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字龙是恐龙总目下的一属恐龙,学名:Staurikosaurus,该物种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以后
侏罗纪和
白垩纪的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都由南十字龙进化而来。南十字龙虽然是已灭亡的恐龙中的一属,但它躲过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因此它对恐龙的演化,尤其是食肉恐龙的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十字龙是种小型的
兽脚亚目恐龙,最早生活于
三叠纪晚期的巴西。
1970年,南十字龙的化石在巴西被首次发现,因为当时在南半球发现的
恐龙化石很少,因此古生物学家便以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见的
南十字星座为这种恐龙命名。南十字龙化石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研究南半球的原始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它的个头儿很小,身长约2米,体重才30千克左右,长着一口小而弯曲的牙齿;前肢较短,后肢较长,长长的尾巴在快速行走和奔跑时能平衡身体。它是肉食性恐龙,喜欢以小型动物为食。
南十字龙是一种体型比较小的恐龙。长颚上长着整齐的牙齿,这是用于捕捉猎物的。细长的像鸟腿一样的后肢可用来追逐猎物。它们的尾巴不长,长度大约只有80厘米,但是与较晚期的其他
蜥脚类恐龙比起来,它们的尾巴已经算短的了。
南十字龙的化石记录极为不完整,只有大部分的脊椎骨、后肢、和大型下颌。但是,因为化石的年代是在恐龙时代的早期,而且原始,所以大部分的南十字龙特征都得以重建。譬如南十字龙常被提及的五根手指与五个脚趾,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恐龙特征。自从南十字龙的腿部骨骸被发现后,南十字龙被视为快速奔跑者。南十字龙只有两个脊椎骨连接骨盆与脊柱,这是一个明显的原始排列方式。南十字龙的尾巴可能长而细;较晚期的
蜥脚下目恐龙,相较于它们的重量,有较大、较短的尾巴。
重建过的
下颌骨,显示出滑动的下巴关节,可让下颌做出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的动作。因此,南十字龙能将较小的猎物,沿着小而往后弯曲的牙齿,往喉咙后方推动。这个特征在当时的
兽脚亚目恐龙相当普遍,但在晚期的兽脚亚目恐龙则消失了,被推测是因为它们吞食较小猎物时,已不需要这种方式。
虽然它的牙齿和姿态显示它是一个肉食类的恐龙,但是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它是属于
蜥脚下目类的恐龙,因为南十字龙的骨骸类似
原蜥脚下目。南十字龙可能代表蜥臀目的祖先到
兽脚亚目和
蜥脚形亚目的分岐进化的过渡期。然而一个在
亚利桑那州多色沙漠发现的未命名化石,被认为是种典型原蜥脚下目恐龙,似乎原蜥脚下目是在南十字龙出现前已经演化出来。新的研究显示南十字龙与近亲
始盗龙、
艾雷拉龙属于兽脚亚目,而且是在蜥脚下目与兽脚亚目分开演化后,才演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