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
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
口四”、即不两舌、
不恶口、不妄言、
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
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
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
五戒十善”是
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
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内容
十善者
一
不杀生。 二
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绮语。 六不两舌。 七不恶口。八不悭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
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则为十善。若犯而不持。则为
十恶。
十恶分上中下。感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
阿修罗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决定无疑。丝毫不错也。
绮语者。谓无益浮词。华妙绮丽。谈说淫欲。导人邪念等。
两舌者。谓向彼说此。向此说彼。挑唆是非。斗构两头等。
恶口者。谓言语粗恶。如刀如剑。发人隐恶。不避忌讳。又伤人父母。名大恶口。将来当受畜生果报。既受佛戒。切莫犯此。
悭贪者。自己之财。不肯施人。名之为悭。他人之财。但欲归我。名之为贪。
嗔恚者。恨怒也。见人有得。愁忧愤怒。见人有失。悦乐庆快。及逞势逞气。欺侮人物等。
邪见者。不信为善得福。作恶得罪。言无因果。无有后世。轻侮
圣言。毁佛经教等。 然此十善。总该一切。若能遵行。无恶不断。无善不修。恐汝等不能体察。今略举其一二。
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曲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
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决不依从。亦勿强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忏悔罪过。斯可矣。
于兄弟则尽友。于夫妇则尽敬。于子女则极力教训。使其为良为善。切勿任意憍惯。致成匪类。 于邻里乡党。当和睦忍让。为说善恶因果。使其改过迁善。于朋友则尽信。于仆使当慈爱。
于公事则尽心竭力。同于私事。凡见亲识。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当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货哄骗于人。
若以此风。化其一乡一邑。便能消祸乱于未萌。致刑罚于无用。可谓在野尽忠。居家为政矣。
详解
一、
不杀生:不杀生者,谓
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
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
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
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
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
慈忍之善也。
十、不
邪见:
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