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民办高校
汉口学院(Hankou University)位于江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涵盖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历史沿革
2000年9月,学校建校,因为地处“武汉三镇”中的汉口,所以名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是一所按照全新的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运行的民办独立学院。
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武汉市江夏区,故整体迁往江夏区,沿用原校名。
2007年,学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被授予湖北省唯一的“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
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
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学校转制更名为汉口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学位专家组评审并通过,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学校成立“湖北省过程控制与先进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湖北省属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4年,学校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
2015年,学校获武汉市江夏区“2014年度文明单位”称号。
2020年,学校在湖北省京山市温泉新区建设汉口学院京山校区,一期校区预计202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2024年5月31日,汉口学院现代演艺产业学院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3院(含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开设3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7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正高级教师占比10%,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占比10%,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 个,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计算机类专业MOOC教学试点高校项目1个,12门省级重点课程,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同时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87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87项。
2011年11月,汉口学院成立了湖北省高校首家创业教育学院,培养出艾厚宇、杨诚等多名创业典型,一些校友创业的公司资产达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2015年,学校创业教育学院和近百家企业、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武汉青年企业家创业商会,为青年创业者搭建抱团发展、交流服务的平台。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我校学生获奖共134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60项,省级980项。2018年在教育部、团中央举办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荣获银奖,2020年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一等奖,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2023年荣获(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级奖11项。2024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非数学类)国家一等奖1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下设4个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近三年,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58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4项,湖北省人大理论研究课题和统战部课题各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项。出版著作7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1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获批国家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2012-2014年,汉口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6项。2013年,学校发表学术论文305篇,出版专著、教材55部。2014年,学校出版科研专著、教材30部。
学术资源
据2023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378.73万册,其中纸本藏书140余万册,电子版藏书250万余册;电子版中文期刊11.8万余册,核心期刊超过1200余种。 图书馆设有期刊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综合参考阅览室、学生考研阅览室、图书借阅中心Ⅰ、Ⅱ、Ⅲ和文献资源中心等多个阅览场馆。
《汉口学院学报》
《汉口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汉口学院主办的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湖北省内刊。《学报》主要刊登“高教论坛”、“教育教学”、“政治法律”、“经济研究”、“文学艺术”、“社会管理”、“资源环境”、“数理科学”、“电子信息”、“体育保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曾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和“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称号。
《校园文化研究》
《校园文化研究》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和汉口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中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校园文化的刊物,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前沿话题、观察与思考、新视角、工作研究、关注校园、经验交流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在英国建立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开展博士、硕士生的中英联合培养工作,在法国、韩国设立办事处;招收和培养短期交流来华留学生,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输送校内外师生到海外研修和攻读本硕博层次学位300余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汉口学院校徽有3种颜色:深蓝、青和浅蓝。深蓝色,代表着学校的师资力量;浅蓝色,代表着学术之风的纯正;青色,代表着朝气蓬发的学生。
校徽的中心看似是两只跳跃着的海豚,而这两只海豚是一只深蓝的大海豚带领着一只浅蓝的小海豚一起跳跃,意为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奋进。海豚下方的水波纹是笔直的,意指不要随波浊流,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
从形似两只海豚的徽标中可以看出学校的英文简称“HKU”,并且两只“海豚”竞相跳跃,这体现了学校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精神文化
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指敢于竞争、敢于创新,敢想敢干,先行先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敢为人先”是楚文化的精髓,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又契合了“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体现了学校严谨务实的教育传统和治学传统。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指立志高远,有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和超绝出众的事业。体现了学校对学子寄予的殷切厚望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团文化
截至2015年9月,汉口学院共有乒乓球协会、予馨话剧社、骑云社、羽毛球协会、魔术社、淡风武术联盟、纯音Beat Box协会、英语口语协会、足球协会、跆拳道协会、旅游爱好者协会、忆童网球社、台球协会、子衿民乐社、稷下国学社、溜达轮滑社、吉他社、博学社、鬼觉曳舞团、华视剪纸协会、粤语社、绿色环保协会、创意DIY扎染社、ACG漫游回路动漫游戏社、桌上王国桌游社、久龙双节棍协会、滑板社等27个社团。
2013年9月28日-11月28日,汉口学院举行以“多彩校园梦,缤纷社团情”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开展有社联活动、艺术展示、文化交流、体育竞技等活动。2016年5月,学校“第十四届社团文化节”举行。
校区情况
武汉校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汉口学院,设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14个学院。
京山校区
京山温泉新区规划建设一独立学院,占地约500亩,总投资7亿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4亿元,建湖北航空技师学校,面积12万平方米;二期投资3亿元,建汉口学院京山校区,面积8万平方米。预计三年后,将建成容纳6500人的学校,包括教学楼、实训楼、行政楼、体育设施等。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图书馆
图书馆于2006年9月落成,楼高7层,有馆舍面积2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其建筑气势磅礴,设计独特,融合了基座、柱廊等元素。休息厅以竹简为创意,象征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智慧基石,巧妙隐喻图书馆的功能。。
梅院
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中旬,梅院都会成为周边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点。梅花以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与该校“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相契合,深受游客喜爱。
校友情况
特聘教授
张寿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汉口学院特聘教授。长期从事钢铁厂设计、建设、生产和技术工作。进行过高炉布料、造渣、喷吹和长寿的研究,转炉复吹攻关,一米七轧机引进技术的消化及创新,老厂的技术改造等。“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目前主要从事高炉冶炼过程控制,喷吹及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著有专著及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曾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汉口学院官网.
校训校徽.汉口学院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5 20: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