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于1993年9月28日由
中国民航总局和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共同创建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李岚清教育部批准,南航大与
上海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南航大飞行学院,以“思想好、作风硬、纪律严、技术精、素质高、质量优”为培养目标,为航空公司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飞行员。飞行学院招生规模从2002年的60名增加到2005年的243名。至2005年,委托学院培养飞行员的有东航、国航等五家航空公司,在籍飞行学员已达572人。
学校介绍
学院在两部委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在董事会的指导与监督下,依托“211”全国重点高校南航大的雄厚师资力量和多学科坚实基础,依靠国内外民航界大力支持,坚持校企联合与国际联合的办学方针,建成了具有“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学士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办学格局,覆盖了民航所需的主要专业。
2003年9月28日,民航总局杨元元局长、杨国庆副局长、江苏省吴瑞林副省长等领导出席了民航学院院庆十周年庆典大会,对民航学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表示将继续给予大力支持。民航学院实行
董事会管理制,对民航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指导与监督。董事会由
中国民航总局人教司、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局等30多家民航企事业单位的组成。
民航学院以“民航精英、执政骨干、民众表率”为人才培养目标,建院以来向民航系统输送各类专业人才3000多名,现有在校生1600余人,已成为中国民航事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与铁道工程),五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和安全工程与技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AMBA,交通运输工程和航空工程)。
飞行学院采用航空公司订单式培养模式,保证每一位合格的飞行学员毕业后在航空公司就业。学员的大学前三年在校本部进行飞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派送到国外飞行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训练,并取得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符合多发仪表等级要求的国外商业飞行员驾驶执照。学业成绩合格者取得我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毕业后在签约航空公司从事飞行工作。
师资情况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19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空管专家2人,交通运输部专家组成员2人,民航局特聘专家2人,民航局科技创新拔尖人才4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8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6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1个,民航局科技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人,江苏省外国专家局外专百人计划2人。
系所设置
学院设有四个行政系:民航工程系、空中交通系、运输管理系和飞行技术系;四个研究所:航空安全与保障技术研究所、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民航软科学研究所;一个民航总局重点科研基地:“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科研基地”、一个工程中心:“飞机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用于本科专业实习的民航工程中心(内建五大专业实验室);另有一个民航在职人员培训中心。
民航学院以“学术强院”为指导,以“为民航服务”为己任,依托南航大的整体力量,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九五”和“十五”“211” 项目四项,针对民航安全、空管、航空运输规划与管理、民航信息化建设等的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与民航企业合作课题4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0多篇,科研经费逐年递增,成为中国民航科技进步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
为适应中国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发展趋势,学院广泛开展校内外联合科研攻关。主要研究方向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规划、空中交通系统安全与效能分析、机场管理与信息化、航线经济与航班优化、航空运输收益管理、航空物流、航空运输经济地理信息管理、发动机检测诊断与风险评估、维修决策理论与数字化实现技术、载运工具运行品质研究与模拟、载运工具运行自动化与控制、
飞行模拟器、飞机健康及运行安全实时监控、交通管理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实现技术、民航安全工程与适航技术等。
办学成就
学院对飞行学员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不仅得到国内航空公司的高度认可,而且受到了国外航校的高度评价,认为南航大的飞行学员“成熟稳重,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是各个国家派送的学员中最优秀的”。
根据中国民航人才需求,民航学院设有“交通运输”和“飞行技术”两个本科大类专业。 在“交通运输”专业下,分别设有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方向。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等各级航行管制及飞行签派、飞行情报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民航运输管理专业方向为航空公司、机场和民航科研与管理部门培养航空运输生产运行管理、规划、市场营销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民航机务工程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民用飞机使用、维修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民航电子
电气工程专业方向培养能在民航以及其他部门从事民航电子电气仪器及设备的设计、应用和维修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工程训练,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注重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特色鲜明,毕业生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受到民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建院以来,已为中国民航系统输送了多名本科生、150多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员3000余人,分布于各大航空公司、维修基地、民航管理局、民航空管局、机场及其它民航企事业单位,在航空运输的组织、生产、管理等领域,为中国民航事业做出了贡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实验设施
民航学院拥有配套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建有近4000平方米的民航工程中心,引进了1架运七飞机、7台民航发动机及价值1600多万元的航材,建有4800平方米的停机坪用于飞机整机教学和实践。拥有民航工程实习基地、民航机务工程实验室、民航电子与通信实验室、空中交通综合管理实验室、民航运输管理实验室、飞行模拟实验室等专业技能培训综合试验室。各专业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物质保障。
