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上海市公办高校
华东政法大学(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简称华政(ECUPL),位于上海,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历史沿革
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是圣约翰大学,由施约瑟创立的,以格雅和度恩书院为基础进行建设,校址位于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总面积达到23.2公顷。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圣约翰大学各院系被拆分并入上海多所高校,其中政治系并入在该校原址成立的华东政法学院。
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政法学院在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上应运而生。当时,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震旦大学、上海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厦门大学等六所学校的法律系、四所学校的政治系和一所学校的社会学系组合而成,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
1958年,华东政法学院撤销并停止招生工作,与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法律系合并成立了上海社会科学院
1963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小组和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政法小组、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等政法教育和调整政法院系问题的请示报告》,向市委提出《关于筹办华东政法学院的意见》。9月市委批复同意,提出以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为基础筹办,由该所党组书记袁成瑞为筹委会办公室主任,行政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以最高人民法院为主。
1964年,正式复校。1972年,经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华东政法学院第二次撤销,师资队伍再次解体,大部分流向复旦大学。学校则先后被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市卫生学校、普陀区卫生学校、果品公司、蔬菜公司、水文站、水上派出所等八个单位占用。
1979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向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恢复华东政法学院的请示报告》被下发到上海市,经上海市委的批准,拟恢复华东政法学院。
1979年9月,华政迎来复校后的第一批303名学生。1981年,学校开始研究生教育,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法制史和国际法获批成为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
1991年,本科在华东六省一市均进入第一批招生,并迅速扩展到全国。1994年,成为上海市自主招生的八所试点院校之一。1995年,获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8所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学校获准接受外国留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同年又获准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该校的国际经济法学科成为司法部重点学科,是学校首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巩固和发展法学学科的同时,学校增设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1998年,该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由此,学校建立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2000年,在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由原司法部管理的院校改为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高校。
2001年,华东政法学院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将“华东政法学院”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2002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为优秀。
2005年8月,学校主体搬迁至松江校区。
2007年3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华东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为上海市管理的高校。6月9日,华东政法大学揭牌仪式举行。
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为优秀。
2012年11月,学校成为教育部和中央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同年,学校获得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资格。
2014年,学校成为全国接收“中国政府卓越奖学金”7所高校之一,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5年4月,学校入选首批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11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与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地区检察机关共建的全国首个检察智库“华东检察研究院”在华政揭牌成立。
2016年1月,学校与国家检察官学院签署合作协议。5月,学校与法制日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学校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学校马院入选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与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局签订合作协议。10月,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廉政与法治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华政举行;由教育部政法司、上海市教委、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联合组建的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12月,学校“华东检察研究院”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同年,入选上海市“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试点单位。
2017年2月,华东政法大学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3月,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学校。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联合国妇女署颁发《联合国中国社会性别研究与倡导基金受资机构证书》;上海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华东政法大学签订“共建‘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合作框架协议。7月,学校举行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科技创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同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
2018年4月,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学校正式签约共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同年,学校被遴选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2019年1月,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上海唯一的市属高校入选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40所高校名单;入选首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4月,学校获评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学校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9月,学校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签署合作协议与合作备忘录。同年,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
2020年6月,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10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11月12日,全国首家涉外法治学院在华东政法大学成立。学院将努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助力上海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示范区。11月13日,华东政法大学新文娱法治研究院在华政长宁校区宣布成立。
2022年11月26日,庆祝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在松江校区富田体育馆举行。12月15日,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成立大会暨科研智库建设研讨会召开。12月16日,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3年2月17日,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成立暨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举办;会上,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市司法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正式成为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3月31日,华东政法大学在长宁校区举行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6月,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正式成立。8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调解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2024年2月,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检察研究南通基地成立。7月24日,出版界教育界纪念邹韬奋同志逝世80周年大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韬奋新闻传播学院”“韬奋新闻出版研究中心”在会上揭牌成立。8月19日,华东政法大学执行法研究中心成立。10月26日,华东政法大学普通法学术中心揭牌仪式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研讨会举行。12月6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松江分中心揭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服务保障基地签署入驻协议。12月8日,华东政法大学立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深化立法领域改革研讨会举行。12月21日,华东政法大学公司法律争议解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26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法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公共管理、金融、社会工作、翻译、新闻与传播、会计等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建有24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53个硕士学位二级授权学科,以及法学、公共管理2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2016年学科评估中,法学获评A级,政治学获评B级;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法律硕士专业获评A档。