题中进行聚焦、解剖、分析,使得一些看似单纯、细碎的现象与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产生密切关联。
在讲述因为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的小公务员王勇个案时,作者一反常规,不是去颂扬这样舍我为国、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而是返回生活现场,从王勇的真实生活出发,刻画出一个郁郁不得志、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窝囊的小公务员形象。作者并未因为王勇成了烈士而遮蔽生活的细节,反而从他的一生遭遇出发,将一个默默无闻尽着自己份内职责的小公务员的精神,与社会制度、执政能力联系了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合格的而且活着的公务员,我们的国家机器和现实社会制度,才能在非常时期经受住考验,也能在平常的日子正常运转”,“而对于他死后哀荣备至的荣誉,我觉得对于一个忠诚履职的公务员而言,其实并不重要,甚至是多余的”。陈启文在面对通常意义的英雄人物时,没有陷入到经验主义的泥淖,也不是一味去粉饰、歌颂,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写出了小人物的卑微、平凡却又光辉、顽强的生命精神。
陈启文,男,20世纪60年代出生,湖南临湘人,现居东莞,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一级作家。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季节深处》《漂泊与岸》《港澳往事》《孤独的行者》,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等二十余部。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奖,郭沫若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