专业设置
民航学院设有三个本科专业:交通运输专业、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其中交通运输专业下设四个专业方向: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电子电气工程、机场运行与管理。以下为各专业介绍:
1.交通运输专业
本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下设4个本科专业方向: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民航运输管理,民航电子电气工程,机场运行与管理。
1.1交通运输(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实力雄厚,专业水平国内领先,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急需的民航特色专业,并已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是民航局认证的民航管制员和签派员的三所教育机构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方向包含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签派两个具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运筹学等基本理论,了解机械类、电类、计算机类、交通运输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空管和签派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高级技能,能从事机场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空域管理、流量管理、飞行签派、飞行程序设计和飞行情报等工作的高素质卓越专门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属于民航紧缺人才,毕业后能在民航局空管局,民航华北、华东、中南空管局等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和上海机场集团、首都机场集团、广东省机场集团等民航企事业单位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和签派专业技术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运筹学、空中交通管理基础、飞行性能工程学、航空器系统、程序管制、程序管制模拟实践、雷达管制、雷达管制模拟实践、机场管制、机场管制模拟实践、空中交通无线电通话用语、飞行程序设计、航图、航空气象学、航空公司运行控制、空中领航学、飞行计划与装载配平、雷达与通信导航、交通信息工程、空域规划、空中交通流管理等。
1.2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专业中专门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运输业务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设立的专业。也是该领域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唯一的专业,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发挥着专业发展领头羊的作用。
该专业方向专门培养适应现代民航事业发展需要的,既有深厚数学、物理学等科学理论功底和系统扎实的运输工程知识体系,又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方向不但有优质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建有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还积极与国际知名交通运输领域专家深度合作,与各航空公司、机场等单位协作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同时,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9%以上,可在航空公司、民用机场、民航科研院所等民航企事业单位从事运输规划与运行管理、市场研究等技术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运筹学、统计学、航空公司运营与管理、航空运输生产计划、航空运输组织、收益管理、飞行计划、机场运行管理等。
1.3交通运输(民航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特色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属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特色和重点专业。
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品学兼优的民航信息化、航空电子与电气系统研发与保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注重基础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过硬的优秀学生。专业学习涉及民航信息化、航空电子和飞机电气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包括电子与通信、导航与控制、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本专业方向实力雄厚,有优质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和实践条件,建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可以满足从学士到博士的升学需要。毕业生能够在航空公司、民用机场、民航科研院所、航空工业及信息技术产业等民航和军工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航空电子和电气系统的设计、生产和保障等相关技术工作。近年来,本专业方向已为航空和民航单位输送了众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主要专业课程:检测技术与传感原理、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民航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飞机电气系统、导航与定位系统、现代民航通信技术、飞行数据综合应用等。
1.4交通运输(机场运行与管理)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航”特色下的民航特色专业,是民航行业四大紧缺专业之一,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专业中为了适应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而在全国率先开设专门培养民用机场运行指挥、现场调度、机场安全管理、机场经营管理等高级专门人才的民航专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为适应中国未来国际化航空运输发展的迫切需求,系统培养厚基础、强技能、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新型机场专业人才。
本专业方向发展迅猛,有优质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并在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基地,建有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可以满足从学士到博士的升学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能够在民航机场、航空公司和民航科研院所从事规划设计、现场指挥调度、经营管理、运行管控与安全管理等专业领域实践与科学研究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机场工程基础、机场规划与设计、机场运行、机场管制、机场安全管理、机场经营管理、机场发展战略与管理、机场项目管理、机场信息系统管理和航空运输管理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2.飞行器适航技术