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和1个高原学科以及3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9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9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00余人。先后3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获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3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入选青年长江学者 ,1个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获评“全国留学回国先进个人”,1人任“马工程”首席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4人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6人获评“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6人获评“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3人入选“上海东方学者”(其中包含2名客座教授),9人入选“上海青年东方学者”,31人获评“曙光学者”,7人获得“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35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7人获评“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76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2门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2个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积极推进智库培育和建设,提升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截至2017年11月,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项目及中心,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中国(上海)自贸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法律文明演进研究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政府体制改革与监管模式创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经济法律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经济法学刑法学为上海市法学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10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建教育法研究院。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9月,先后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1所高校、机构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亚洲法律学会、欧洲律所联盟等9个国际性、区域性组织签订协议。2012年,学校获得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资格,2014年,成为全国接收“中国政府卓越奖学金”6所高校之一。2017年9月29日,华东政法大学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2018年11月6日,成为沪港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已经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47所院校建立并常年保持良好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主要包括美国(23所)、英国(15所)、澳大利亚(6所)、日本(15所)和韩国(16所)。同时,与中国台湾地区7所大学建立起合作关系。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的“联合培养国际商法硕士项目”、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高级法律硕士项目”运行多年,形成了稳定有效的运作体系、完备先进的课程设计,提升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声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拥有180余个科研机构,还获批国家涉外法治研究基地,2015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与该校共建司法智库研究机构华东检察研究院,同年,智库型研究机构—华东检察研究院在华东政法大学揭牌成立,2017年3月,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该校为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2019年12月,该校司法学研究院入选国家CTTI来源智库,2021年1月,成为公共法律服务协同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基地,同年4月,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2022年1月,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成立。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2月,华东政法大学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40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5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项,一般、青年、后期资助、冷门绝学等项目共359项。华东政法大学已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立项12项。
截至2024年6月,华东政法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多次发表论文,有《清代法律渊源考》《中国移植苏联民法模式考》《中国行政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等15篇。另外,该校还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0月,华东政法大学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27,127.59m2,阅览室座位数2,556个。学校拥有纸质图书272.65万册,当年新增34,300册,生均纸质图书128.07册。拥有电子期刊6.62万册,学位论文2.1万册,音视频95,259.5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4.415万本次,电子资源访问量2,925.68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986.96万篇次。完成了“云教参”平台、法学学科外文原版数字化平台、图书馆文献传递平台等多项建设,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拥有“联合国文件收藏图书馆”,含中文类图书及报告3517册,西文类图书3322册,西文类主要机构当年的决议和年度报告会议资料7322册。
法学》是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的一本中文法律类期刊,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法律理论类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英国、美国等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为数不多的法学刊物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创刊二十多年,包含专题研讨、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法学论坛、域外发苑和评案论法五个模块,还被选为CSSCI法学来源期刊、中文法律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法学核心期刊,并获评“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上海市最佳学报”。
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公开发行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专业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该刊主要反映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领域的新动向、新观点、新问题、新经验;致力于整合犯罪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已经连续两届被遴选为CSSCI期刊,曾获法学类核心期刊称号。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长宁、松江、普陀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5万余平方米。
长宁校区
长宁校区位于万航渡路1575号,校内的“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5月26日夜晚,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领导人员与中共中央上海局以及中共上海地下市委的负责人抵达上海,在圣约翰大学交谊楼(1952年11月15日,华政首届开学典礼在此楼的大交谊厅举行)会面,详细讨论上海解放后的接管工作。
华政长宁校区26、27号楼原为中国奥委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办公旧址。为进一步发挥高校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职能学校依托长宁校区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体育文化博物馆,于2016年10月17日正式开馆。
松江校区
松江校区位于松江区松江大学园区龙源路555号,建立于2003年,2005年学校主体迁入该校区。
华东政法大学校史馆于2017年11月15日建成,位于松江校区明珠楼一楼,包括两个展厅及出入口长廊,总面积为648平方米,序厅长廊仿长宁老校区40号楼建筑设计而成。
李昌钰法庭科学博物馆于2017年11月4日正式开馆,位于华政松江校区明实楼,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博物馆主展区,另一部分则是实验区,是全球首家以其名字命名的法庭科学类博物馆。
普陀校区
华东政法大学普陀校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旨在打造苏州河滨水人文示范校区,建成高品质的研究生生活园区,包括学生公寓及生活配套设施,会堂、游泳池、球场等各类文体设施,以及地下车库等。还有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四尽斋作为保护建筑修缮。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的原型来自于早期哥特式建筑,具有哥特建筑冷峻向上的气质,但又不像真正的哥特建筑那样疯狂。“扶壁”也是华东政法大学造型的主要元素。无论是图文信息中心柱廊的“收分式”巨柱,还是公共教学楼墙身中段的靠墙扶壁柱,灵感都来自于“飞扶壁”,而行政会议中心圆形大厅扶壁的灵感则来自于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隆顶上的天窗柱。“拱门”的透视意向是从老华东政法大学移植而来的。
华东政法大学新校区的建筑风格延续老校区的建筑文脉,体现“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和内敛稳重”的特征。采用古典三段式的建筑语汇,材料上采用红砖黛瓦,外形则是在老校区建筑和其他古典建筑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能看到老校区的影子,也满足现代建筑简约、经济和高效的要求。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华东政法大学.
学校概况. 华东政法大学.
学校标识.华东政法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1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