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
用地面积约190亩,
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拥有约900张床位。整个工程以
青龙山绿色生态环境为背景,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专科、
结核病专科、爆发烈性疾病专科、小综合病种、救援中心、办公和辅助用房、科研和教学用房、员工生活区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京市以“小综合、大专科、强防治、应突发”为特色,集综合、消化道与
呼吸道、接触性与非接触、暴发性等病种专科特色的精细诊疗为主的,综合诊疗为辅的防治、救援、应急的现代化大型公共卫生医疗防治中心。
与其他所有医疗机构设置均不一样的是,所有传染病区的进出口不是面向中心广场方向,而是设置在处于建筑群外围地形高处的相对独立区域,并面向外围打开,这样可让各个病区的病人从外围进入病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道感染病区,
住院部设置在三层以上,一二两层是门诊和医技区。这里采用一种别致的
新风系统,通过室内气流人工组织,实现
气压梯度管理,污染空气区域为负压区,空气不会向外扩散,
洁净区区域的空气气压最高,
半污染区气压相对较低,这可让建筑中的气流呈现单向流动,最末端的出风口安装了纳米消毒装置,可确保从这幢楼出去的空气没有污染。
三幢建筑内有数十部电梯,安排也很有讲究,洁梯(供医护及探视家属乘坐)和污梯(供病患使用)严格分流。另外,传染病各楼层均设有
隔离带,人员须经过消毒净化措施才能穿越。
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建设对于进一步促进南京市
医疗卫生资源的
均衡布局和
医疗保健事业创新发展,科学构筑和优化南京市
公共卫生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市卫生医疗的
科学研究、学习和培训,提高南京市内、外人才、技术和经验交流水平等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5年8月,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摘得2015年度
国际项目管理大奖金奖,这是继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中海油惠州炼油等国家特大型项目之后,中国第六个获此殊荣的项目,也是全球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大型传染病医院项目。
2020年1月,在抗击新型
冠状病毒的战斗中,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收治了南京发现的全部确诊病人。1月2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紧急决策,在现有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收治能力基础上应急扩容;1月29日,由市建委、市
城建集团组建了
应急工程现场指挥部,协同高效、有条不紊推进基础土建、板房、配套道路和给排水等各项建设。2月1日动工,2月13日主体建筑完工,随后配合医院使用需求,安装病床家具、相关
医疗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