民机研制领域有一句话:研制什么飞机听市场的,如何研制却要听适航的。适航分为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初始适航是通过技术审定为飞机飞行颁发“许可证”,持续适航是为飞机继续飞行颁发“健康证”。近年来,大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的启动、对低空空域开放和通用航空器关注热度的迅速提升,国内对航空器适航技术的研究需求和人才需求日趋强烈,专业人才缺口巨大。本专业已被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依托的航空适航技术为国防特色学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品学兼优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掌握航空器设计与适航验证、维修与持续适航等先进技术,以及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能独立承担航空器适航验证、审定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将掌握数学、物理、控制等基础理论,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工程材料、安全性与可靠性等基本知识;飞机、发动机、飞机系统与机载设备、飞行器制造等专门知识,适航技术与管理等专业知识;了解航空器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等相关内容;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审定中心、飞机设计研究所、飞机制造厂以及航空公司等单位。
本专业实力雄厚,有优质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和实践条件,建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可以满足从学士到博士的升学需要。毕业生能够在飞机设计与制造部门、航空器审定部门、航空公司、民航科研院所等民航和军工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航空器适航验证与审定等相关技术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民用飞机安全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技术、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适航审定与应用程序、航空器持续适航、飞机维修工程、飞机结构适航审定、机载电子设备适航审定等。
3.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专业,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机场工程尤其是通航机场建设增长,智能化、工业化的引入将为土木工程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学校力学优势学科和民航特色,是具有机场工程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完整的本硕博机场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方向有建筑工程和交通土建(含机场)。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土木工程相关的注册工程师实践能力,能够在建筑、道桥、机场等专业领域独立承担工程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
本专业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实验条件,建有江苏省机场基础设施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有健全的育人机制和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可为学生创新训练及各类竞赛提供强大支持。
主要专业课程: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结构实验与检测、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机场工程概论、机场规划与设计等。
教学工作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做到“科学素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统一、“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统一。针对民航行业对空管、机务、适航和飞行等特殊人才的需求,学院开展了3+1、2+2、4+1等人才培养模式,并对飞行学员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建院以来,先后向民航系统输送空管、签派、运输管理、机务维护(修)、电子通信和飞行技术等各类高水平专业人才,其中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400余名,培训学员3000余名,毕业生“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特点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民航学院以“民航精英、执政骨干、民众表率”为人才培养目标,现有在校本科生 1800余人,研究生31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0余人。学院已成为中国民航事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建成能够满足民航所需主要专业的课程体系,其中
交通运输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完成省级特色专业申报;“航空维修工程及技术”专业成功获批国防科工委紧缺专业。加强了课程建设,每个专业方向产生1—2门省部级精品(培育)课程,大力开展特色课程双语教学,形成了具有民航特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学院以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加强教学改革和民航工程中心建设,获得了校“本科教学迎评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新编讲义18部,获校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建设民航工程中心,培养民航紧缺工程技术人才”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学院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成近4000平方米的民航工程中心,并引进了1架运七飞机、7台民航发动机及价值1600多万的航材,建有4800平方米的停机坪用于飞机整机教学和实践。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协调联系,形成了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共同负责的全员育人模式,我院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暑期社会实践”、“校大学生科技节”、“校园辩论大赛”等校内外竞赛和评比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全校前列。
学术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空域规划、空中交通系统安全与效能分析、机场管理与信息化、航线经济与航班优化、 航空运输收益管理、航空物流、航空运输经济地理信息管理、发动机检测诊断与风险评估、维修决策理论与数字化实现技术、 载运工具运行品质研究与模拟、载运工具运行自动化与控制、飞行模拟器、飞机健康及运行安全实时监控、交通管理控制一体化理论及实现技术、民航安全工程与适航技术等。
学院以“学术强院”为指导,以“服务民航”为己任,依助南航大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多学科基础,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工作。建院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九五”、“十五”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四项,针对民航安全、空管、航空运输规划与管理、民航信息化建设等国家省部级课题60余项,与民航企事业单位合作课题14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特别是,学院实到科研经费总计近4000万元,2006年科研经费首次突破1000万元,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36项,与民航、航空企事业单位合作课题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院师生发表学术论文375篇,其中核心240篇,被国际SCI、EI、ISTP论文检索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