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唐代柳宗元创作的散文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是唐代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
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达是道者,惟大明师。师姓欧阳氏,号曰惠闻。唐开元二十一年始生,天宝十一载始为浮图,大历十一年始登坛为大律师,贞元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元和九年正月,其弟子怀信、道嵩、尼无染等,命高道僧灵屿为行状,列其行事,愿刊之兹碑。宗元今掇其大者言曰:师先因官世家潭州,为大族,有勋烈爵位,今不言,大浮图也。凡浮图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经,大明恐焉。于是从峻洎侃,以究戒律,而大法以立。又从秀洎昱,以通经教,而奥义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隐显。后学以不惑,来求以有得。广德二年,始立大明寺于衡山,诏选居寺僧二十一人,师为之首。乾元元年,又命衡山立《毗尼藏》,诏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凡其衣服器用,动有师法;言语行止,皆为物轨。执巾匜、奉杖屦,为侍者数百;剪发髦、被教戒,为学者数万。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其塔在祝融峰西趾下,碑在塔东。其辞曰:
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丕穷经教,为法出世。化人无量,垂裕无际。诏尊硕德,威仪有继。道遍大洲,徽音勿替。祝融西麓,洞庭南裔。金石刻辞,弥亿千岁。
碑阴
凡葬大浮图,无竁穴,其于用碑不宜。然昔之公室,礼得用碑以葬。其后子孙因宜不去,遂铭德行,用图久于世。及秦刻山石,号其功德,亦谓之碑,而其用遂行。然则虽浮图亦宜也。凡葬大浮图,其徒广则能为碑,晋、宋尚法,故为碑者多法。梁尚禅,故碑多禅。法不周施,禅不大行,而律存焉,故近世碑多律。凡葬大浮图,未尝有比丘尼主碑事,今惟无染实来,涕泪以求,其志益坚,又能言其师他德尤备,故书之碑阴。师凡主戒事二十二年,宰相齐公映、李公泌、赵公憬,尚书曹王皋、裴公胄,侍郎令狐公亘,或师或友,齐亲执经受大义为弟子。又言师始为童时,梦大人缟冠素舄来告曰:“居南岳大吾道者,必尔也。”已而信然。将终,夜有光明,笙磬之音,众咸见闻。若是类甚众。以儒者所不道,而无染勤以为请,故末传焉。无染,韦氏女,世显贵,今主衡山戒法。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授校书郎。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著有《河东先生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0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