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与
十住、
十回向,合称为三贤位。指菩萨于地前所修的十种行,居菩萨五十二修行位次的第二十一位到第三十位。即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语出新译《
华严经》卷十九、《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
大佛顶首楞严经》等。
修行阶位
(1)
欢喜行︰谓作大施主,能舍一切,三时无悔,令他欢敬。
(2)
饶益行︰谓持净戒伏众魔,令一切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饶益自他。
(3)无嗔恨行︰又名无恚恨行或无违逆行,谓修忍辱离嗔,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4)无尽行︰又名无屈挠行,谓多劫受诸剧苦,仍勤修精进,求法济生,广摄善法。
(5)离痴乱行︰又名无痴乱行,谓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6)善现行︰谓知一切法无所有,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一切众生。
(7)无著行︰谓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且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8)尊重行︰又名难得行,谓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之行。
(9)善法行︰谓得四无碍陀罗尼等法,成就种种化他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10)真实行︰谓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以上是根据智周《大乘入道次第章》的解释。
《大乘义章》卷十四〈十行义〉说明十行的四种目的︰(1)为厌有为,(2)为求
菩提,满足
佛德,(3)为欲于现在及未来世救度众生,(4)为求实际,证法如。
关于修此十行的
菩萨阶位,《大乘义章》卷十四、《四教义》卷五皆以十行为三贤之一,
六种性之性种性;《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末)、《华严五教章》卷二等以其为五位中的资粮位所摄。
十种修行
即信、悲、慈、舍、不疲倦、知经书、知世智、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如说修行。语出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新译卷三十四)、《十地经论》卷三等。
信
是信佛的因、果,《菩萨地持经》立信佛、信法、信僧、信诸佛菩萨神通力、信真实义、信种种因果、信得义、信得方便等八种。此行对治放逸懈怠,不受菩萨戒。
悲
有三种,即众生缘、法缘、无缘。众生缘是缘受苦众生而思救济;法缘谓观诸众生但是五蕴假和合,本无人我,而起悲心;无缘悲谓观众生五蕴之法毕竟空寂,而起悲心。此行对治杀害众生之想。
慈
也分众生缘慈、法缘慈与无缘慈,准上可知。此行对治嗔恚之心。
舍
分内施、外施。内施谓施与头、目、肢节、手足等内身;外施谓施与资财等外物。此行对治悭吝之心。
不疲倦
分成在世间行中精勤不倦,与在出世行中精勤不倦两种。对治多求众具与贪着世事。
知经书
又称知经论,谓闲熟内明、因明等五明,成就闻、思、修三慧,以成证行。对治无方便智。
知世智
分如世间而知与如世间而转。如世间而知谓知世间事,知世间义及第一义;如世间而转又分随自所宜与随他所宜。对治不随顺他人。
惭愧
《地持经》卷七分四种︰故意不作所应作而惭愧;不作所应作而惭愧;作不应作且加以覆藏而惭愧;作所应作已反生追悔而惭愧。对治放逸懈怠、不修善法。
坚固力
又称不动力或勇猛力,分自护不退失的不退力,与转进上位的不转力两种。对治怯弱不堪生死之苦。
供养
分供养财物的利养供养与如说修行的行供养。对佛怀有疑惑,则以此行对治。
通而论之
十行各兼自利与利他行。别而论之,信是自利行;悲、慈是利他行;舍、不疲倦、知经、知世是于自利行中摄利他行,后三行摄护前七,二利兼通。
若论其所成,前三以成深心,后七以成修行。又,以六波罗蜜配之,信是起行的方便,不收在六波罗蜜中,悲、慈二行是禅定所摄,舍是布施所摄,不疲倦是精进所摄,知经、知世是智慧所摄,惭愧是持戒所摄,坚固力通忍辱、精进,供养通六波罗蜜。
附注
《八十华严》卷十九〈十行品〉(摘录)
佛子!何等为
菩萨摩诃萨欢喜行?佛子!此菩萨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无有悔吝,不望果报,不求名称,不贪利养,但为救护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为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爱乐诸佛本所修行,清净诸佛本所修行,增长诸佛本所修行,住持诸佛本所修行,显现诸佛本所修行,演说诸佛本所修行;令诸众生离苦得乐。佛子!菩萨摩诃萨修此行时,令一切众生欢喜爱乐。(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于色、声、香、味、触,心无所著,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著。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佛所赞,平等正法。’(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违逆行?此菩萨常修忍法,谦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不自取,不他取,不两取;不自着,不他着,不两着;亦不贪求名闻利养。但作是念︰‘我当常为众生说法,令离一切恶,断贪、嗔、痴、憍慢、覆藏、悭嫉、谄诳,令恒安住忍辱柔和。’(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屈挠行?此菩萨修诸精进,所谓︰第一精进、大精进、胜精进、殊胜精进、最胜精进、最妙精进、上精进、无上精进、无等精进、普遍精进。性无三毒、性无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悭嫉,性无谄诳,性自惭愧,终不为恼一众生故而行精进。(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离痴乱行?此菩萨成就正念,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最上清净,广大无量,无有迷惑。以是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语言,能持出世诸法言说,所谓︰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说,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说,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识自性言说,心无痴乱。于世间中,死此生彼,心无痴乱;入胎出胎,心无痴乱;发菩提意,心无痴乱;事善知识,心无痴乱;勤修佛法,心无痴乱;觉知魔事,心无痴乱;离诸魔业,心无痴乱;于不可说劫,修
菩萨行,心无痴乱。(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现行?此菩萨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住无所得,示无所得,身、语、意业能知三业皆无所有。无虚妄故,无有系缚,凡所示现,无性无依,住如实心。知无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无得,无相,甚深难入。住于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无业报,不生不灭,住涅盘界,住寂静性,住于真实。无性之性,言语道断,超诸世间,无有所依。入离分别,无缚着法,入最胜智真实之法,入非诸世间所能了知出世间法。此是菩萨善巧方便。示现生相。(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著行?佛子!此菩萨以无著心,于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严净阿僧祇世界。于诸世界心无所著,往诣阿僧祇诸如来所,恭敬礼拜,承事供养。以阿僧祇华、阿僧祇香、阿僧祇鬘、阿僧祇涂香、末香、衣服、珍宝、幢幡、妙盖诸庄严具,各阿僧祇以用供养。如是供养,为究竟无作法故,为住不思议法故。于念念中,见无数佛;于诸佛所心无所著;于诸佛刹亦无所著;于佛相好亦无所著;见佛光明,听佛说法,亦无所著;于十方世界,及佛菩萨所有众会,亦无所着。(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难得行?此菩萨成就难得善根、难伏善根、最胜善根、不可坏善根、无能过善根、不思议善根、无尽善根、自在力善根、大威德善根、与一切佛同一性善根。此菩萨修诸行时,于佛法中得最
胜解,于佛菩提得广大解。于菩萨愿未曾休息,尽一切劫,心无疲倦;于一切苦不生厌离,一切众魔所不能动。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具行一切菩萨苦行,修菩萨行精勤匪懈,于大乘愿恒不退转。是菩萨安住此难得行已,于念念中,能转阿僧祇劫生死而不舍菩萨大愿。若有众生承事供养,乃至见闻,皆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善法行?此菩萨为一切
世间、
天人、
魔、
梵、
沙门、
婆罗门、
乾闼婆等作清凉法池,摄持正法,不断佛种。(中略)菩萨成就如是十种身,为一切众生舍,长养一切善根故;为一切众生救,令其得大安隐故;为一切众生归,与其作大依处故;为一切众生导,令得无上出离故;为一切众生师,令入真实法中故。(中略)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真实行?此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此菩萨学
三世诸佛真实语,入三世诸佛种性,与三世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诸佛无二语,随如来学智慧成就。此菩萨成就知众生是处非处智、去来现在业报智、诸根利钝智、种种界智、种种解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
三昧垢净起时非时智、一切世界宿住随念智、天眼智、漏尽智,而不舍一切菩萨行,何以故?欲教化一切众生,悉令清净故。
参考资料
(一)旧译《
华严经》卷十二;《华严经疏论纂要》卷三十九~卷四十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二~卷四十四;《法华玄义》卷四(下)、卷五(下);《
天台八教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